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带来了新视角。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后现代主义思潮加速了此系统的动态平衡,也给语言的规范性、相对稳定性和文明性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和接受网络语言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网民更好地了解网络语言,用发展的理念去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运用和网络交际能力,最终促进整个语言生态系统平衡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WY2016090—C)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02-02
  引言
  作为网络文化载体的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强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学界从修辞学、文体学、社会学、传播学、模因论等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审视和研究。随着网络流行语的进一步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推动了语言发展的同时,也给其文明性和规范性带来巨大冲击。注重语言生态以及语言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语言学无疑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本文将网络流行语置于生态背景中,以生态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为基础,充分重视语言在环境中变化和发展以及语言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对网络流行语及其发展变化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态学描述可以较为全面地勾勒出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的全貌,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较为真实的语料;对网络流行语变化规律的探讨有助于探索语言变异的规律和原理。在生态语言学框架下开展网络流行语研究,可以为网络流行语的监测和发现提供更多的客观指标,从而积极干预和调控语言生态进程,加强网络语言的生态建设和监管,维护语言生态的稳定与平衡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运用此理论来研究其他问题的著作还很少,在知网上以“生态语言学”为关键词,只能搜到相关的多篇文章,其中只有三篇和本研究接近的,那就是陈立中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看“火星文”产生和流行的原因》,张力月、肖丹在沈阳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火星文的生态语言学解析》和李建红、罗永辉在怀化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生态语言学: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的新视角》,这三篇文章都是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的。流行语的门类很多,网络流行语只是其中的一个类别,这就是这三篇期刊论文和本研究的相关之处。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流行语开始真正地“流行”起来,学界对流行语的关注也高涨起来。学者们从各个角度来探析流行语,如:刘杨《从隐喻的社会修辞功能看网络流行语的基本语义功能》,许文丽《以语言模因周期理论透析流行语的传播》,胡莉莉《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析年流行语》,吴菲《从认知的角度看中国的流行语》,潭燕、孙严梅《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的流行语》,李玉洁《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以“囵”为例》,胡青青《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校园流行语的特点》等,关于流行语的各类文章真是层出不穷,但从生态语言学这个全新的角度来解析网络流行语的著作可以说还没有,所以笔者选取这个新视角来研究流行语,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示。
  二、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流行语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的新兴学科,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现象及语言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生态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那么“语言生态”可以认为是语言在其所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生物学家认为生态学视域中的语言研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整體性。应把语言看成是社团、文化及交流活动的一部分,不应像索绪尔那样把构成语言的成分及其使用规则分开孤立来研究,而应注意其复杂性、多样性、整体性。
  第二,动态性。生态学认为物体的构成成分是稍纵即逝、自成一体的。而话语表达的实现是由语境、交流双方的了解程度等决定的。交流双方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不断选择利于双方交流的因素,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一过程是在不断抉择中进行的,而非一成不变。
  第三,互动性。人类语言若没有人际关系的介入就不会这么复杂。说话的过程是字、词、句按照规则组合的过程,是双方互动的过程。
  第四,处境性。处境性指的是所处的环境,从这一点看语言,那么语言的意义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即语境决定的,没有语境,话语表达就无法展幵。
  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网络流行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结合的新兴学科,它是研究语言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流行语是某一时期、某一团体间流行的热字、热词、热语,它是环境变化在语言中的反映,它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变化在语言中的体现。我们把时间看做链子,把流行语看做珍珠,就可以穿出一条漂亮的项链,透过每一颗珍珠我们都能够看到一个故事,每一颗珍珠都可以映照出其所在时代的影像。
  第二,生物与自然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共同构成生态系统,同样,语言与其所处的环境也构成了语言的生态系统,流行语作为这其中的一份子,与其他语言现象一起维持着语言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生态语言学将生物与语言进行类比,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语言学。生物具有多样性,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语言研究,语言也具有多样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丰富的文化需要多样性的语言来传达。流行语的出现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它同谅语、歇后语、成语等一起肩负着语言信息传递的重任。
  第四,生物的新陈代谢、适者生存的规则维持着生态的平衡,某些流行语的出现,某些流行语的消失,在维持语言生态的动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三、纵向、横向看网络流行语
  纵向:社会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生态环境也在分分秒秒改变着,语言是社会的一部分,根据生态语言学的观点,语言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像生物一样,具有产生,壮大甚至消亡的一天。网络流行语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分子,其本身就是语言在网络这种环境中异化的结果。流行语是一种动态现象,产生、消失或被接纳都有一个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有长有短,有的流行语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态语言环境的改变,出现的频率慢慢减少,某些流行语则因为符合健康、和谐的原则,且满足人们日常交际需要,这样的一些流行语不知不觉的经过时间的考验进入了语言的库存。
  当时红极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如“楼”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吃饭”都已经风光不再。而如“山寨”、“杯具”、“秒(下转32页)(上接2页)杀”、为代表的一些流行语还依旧火热。这和流行语自身有一定关系。一部分流行语代表当下的一种生活状态以及是对人心理,情绪、价值观的投射,它们拥有着更长久的生命力。
  每一天都会产生新的网络流行语,而且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有的流行语如烟云,倏忽间就消失了,而有些流行语因为符合当下人们交际的需求,符合和谐、健康的准则,有的更是填补了汉语语言系统缺失的生态位,因此能够长期保存下来。网络流行语是动态的,它正如一条长流的小溪,不断的注入新的血液,同时不断的进行着自身的清理净化,保持着语言生态的平衡。
  横向:从横向层面来考察网络流行语,它也是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只是这种变化相对较慢。网络流行语是在传统汉语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方言词汇,香港台湾的词汇以及英语、日语、韩语等各个民族国家的语言。网络流行语和各种不同的语言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相互作用形成丰富多彩的语言,符合语言生态的规律。试想如果只有普通话一统网络,而没有一些奇花异草的点缀,网络流行语将是多么乏味和无力,网络语言生态平衡也必然无法维持。
  在中国互联网上,网络语言除了本民族汉语之外,受英语的影响之深是无可讳言的,从大的方面说英语是世界上通用范围最广的“国际语言”,从小的方面说,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一外语,从初中开始便作为必考科目之一,到大学以后更是要考四、六级,所以足以看出英语在中国的普及和重视程度。反之,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也是日益增强的,进而形成互动互促的局面。英语在网络流行语中随处可见,in走进网络时之后,这个方位介词成为全释时尚最恰当的代名词,词、发型、服饰、超、最生活方式等等,因此诞生了in—族。族不但追求外在的时尚、追逐生活潮流的生活方式,同时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随着“in族”的流行,使得一些概念被广泛传播开来,例如,绿色建筑、环保家具、生态旅游、低碳生活等。这些都是语言在保護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表现,现如今的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环保等问题,由于观念的变化,必然会体现在这些流行语中。英语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词汇方面,还深入到语法层面,ing是英语进行时态的标志,网民把它作为汉语的后缀来表达现在做什么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既简单又时尚,如,“吃饭ing”、“幸福ing”、等。
  四、结语
  网络流行语是具有有机性的个体,可W与它们的环境一起构成网络流行语生态系统,是语言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网络流行语的生态环境在本质上属于人工环境,包括自在环境和自为环境两个方面,具有动态性、场域性、依赖性和自巧调节性的特征。这样的性质和特征是由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的全息性来决定的。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在结构、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而旦还存在一些相似的运动变化过程。因此,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缩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周慧霞.生态语言学视阈下的网络语言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
  [2]李娟.基于生态语言学理论的现代汉语流行语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3]邹春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姜娟娟.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黄芩水提液在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寻找新型药物。方法:将中药黄芩加水熬制,采用负压抽滤后合并滤液,用减压蒸发的方法将药液浓缩制成水提液。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目测法和MTT法检测黄芩水提液对Hela细胞的毒性。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对黄芩水提液进行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效学检测。用空斑减数实验测得病毒唑和黄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03-02  随着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汽车高职培训机构也越来越多,其教学模式改革如火如荼,如今高职教学模式比较流行的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其中问题导向模式适合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适合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然而起动系统作为车辆重要系统之一,起动系统的认知学习内容既有理论又有
期刊
【摘要】土地制度作为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对国家的政治、文化及军事制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进而导致军事领域兵役制度上的变化。文章以唐朝为例,对土地制度演变与兵役制度的演变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唐朝;土地制度;府兵制;募兵制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01-01 
【摘要】医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病原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探讨学科融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病原生物;实验教学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15-291-696),2016年益阳市社科联项目(NO.2016YS53)。  【中图分类号】G642.0;R-4 【文献标识码】
【摘要】不同于传统的先理论再实践、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单片机原理课程中应用“项目驱动教学”的教学模式后,将所有的知识点综合后设计成多个项目,通过分解知识点训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实操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项目演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教学模式;设计项目  【中图分类号】TP36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广泛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如何充分运用新媒体的特点及传播优势,同时规避其劣势,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主要论述新媒体时代下高校高等教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当前教学中方法存在的问题,以为探讨新媒体时代下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出路提供背景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