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支教”教育帮扶模式研究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振兴乡村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支教”模式的新路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项目组基于H大学线上支教项目,对河南、江西等地6所乡村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和线上支教实践。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本研究总结分析当前乡村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索构建“互联网+支教”乡村教育帮扶模式,并提出促进乡村线上支教发展的策略,以助推乡村教育的振兴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线上支教;乡村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并大力推进乡村振興战略。随着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出台,我国乡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儿童入学率等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教育又面临着新挑战,如乡村师资力量薄弱、农村生源外流及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家庭教育缺失、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等。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互联网+支教”乡村教育帮扶模式的新路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互联网+支教”模式是支教行业的一大转折,也是未来支教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摆脱乡村学校发展困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因此,本项目组前往河南、江西等地多所乡村中小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和线上支教实践。总结分析当前乡村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索构建“互联网+支教”乡村教育帮扶模式,并提出促进乡村线上支教发展的策略。以三步流程详细探讨当下乡村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走向,进而对乡村振兴有所启发与贡献。
  一、乡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乡村师资力量薄弱、农村生源外流及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家庭教育缺失、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等几个方面。
  (一)乡村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缺乏是很多乡村学校的主要短板。在调查的这几所乡村小学中,乡村教师的人数普遍偏少。有的乡村小学只有四五个老师,情况好点的学校有十多个老师。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城乡经济差异的存在,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学校配套设施都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在乡村工作,导致师资严重流失。
  师资缺乏造成的问题很明显。大部分老师都是跨年级教学,一人负责多个班,教学任务较重。乡村小学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以语文和数学为主。由于严重缺乏英语老师,英语课都是由语文或数学老师代课教授,课堂内容不够专业,导致学生的英语普遍较差,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产生较大断层。音乐、美术和体育等课程虽有开设,但也都是由代课老师教授。即使设有专门的音乐和体育器材室,也多是处于闲置状态。同时,乡村教师老龄化严重,教育信息化人才短缺,教学质量偏低。在学校所见到的乡村老师年龄多数在45~55岁,一般是一些任职多年的老教师。由于老师年龄偏大,主动学习和接受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能力较弱。又因为缺乏足够的教育技术培训,许多教师尚未形成信息化教学理念,缺乏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很多老教师全凭经验教学,知识结构陈旧,观念落后,缺乏自学自研热情,传统的讲授法沿用至今,教学质量存在较大问题。
  (二)农村生源外流及留守儿童问题
  乡村学校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生源外流严重。调查的这几所乡村小学设有一年级至六年级,每个年级有一两个班,每个班多至二三十个人,少至两个人,并且学生数量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在调查的河南省某乡村中心小学中,五年级有两个班,每个班约有30个学生;但在调查的江西省某乡村小学中,六年级学生仅有两个人,二三年级学生每班只有六七人。由于乡村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教学设施的不完善,有条件的农村家庭都把孩子往县城里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到城里买房子,孩子也跟着去城里上学,或者去私立学校接受教育。所以留在乡村学校的学生少之又少。
  留在乡村学校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正常的家庭教育,部分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今,农村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成为老师和家长非常焦虑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发布的《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玩游戏的时间上,留守儿童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时”以及“每天玩6小时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刘成良在乡村调研时发现,农村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这与孩子们的隔代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对手机游戏的沉迷已经造成农村孩子的学业表现和城镇同龄人出现了巨大的差距。很多学生玩游戏上瘾,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部分学生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只沉迷于一些低级趣味之中,不求读书上进,常常做出一些逆反行为,难以管教。
  (三)农村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绝大多数父母外出打工,把小孩留给老人照顾,导致家庭教育存在很大问题。老人不怎么识字,也跟不上网络时代的步伐,跟孩子代沟太多没有共同语言,也不太能管得住孩子。所以孩子们在空闲时间里普遍玩电脑、玩手机、看电视、看网络小说,很少看有价值有营养的书。即使有的父母在孩子身边,但由于父母工作很忙或受自身水平的限制,也不能很好地管教孩子。
  农村的父母或老人,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基本上是按照约定俗成的人情世故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培养孩子。而成绩是低学历的他们最容易看得明白的东西。因为足够简单,所以成了主流评价标准,以致很多家长“唯分数论”,把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很多自认为关心孩子的家长,其实就是每逢考试时过问一下成绩,至于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健全人格等方面,他们意识不到这些的重要性。当孩子考试成绩差时,动不动就是打骂。关心和培养更是无从谈起。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把自己完全置之度外。更有甚者,觉得孩子难管教,就干脆放任孩子,只要孩子有饭吃就行,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四)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简陋
  由于乡村师资缺乏、生源外流,乡村学校办学规模逐渐萎缩。长期以来,政府坚持以城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许多决策上都向城市倾斜。如国家撤点并校、规模化办学的政策,导致了乡村学校的加速消亡。以调查的河南省某村为例,10年前,村庄附近有两所小学,每年级有一个班,每班30到40人。但现在调查发现,因为学生人数过少,其中一所小学已经被取消合并至张庄小学。而现在的张庄小学学生人数也没有明显增加,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被家长采取种种方式送至县城的小学。
  尽管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推进,我国中小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很多乡村地区的学校办学条件依然简陋。调查发现,大多数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都较差。以河南省某乡村中心小学为例,这所学校的操场条件简陋,是个半成品,没有塑胶跑道,下雨天则无法使用;教学楼和课桌椅等也非常陈旧;学校没有课外书,镇上也没有书店,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十分匮乏。另外,乡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许多乡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设备与学生们对教学信息化的需求脱节现象。大多数乡村学校缺乏教育信息化设备,更不用说信息化教学了。现实中,许多乡村学校依旧沿袭着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有的乡村学校即使配有教育信息化设备,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使用、管理和维护,这些设备被闲置积灰或逐渐废弃。以江西省某乡村小学为例,据老师介绍,他们学校刚安装上多媒体设备,老师们都还不会使用,并且大部分老师更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一些落后的村庄还没有接入互联网或者网络信号较差,无法正常使用多媒体设备。
  二、“互联网+支教”乡村教育帮扶模式的构建
  本项目组为了探索构建“互联网+支教”乡村教育帮扶模式,对河南、江西等地6所乡村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和线上支教实践。下面从乡村线上支教的开展概况、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一)线上支教的开展概况
  项目组以河南省汝南县南余店乡中心小学为主要线上授课地点。该乡中心小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是语文和数学,并由语文和数学老师兼任英语、体育、思想品德、音乐和美术等科目教师。为弥补英语教学的空缺,将英语设为主要线上课程,并增加基础课程的拓展课,如语文写作、数学巧算等。项目组成员通过电脑腾讯会议软件,与该乡村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进行对接。学生通过电子屏幕实时听课,并由一位辅助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维持课堂秩序。在这种远程授课中,项目组成员按照教学大纲的进度,每周定期一至两次给教学点的学生上课。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麦克风和摄像头,看到双方的实时动态,随时进行课堂交流互动。
  (二)线上支教的初步成效
  通过对实施线上支教的鄉村学校的采访发现,大部分校长和老师都比较支持线上直播的教学方式,也非常欢迎在校大学生给孩子们上课。以南余店乡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为例,当项目组成员给孩子们线上直播时,孩子们上课发言都很积极,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当我们线下实地考察,与授课班级的学生交流时,学生们表现得非常激动,都表示很喜欢我们的线上直播课。学生们反馈说:学的英语音标几乎都认识了,通过动画短片学英语口语很有趣,语文写作课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写作技巧,趣味数学课也非常生动形象。他们说这些知识在平时的课堂里是学不到的,所以希望能够多上一些这样的线上直播课。根据周围其他班级的学生反映,他们都听说过这个班级的线上直播课,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充满好奇,也非常羡慕这个班级的同学。周围的学生家长也表示,很乐意让外面的大学生来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向这些大学生学习。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支持在乡村实行“互联网+支教”的新模式。他们认为,这种线上支教的模式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乡村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也非常愿意成为线上支教的志愿者,并对未来在乡村全面推广抱有很大期望。当谈及“互联网+支教”的优势时,大多数人总结如下: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有利于支教的长期化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互联网,课程更加丰富多样,让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解决了大学生资金不足、时间冲突、交通不便等问题;使志愿者可以“学以致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保障志愿者安全,更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培养奉献精神。
  (三)线上支教存在的问题
  部分师生表示,线上支教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网络授课难以控制课堂秩序,难以实时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易确保教学质量。同时,网络授课的师生相隔两地,屏幕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授课老师难以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教学。加之师生课后缺乏交流,无法兼顾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的成长。根据对乡村老师的采访,老师们表示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的效果远远不如在教室上课。加之小学生自制力弱,很多学生在家都没有认真上网课,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返校后,学校又重新把网课的内容补了一遍。根据对暑期辅导班学生家长的采访,家长们都表示孩子在家上网课效率低下,所以特意找辅导班给孩子补课。另外,线上支教需要配套多媒体设施,但有的乡村学校缺乏相应的多媒体设备;即使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使用率也较低或者不会使用。所以在以上这些方面,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存在较多制约因素,这也是线上支教难以大范围推广的原因。
  三、促进乡村线上支教发展的策略
  针对上述制约乡村线上支教发展的深层原因,当前迫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通过采取多方面举措促进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
  (一)加大对线上支教的支持力度
  政府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理念,合理制定乡村教育信息化政策,努力办好乡村地区远程教育。重点加强对偏远贫困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纳入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同时,加强优质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促进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的联合,推进城乡网络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等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促进城乡学校共享教育资源,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打造线上支教特色课程
  高校支教团队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线上会议软件进行网络直播授课,力求打造一批线上支教特色课程,并将线上支教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支教课程以基础课程的趣味拓展为主,如英语口语、西方文化、国学知识、写作技巧、名著导读、趣味数学、科普纪录片、心理健康等多方面课程。同时,还可以根据专业、学校和地区特色,开设哲学导论、医学常识科普、民俗风情课、文化特色课(如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等丰富多样的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在开展线上支教的同时,可以结合线下支教,穿插各种类型的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从而增进支教老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弥补线上支教不能充分当面互动的缺陷。
  (三)提高线上支教教学质量
  通过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授课任务,确保教学质量。一方面主讲教师要提高自身授课能力,采取先进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增加课堂有效互动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辅助教师要维持课堂秩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提问。实时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和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并配合主讲教师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课程结束后,辅助教师还要配合主讲教师督促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根据情况进行检查批改和定期考试等,以便准确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确保教学质量。
  (四)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学校根据乡村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和教师的信息能力等特征,精准培训乡村地区师资。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乡村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通过送教下乡、专题讲座、网络研修、案例示范等多种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注重培养乡村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实际能力,促进信息化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轉变。
  四、总结与展望
  经过调研及实践探索发现,绝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对“互联网+支教”乡村教育帮扶模式表示赞同支持。他们认为这能有效解决乡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并且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线上直播课并形成长效机制。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指出:“广大农村地区之所以经济衰败,其根本原因是国家对乡村的教育投资缺乏,进而导致农村学生的文化素质远不及城市学生;要想实现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大对教育的经济投资,而教育投资的重点在于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由此可见,乡村教育信息化是提高乡村学生文化素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乡村教育转型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虽然当前线上支教存在一些缺陷,但是从整体来看,线上支教仍是利大于弊。因此,应该协同政府、高校、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大力发展“互联网+支教”乡村教育帮扶的新模式,打造高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线上支教平台,以助推乡村教育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深陷手机游戏的农村留守儿童:上瘾、停不下来,对将来没啥打算 [EB/OL]. http://country.cnr.cn/gundong/20181015/t20181015_524385222.shtml, 2018-10-14.
  [2]沈费伟.教育信息化:实现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 2018, 12): 54-60.
  [3]徐红彩,刘晓东.基于云课堂的基础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索——以安徽省阜阳市农村云课堂应用实践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 2018, 07): 62-6+103.
  [4]林万新.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0,03):43-6.
  [5](美)西奥多·舒尔茨著;郭熙保,周开年译. 经济增长与农业 [M]. 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020年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0cxcy704)
   (作者系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在读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我国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抓手,脱贫效益显著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运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现搬迁对象“稳得住、能致富”是下一步工作的内在要求。贵州毕节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较深,是脱贫攻坚形势较为严峻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贵州毕节七星关区阳光新城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扶贫搬迁取得的成效,并就进一步解决搬迁工作中存在的困境提出建议与对策。   關键词:易地扶贫搬迁;自主脱
期刊
摘 要: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全面实现党的领导,就需要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各村级基层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努力奋斗,共同绘就新蓝图;就要以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为指导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目前,甘肃省临洮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以临洮县为例进行思考
期刊
摘 要:广东省惠来县是粤东最大荔枝生产区,荔枝产业是惠来县农业支柱产业,在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中具有代表性。近年来借助国家发展荔枝产业契机,惠来县加大国家技术体系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优果工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但目前惠来荔枝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21世纪体验经济模式诞生,传统营销模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运用体验营销塑造品牌成为企业新选择。本文通过对惠来县荔枝品牌发展现状调研,分析惠来县荔
期刊
摘 要:河南省10个县市的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效率整体上较低,且在各市县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扶贫效果在贫困地区更加明显。因此,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注重区域间发展的平衡;应凝聚各部门发展合力,努力提升乡村旅游的规划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应实现资源要素的协调投入,更好地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关键词:SBM-DEA模型;ML指数;乡村旅游;扶贫效率   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种“
期刊
摘 要: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完成,乡村振兴接续而来。乡村旅游作为党和政府采取的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我国乡村旅游一直呈现开发不断、高潮迭起的发展态势下,涌现了一批个性突出的旅游产品。本文以袁家村和马嵬驿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乡村特色旅游发展成功的内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方某普通山村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的观察,着重分析了村庄空心化带来的选民结构变化、宗族势力减弱和政治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以及“空心村”选举中由于缺乏竞争和监督从而导致精英制衡缺失的现象。笔者认为,村庄空心化是农村变迁的特殊阶段,选民民主参与意识并未丧失,只是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相分离造成暂时的“系统脱嵌”,农民工的逐步回归将促使基层民主政治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主选举;“空心村”
期刊
摘 要: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笔者对广西贺州市的土地综合整治进行了分析与评估,认为土地综合整治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据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方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满足要求。但是目前土地整治中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创新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已不相适应。土地整治注重保持以自然生态环境为
期刊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开展基层工作、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式的转变、上级支持力度的欠缺以及党员自我要求放低等问题,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以及能力建设。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加强党员培训、优化党员队伍、开展党员活动和改善党建制度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中牟县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社会治理中,“软实力”“文化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如何充分發挥传统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不仅仅能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同时对于“软实力”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开平市赤坎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在运营中紧密依托赤坎镇“碉楼文化”,通过积极挖掘“碉楼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新时代中的意义,进一步实现了“以文载治”的目的和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期刊
摘 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是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集体土地入市中村集体内部收益分配模式存在差异,且不与国家入市政策目标完全相符。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本文以L市为研究对象,以产权规则—治理主体为分析框架,从L市农村集体土地入市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究各入市项目收益分配模式的形成、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受产权规则与治理主体的双重影响,村集体内部收益分配模式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