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理念下推动了数学课程的新一轮改革,作为数学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反复琢磨,认真体会,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和探讨。
1. 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
1.1 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真正的平等。
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1)科学地对新教材进行定位,认真把握新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实现教学从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
(2)老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比如在教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时,根据教科书的编排,应用推理的方法,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四边形能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2X180°;五边形能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为3X180°;六边形能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为4X180°;n边形能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n-2)X180°。由此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为(n-2)X180°。得出结论后,我并没有到此就结束,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他让学生试着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由这点向各顶点连线,是否也能推导出内角和公式呢?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在练习本上画图、研究,有的学生相互之间还进行了讨论,进行新的探讨。不多时,学生甲兴奋地站了起来,说出了他的推导方法:有几条边就能分成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有内角和为nX180°。由于以点p为顶点的周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从中减去,从而就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n-2)X180°。接着我对他进行了鼓励,和全班同学为他鼓掌祝贺,这个同学的高兴劲就甭提了。同时全班学生也对此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时,学生乙(是个女生)也站了起来,“老师,我还有第三种方法”。她很自信地说出了她推导的道理,并要求到黑板前画图讲解,于老师又对她进行了鼓励,“好,你来当老师,我做学生”。只见她在黑板上画了图,又在其中一边上取一点p,然后向各顶点连线,也得到了多个三角形,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比边数少1,所以这些三角形所有的内角和为(n-1)X180°,由于所有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顶点都在点p上,组成一个平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减去,因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1)X180°-180°,即为(n-2)X180°。这时,全班学生禁不住鼓起掌,老师也为这个学生高兴地鼓掌。看到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很浓,老师顺水推舟,激励学生们继续探究,既然已有了三种方法,那么有没有第四种方法呢?学生们这时的兴致更浓了,开始讨论、探究。过了不久,学生丙站起来,郑重地向全班学生说:“第四种方法有了!”其他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的想法,就连老师当时也没想到他能找到第四种方法。他高兴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多边形,在多边形的外边取了个点p,然后从点p向和它不相邻的顶点连线,这样,把多边形分成了2个三角形和(n-3)个四边形,这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X2,(n-3)个四边形的内角和为(n-3)X 360°,总和为180°X2+(n-3)X 360°,在这个总和里,连了几条线,就多了几个平角,应减去。n边形能连(n-2)条,所以减(n-2)个平角,即180°X2+(n-3)X 360°-(n-2)X180°等于(n-2)X180°。这时,整个教室里又爆发出更热烈更长久的掌声,数学已经不再是那么枯燥无味了。
1.2 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瞄准亮点,激疑引思。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并自主得出结论的过程。老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这些亮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2. 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2.1 自主学习及特征。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2.2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2.3 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2.4 构建开放的课堂。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会幻想、会想象、会玩耍、会创造,他们有主观、有个性,教师千万不能用成人的心理或目光来挑剔他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放的课堂就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自主探究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在探究中学生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研究和认识问题,可以大胆的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像去体验、去猜测,可以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求任何一种可能的答案,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煌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我让四个同学一组,每组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一盆沙土、橡皮泥、纸片、剪刀等。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去做实验,每个小组所选取的材料不同,但是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到高时,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到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公式是什么,而且理解有什么,以及条件变化了会怎么样。学生在探索中找到了规律,掌握了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收稿日期:2013-04-18
1. 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
1.1 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真正的平等。
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1)科学地对新教材进行定位,认真把握新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实现教学从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
(2)老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比如在教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时,根据教科书的编排,应用推理的方法,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四边形能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2X180°;五边形能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为3X180°;六边形能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为4X180°;n边形能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为(n-2)X180°。由此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为(n-2)X180°。得出结论后,我并没有到此就结束,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他让学生试着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由这点向各顶点连线,是否也能推导出内角和公式呢?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在练习本上画图、研究,有的学生相互之间还进行了讨论,进行新的探讨。不多时,学生甲兴奋地站了起来,说出了他的推导方法:有几条边就能分成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有内角和为nX180°。由于以点p为顶点的周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从中减去,从而就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n-2)X180°。接着我对他进行了鼓励,和全班同学为他鼓掌祝贺,这个同学的高兴劲就甭提了。同时全班学生也对此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时,学生乙(是个女生)也站了起来,“老师,我还有第三种方法”。她很自信地说出了她推导的道理,并要求到黑板前画图讲解,于老师又对她进行了鼓励,“好,你来当老师,我做学生”。只见她在黑板上画了图,又在其中一边上取一点p,然后向各顶点连线,也得到了多个三角形,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比边数少1,所以这些三角形所有的内角和为(n-1)X180°,由于所有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顶点都在点p上,组成一个平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减去,因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1)X180°-180°,即为(n-2)X180°。这时,全班学生禁不住鼓起掌,老师也为这个学生高兴地鼓掌。看到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很浓,老师顺水推舟,激励学生们继续探究,既然已有了三种方法,那么有没有第四种方法呢?学生们这时的兴致更浓了,开始讨论、探究。过了不久,学生丙站起来,郑重地向全班学生说:“第四种方法有了!”其他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的想法,就连老师当时也没想到他能找到第四种方法。他高兴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多边形,在多边形的外边取了个点p,然后从点p向和它不相邻的顶点连线,这样,把多边形分成了2个三角形和(n-3)个四边形,这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X2,(n-3)个四边形的内角和为(n-3)X 360°,总和为180°X2+(n-3)X 360°,在这个总和里,连了几条线,就多了几个平角,应减去。n边形能连(n-2)条,所以减(n-2)个平角,即180°X2+(n-3)X 360°-(n-2)X180°等于(n-2)X180°。这时,整个教室里又爆发出更热烈更长久的掌声,数学已经不再是那么枯燥无味了。
1.2 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瞄准亮点,激疑引思。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并自主得出结论的过程。老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这些亮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2. 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2.1 自主学习及特征。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2.2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2.3 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2.4 构建开放的课堂。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会幻想、会想象、会玩耍、会创造,他们有主观、有个性,教师千万不能用成人的心理或目光来挑剔他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放的课堂就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自主探究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在探究中学生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研究和认识问题,可以大胆的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像去体验、去猜测,可以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求任何一种可能的答案,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煌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我让四个同学一组,每组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一盆沙土、橡皮泥、纸片、剪刀等。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去做实验,每个小组所选取的材料不同,但是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到高时,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到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公式是什么,而且理解有什么,以及条件变化了会怎么样。学生在探索中找到了规律,掌握了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收稿日期: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