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覆的生活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j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迁人物:四川四姑娘山藏族登山向导
  变迁感言:
  他似乎已经完全重新认识了每天都能够看到的这些山峰,是它们颠覆和改变了他的一切,无论是生活还是梦想。
  
  
  过去的袁二哥,跟日隆镇上其他的藏民没有什么区别,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他从来也没想过,天天看着的这些山峰,日后竟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如此之大的改变。
  
  现在的袁二哥,有了自己全套的登山装备,攀冰、攀岩样样玩转,并且成为了上海酷博探险的高山协作队队长。跟着他在四姑娘地区登过山的人已有几百人,而二哥自己也成了一个真正的登山爱好者。
  
  Before
  
  攀登雪山,在很多喜爱户外的人看来是最终极的梦想,走入洁白的冰天雪地,壮阔的山脉将自己环抱,牦牛、蓝天、海子……那是一种完美的感觉,山登绝顶我为峰,指尖仿佛可以触及云端。四姑娘山大峰、二峰五千余米的海拔高度和相对容易的攀登难度,使得这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实现雪山梦想的开端;而幺妹峰的技术难度,以及四姑娘山地区众多的技术型山峰、未登峰,也使得这里成为众多登山高手魂萦梦绕经常光顾的地方。
  近些年户外运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四姑娘山地区迅速成为户外热点地区,而山脚下的日隆镇也从以前的一个藏族小山村变成了接待登山者的中转站,继而成为一个越来越现代化的小城镇。由于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的到来,渐渐地,每到登山旺季,藏民们便牵上自己的马匹,随着各个登山队飞奔在雪山之上,赶往各个山峰的登山大本营。由此,使得藏民们有了比较可观的一笔收入,同时也成就了旅行者们来四姑娘山的梦想。而登山者们的需求,使得“登山向导”成为了当地藏民的一种新职业。
  
  家住日隆镇的袁二哥和这里的其他藏民一样,摆脱不了“靠山吃山”的传统。他的收入不高且很不稳定,时而到深山里挖挖虫草,时而又去附近当修路的“民工”,时而吆喝马儿跑跑运输,为一家三口辛勤地劳作……二哥正式的工作,应该算是90年代初当上了司机跑运输。虽然三天两头地不着家,但他用勤劳和诚实,换回家人的安定,女儿上学了,便是他奋斗的精神支柱。虽然,周围这些天天看着的雪山对他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袁二哥那时却从来也没有认为,这些山峰日后竟然能够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如此之大的改变。
  1999年的一天,成都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的一群人到四姑娘地区想要攀登大峰。偶然的机会,他们住在了袁二哥家里,这应该是二哥第一次零距离地接触到了登山的人。他们跟二哥雇马,并请他带路将一些物资运输到登山大本营。二哥凭借诚实勤劳以及对路线的熟悉度,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信任。
  
  After
  
  随着到四姑娘山登山的人越来越多,二哥认识了许多登山的朋友,并介绍他到四川省登协培训,慢慢地,他走上了登山探险协作的行当,并逐渐熟悉了登山的各种规则以及如何选择登顶路线等等诸多的登山技能。而由于袁二哥自身良好的体能、诚实的为人,以及对登山技能令人惊讶的学习速度,更逐步使他成为了四姑娘山地区小有名气的登山向导,并作为上海酷搏探险的协作队长,聪明的他没过几年已经攀冰、攀岩样样玩转。他似乎已经完全重新认识了每天都能够看到的这些山峰,是它们,颠覆和改变了他的一切,无论是生活还是梦想。
  
  现在的袁二哥已经带领许多队伍成功登顶四姑娘山大峰、二峰、三峰以及骆驼峰,带过的已有几百人。现在,他已经成为日隆镇最出色的登山向导之一,对四姑娘山地区的登山或穿越线路的熟悉程度有若自家的后院,甚至能够为一些户外俱乐部提出徒步路线的建议并开发新线。他的兄弟、侄子和周边的很多人也都在他的带动下成为了登山协作、厨师、马夫。二哥对于山的热爱,更凌驾于很多人之上,他现在的梦想,就是到更远的地方登山,爬更高的山。
  好男儿志在四方,对于生长于大山中的二哥来说,有这样的想法确是难能可贵,新疆和西藏有丰富的登山资源,二哥非常想去攀登慕士塔格峰(7546m)和卓奥友峰(8201m),当然更想能够有一天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不为别的,只为实现爱山者的梦想。记得当时袁二哥说起这些时,眼中充满了期待和激情,身边的人无不被他的坚定所感染。
  户外运动,已经让袁二哥完完全全地从一个普通的山民,变成了一名合格优秀的高山向导、协作,同时也真正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爱着雪山的登山爱好者了……
  
  
  Attitude
  
  四姑娘山的大峰、二峰由于本身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成为户外爱好者攀登的第一座雪山。而近些年户外运动的不断升温使得户外爱好者的数量飞速膨胀,四姑娘山地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其中的热点。几乎所有的长假,四姑娘脚下的日隆镇上都遍布着身着户外服装、背着登山包的人,“登山向导”这一职业在这里产生确实顺其自然。户外运动的发展,让日隆镇的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面的信息,向导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登山技能、增加了收入,想法也随着眼界的开阔而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卢三哥曾是四姑娘地区最早也是最为知名的向导,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虽然在一次骆驼峰的意外中,三哥离开了我们,而三嫂、袁二哥等还在继续做着四姑娘山地区的登山向导,他们推动着户外运动在这里的稳步发展,而户外运动也在不断地促使向导们有着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技能并逐渐走向规范。
其他文献
如果人生是一棵树  那么生命最终是一块雕完的木头  惟一值得欣慰的是——  曾经绿叶生长,曾经阳光下闪耀。
最近北大“韦神”韦东奕的采访视频走红。  韦东奕曾被称为陈景润的“接班人”,可谓是难得一遇的数学天才。“韦神”有多神?一位教授曾在课上这样介绍他:“如果有题不会解可以问我,我不会的可以问助教(韦东奕),如果助教不会解那一定是题印错了。”  考上“清华、北大”似乎是学生的口头禅和梦想,不少学生看到韦东奕后,都表示很钦佩,想成为像他一样厉害的人。  说来也有些无奈,韦神在这次走红之前就有一定的人气,但
素食旅行    随着素食者队伍的日益壮大,素食旅行已悄然兴起,他们并不一定是僧侣或信徒。他们只是喜欢素食,喜欢旅行。为了身体健康,为了清洁身体,旅行目地的都与素食息息相关。  如果说起素食,你的第一概念还是:“哦,我知道,不就是不吃肉吗?”那说明你已经OUT了,素食不止是不吃肉这么简单,它的划分标准非常的复杂,有些在具体饮食上的判断,常常让普通人大脑一片空白。最主要的是,它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
林格的奇迹    2002年2月,七只独木舟试图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完成首次漂流。这是一个堪称残忍的探险,这条峡谷不仅位置偏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比科罗拉多大峡谷深三倍,陡峭八倍。高落差的瀑布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难的漂流之旅。一些漂流者称其为漂流运动的珠峰——但是与珠峰不同的是直到现在还没人能顺利地漂流全程,并活生生地站在雅鲁藏布江的下游岸边。  在雅鲁藏布漂流和一次伟大的登山探险最显著的区别
编译 李大为  当灾难降临,登山户外爱好者们的身影出现在崇山峻岭之间,试问他们为何关注这里?他们仅仅是希望把温暖的衣物和微薄的帮助带给不幸的人们。他们把这种远征称为最伟大的远征,在汶川地震之前,登山户外爱好者们已经在巴基斯坦用行动告诉了世人。    2005年10月8日上午8:50,一场里氏7.6级地震袭击了克什米尔巴控区,震中位于伊斯兰堡以北约100公里处的Azar克什米尔。村庄被夷为平地,崩塌
侠客初行  赵客缦胡缨,  吴钧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  飒沓如流星。  ——《侠客行》  我们的马队在日落时分从伊犁野果林三队进山了。这是一个飘满苹果清香的小乡村,田里归来的牧人扛着又长又弯的镰刀,好像古代的侠客,而我们的哈萨克向导吐力根背着一个老式的旅游帐篷,折叠起来是一个大大的圆盘,从背后看酷似一负着盾牌的大将。  野果林三队的路两旁布满了野生苹果树,刚结出青色的小果;偶尔也穿插一些石榴树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使用手机快捷支付成了大家惯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可是爷爷却总是固执地认为,这无非就是把自己的钱存进去再使用,更麻烦了。奶奶虽然经常劝爷爷改变自己的旧思想,可他就是听不进去。直到那一天,爷爷才真正懂得了快捷支付的好处。  星期六的早上,我、爸爸和爷爷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结账的时候,爷爷刚把手伸进口袋,神情竟突然慌张起来,随后又解开上衣扣子,把手探进胸口,拍拍打打。随后一句“我忘带钱
漫步天鹅河  我的家乡梨城虽不是什么著名的旅游胜地,没有美丽的青山和壮观的瀑布,但那儿有一条凝聚梨城人智慧和力量的人工河——天鹅河。自搬到新区,天鹅河就成了我休闲与锻炼的好去处。  天鹅河坐落于梨城南市区,又称新区,南起南市区广场梨香湖,北到库尔勒市狮子桥,全长十公里。天鹅河占地面积约2400亩,水域面积765亩,是梨城集休闲、旅游、观光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我习惯称之为梨城的“外滩”“秦淮河”。 
车到唱歌坪垭口,不能再往前开了,驾驶员老郑说前面陡坡路上的冰结得很厚。车从唱歌坪南面爬山时,我已经感受到了路上的冰滑。虽套有防滑链,车子走在路上仍像醉汉,不断画着曲线。上坡心中还不是很恐惧,而下坡,这种画着曲线的行走就意味着危险,稍一不慎车子就会滑出公路。更要命的是天说黑就黑了,暗夜里到处反射着凝冻的白光,阴森森地更增加了夜的恐怖。在这样的黑夜,顶着路上这么厚的一层冰,硬要闯过这个近两公里长的陡坡
被血蛭叮上一口过瘾吗?血流不止,少说有三毫米宽的血流一直如小溪般淌。他们说血蛭会分泌一种物质,让你的血小板不凝固,至少得流两个小时。一个好心的本地妇女给我弄了一点香灰,血慢慢地有了止住的迹象。忽然和我们同来的一个MM尖叫了起来,我已是杯弓蛇影,也不由自主地尖叫,如同受伤的狮子,难听的声音在山谷间回响。  同伴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忙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一看只不过是一条小小的血蛭罢了,他生气地说:“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