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compu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实施促进了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具有职业化技能和素质的专业日语人才具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符合当今社会需要。本文以职业化为导向,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中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职业化;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是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日语专业虽为文科专业,却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质,其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谓职业化即要求学生具有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如何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使学生毕业就能具备职场“即战力”,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课题。
  一、日语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通过文献分析,笔者发现目前省内日语专业教学实践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文本化”教学,即教师通过板书教授书本知识;“图片化”教学,即教师通过课件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虽然各高校日语专业不断探索教学模式的改变,但受语言环境和师资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培养的学生在语法和词汇方面能力较强,但在听力和口语等应用能力方面却十分薄弱。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基础课程之外,多是在高年级添加应用性课程,例如跨文化交际类课程、日本文化类课程、翻译类课程。即使设置了实训实践课程,也多是为理论知识服务,宗旨仍是为了提高学生日语语言能力。有些院校设置了校内外实践项目,但也多是处于模拟层面,无法做到实践的真实和有效。这样的实践课程或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但毕竟作用有限。其次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不足,因为指导教师本身缺少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顺利推进职业化实践教学。
  二、教学模式探索
  1. 课程设置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学计划已经在原有教学计划之上做了较大调整,比较可取的是在专业选修课一项新增了翻译模块和商务模块,采取“3+2”的形式,课程设置应用性较强。但对于职业化的日语人才培养,笔者认为还可以做以下尝试。
  (1)增加实训课时,提高实训质量。目前,日语专业实训训练属于校内模拟实训,教师布置口语、写作、口译、笔译等相关实训课程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由组长带领完成,后由教师评价。该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整体而言,实训过程偏重知识层面。可以将部分校内实训变为校外实训,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职业场景。例如笔译实训,通过职场笔译实训,学生可更真实地体会到笔译的工作流程,笔译工作者所需具备的条件,笔译工作的辛苦之处。
  (2)增加非语言类的职业化课程。目前,日语专业并没有相关课程,如果加入相关课程,不仅对对口就业的学生有用,对非对口就业的学生也会有用。例如,加入辦公软件技能培训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意到了学生对Word、PPT、Excel等办公软件掌握不够熟练,而且很多学生不会使用日语键盘,不会在电脑中添加日文输入法。所以如果能够设置相关课程,会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2. 教辅资源
  在上一部分笔者谈到了在课程设置上进行适当调整,在这之前,教师更应该把关注点放到已有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上,例如教师可以将原有教学内容调整至职业化相关的内容。比如日语笔译课程,该门课程应用程度较高,主要是依靠大量的笔译练习来提高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考虑到近几年学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我们更应该把这门固有课程进行职业化调整。通过整合各类文字类教材内容和网络教学资源来调整教学内容,选用有助于学生以后从事翻译工作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应强化学生在收集翻译术语,寻找相应语料库等译前准备工作的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关于翻译项目沟通、接洽、收费等相关问题并掌握解决方法。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化技能,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很必要。比如日语口译课程以及相关的实训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水平,体验真正的口译现场,教师需要更加实用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设备。
  3. 教学方式
  教师要将职业化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所以教学方式的改变必不可少。
  首先,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将“交互式”教学模式融入日语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良好的教师—学生、学生—学生、教师—教师之间的多维互动,教师努力转变角色,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在基础日语、口语、口译等课程中更多地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在备课、授课、课后评测等环节上适当进行教学重点的转移,改变以往重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式,将重心向口语和听力转移,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
  其次,在实训实习、创新性训练中应进行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创建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更真实的职场条件。学生在这种环境实训实习,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水平,还能够了解真正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提高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另外,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实习合作关系,不仅可以输出学生,教师也可以在企业进行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聘用企业人才进行相关课程的讲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师资队伍
  目前活跃在日语教学队伍中的教师,多是毕业于国内外高校日语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其中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并不多。所以在日语教学队伍中迫切需要“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目前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种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聘用环节政策倾斜,聘用相关人才,另一方面将现有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一是鼓励教师自学自练,考取职业技能证书。鼓励日语教师积极参加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获得日语口译或笔译资格证书。二是选派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科研和社会实践第一线实践锻炼。在激励奖励措施、考核评价体系方面都要考虑教师企业实践,进行相关的政策改变。
  以上从课程设置、教辅资源、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四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除此之外还有教学评价系统,也应该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之,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学生、教师、高校职能部门、教育管理部门都要加入其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任海丹.应用型日语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8).
  [2]孙跃鹏,葛向宇.以职业化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杨兆冬.基于多媒体的“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4]杨兆冬.情境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2016(5).
  作者简介:杨兆冬(1985— ),女,辽宁朝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继续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在新时期把握这一机遇,实现继续教育体制和规模的创新型发展是每位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试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
现在监理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企业体制使其存在问题严重,监理人员素质不高,整体水平低,监理效果达不到工程需要。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葡萄的套袋栽培,尤其是红地球葡萄的套袋栽培,已经成为葡萄生产中的重要措施.葡萄的套袋,虽然是无公害葡萄的重要措施,但是,如果套袋前的病害防治的不好,会隐藏着巨大隐患,并
满城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抓住实施“长治”工程的机遇。努力创新,积极探索,努力开创了满城县水保工作的新局面。其主要做法是:因地
虽然电视农业节目数量和内容在不断变化提升,但是想要稳固地吸引农民观众,必须让农业节目接地气。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农业节目为什么也要接地气呢?其实,电视节目接地气既是一
英语校园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
目的分析日本癌症防控体系的组织架构、资金支持、法律保障等情况与特点,提出了可供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几点启示。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与政府官方网站。结果日本的癌症防
梅辉立(William Frederick Mayers,1831-1878)是清代同治年间英国驻华外交官和汉学家。他在中国长达20年之久(1859-1878),先后在《中国评论》、《中日释疑》等刊物上发表数百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期许不断增强。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如何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求的高等教育政策并取得预期效果,成为国家和地方行政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的重点和实施的难点。在此背景下,“双一流”政策成为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新选择。研究省际“双一流”政策文本,比较分析地方政府政策期
学位
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高容量电极材料来提升电池电化学性能是目前的主要手段,但这一类新型电池还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商业化应用。研究表明,提升电极极片的机械稳定性能在不改变现有电极主体材料的情况下,一定程度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粒径级配是一种将不同粒径的粉体材料相互之间按比例搭配以提升混合材料整体性能的方法,在混凝土结构增强等领域应用广泛。对此,本文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