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来设计艺术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美术史的研究过程中,设计理论的发展和美术史研究有一定关联性。本文以设计艺术史学家李立新教授的设计历史研究法作为研究手段,通过定性研究法、文献调研、实地拍摄等研究方式,探索澳门妈阁庙建筑美术史的独特性,深入文献层面,挖掘澳门妈阁庙中隐藏的文化意涵,从其美术历史脉络、美术形象演变、建筑风格与装饰色彩美学等方面,以设计历史研究法作为研究方法论,并通过美术学、历史学、设计学、建筑学等不同人文社会学科交叉进行实证研究,顺着城市与建筑发展史的历程,分析澳门妈阁庙建筑美术的状况,评估其艺术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设计历史研究方法;澳门妈阁庙;美术史
1 设计历史研究法理论基本概要
目前国内研究澳门历史城区妈阁庙的论述和文献较多,通过一定的文献调研与资料分析,其中东南大学和澳门文化局曾经合作的课题中,就有以澳门宗教建筑类型作为该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目前对澳门宗教建筑的研究,部分研究主要关注澳门建筑的历史、形式、结构、装饰等各个方面。基于前人的研究资料,本文以李立新教授的《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中的设计历史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妈阁庙建筑美术史。
设计艺术研究方法中提到,设计历史研究强调艺术与设计研究者既要着重文献资料的研究态度,又要掌握一定实物证据储备,这样才能阐释与解读艺术与设计的作品、现象、思想。在设计艺术史理论中,每一个相应的艺术现象与作品的研究,都要根据复杂的实际情况与相应资料,并作历史性阐释。设计历史研究中的阐述,就是研究者基于多种存在的文献资料以及历史证据,通过叙述与系统整理的语言,解释和表达发现的情况。[1]
阐述的围绕的关键,在于文献、证据与评介。现存文献与实物证据,是涉及研究最需要、最可靠的资料。在《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中提到,中国古代许多经典手工艺美术文献,例如《考工记》《营造法式》等,都为后来学者提供了最直接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古人设计智慧思想的精髓,以及丰富和深刻的造物理念。[1]
除了文献引证,还要有实物证据作为证明。现代考古学的田野发掘,为古代美术史中提及的美术作品与文物带来了丰富的研究,而妈阁庙作为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建筑色彩、装饰、美学等方面,就是研究澳门地域艺术史最直观的一手史料,同时澳门文化局文化遗产厅对世界文化遗产非常关心和维护。因此在实物证据论证研究方面,妈阁庙以其丰富的保存样貌,历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关心重点,也是本文研究选题所在。基于设计历史研究方法,笔者以拍摄实物及一手史料作为调研方法,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对该文物美术史作进一步探讨。
2 早期妈阁庙美术史研究
有关澳门妈阁庙的始建时间,在当下的学术界尚存很大争议。早先的澳门史学家发现,早期澳门的妈阁庙的存在形式与今天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在研究妈阁庙美术史的建筑与艺术风格之前,根据设计历史研究法的步骤,要重新查阅文献,通过妈阁庙的创建时间,以图像研究方式来观察妈阁庙的空间形态变迁。
《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二卷第二章称:“那里有一尊叫做阿媽(Ama)的偶像。今天还可以看见它,而这个地方就叫做澳门(Macao),在阿妈港内。与其说它是个半岛,还不如说它是块突出的岩石。”[2]
这就是目前在学术界流传甚广的利玛窦“阿妈港偶像说”。利玛窦抵达澳门的时间是明万历十年(1582年8月7日)。阿妈港是早期澳门的名称。史料记载,在早期大航海殖民时代,当时航海的福建人都以妈祖为第一保护神,他们长期在香山海域航行,需要妈祖保护,都是因为早期香山县阿妈港南部海域怪石嶙峋,地形崎岖,道路不通。因为航海的福建人所进行的是躲避明国官府的私人海上贸易,在当时航海贸易线上还有日本人、荷兰人,所以早期他们在巨岩和洞窟石壁放置妈祖偶像(通常是泥塑偶像),选址非常隐蔽,便于航海者祭拜。这样通过早期的洞窟祭拜地方,渐渐吸引了人群,使得不断前来的人群在此地供奉香火,最终成为一方净土。
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深入大海的岬角端部,同时也是内港的入口处,航海船只可以驶进内港躲避风雨,特殊的位置还能起到引航的作用。因此早期妈阁庙的选址具有一定地缘文化的考量,而且与闽南、潮汕、海内外华人的活动范围遥相呼应。
为了查阅这些洞窟供奉妈祖偶像留存的历史遗迹,笔者在澳门本岛妈阁庙、文化中心和凼仔遗迹区拍摄了一些图片(见图1)。
通过分析以上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出,早期的妈阁庙的美术史主要以洞窟空间为起源,甚至在氹仔拥有很多遗留下来的历史悠久的洞窟,供奉传统中国庙宇中的神明(观世音、关帝等)。妈阁庙里的弘仁殿最早也是一个洞窟,在洞窟壁画里面有天女、神将,丰富的彩色颜料和线条具有张力,其隐蔽的空间形态和早期登陆的福建人描绘的图像,形成了一个祭祀的礼仪活动空间,这种空间具有神秘感和隐蔽性。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提到,“这些岩洞形成最早的建筑空间概念,古代这些特有的礼仪中心内部,位于一些幽深、隐蔽的地方。这些优美的壁画线条,是古代巫术的副产品”。[3]
通过这些推论和案例我们可以得知,早期妈阁庙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如此丰富架构的建筑装饰艺术,而是以洞窟作为天地,精心保护泥塑偶像。这些仪式活动是建筑的起源。但是通过对早期妈阁庙美术史相关资料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巫术礼仪活动中心发展起来的妈阁庙,蕴含了中华民族对偶像崇拜的特殊基因,有别于西方文明。西方宗教以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为核心,重视与崇拜神,追求灵魂不朽永恒,所以其偶像崇拜时间持续恒久,以石构建筑为主,强调持久性,以让信众产生认同。而中国建筑与西方不同,笔者从许政的论文研究中总结这样一段话,“一方面,中国的神像与西方不同,多采用木制或泥塑,因此才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说法;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抑或民间崇拜十分生活化,神是人死后的升华,从功能意义上讲,无论寺庙、道观还是佛塔,都是地上的人替天上的‘神’营造的家。对神的敬爱越深,替神建造的家就应该越华美。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哪怕仅仅是简陋的小屋,也一定要有。待到日后生活安定,经济能力增强,人们再重新建造正规的宏伟神庙”。[4]这些都表明,中国人的偶像崇拜更看重现世情结,更加世俗化。 3 后期妈阁庙建筑色彩与装饰美学研究
通过对早期妈阁庙美术史的了解,现在研究妈阁庙建筑色彩与装饰美学。单纯从屋顶样式上看.可以认为其是重檐廉殿顶,屋檐的两端尾部起翘、弯曲成卷草,以“鸱吻”作装饰。这是典型的闽南传统做法。
中国古典建筑向来以着色丰富、大胆、对比强烈鲜明作为显著特征。而且中国木构建筑易燃,架构虽然轻巧,但是受限于材料,极易损毁。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从其建筑形制、装饰色彩的角度展开分析,解读妈阁庙几个构件装饰背后共通的文化规律。
《风俗通》曰:“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也,所以厌火。”[5]中国古代的许多宫殿建筑中,在梁上、柱子上都会雕刻一些水生动植物(卷草、悬鱼),在中国建筑装饰图样中,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思想。中华民族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以这种象征水之物来避免和防范火灾。在古代,人们相信这种“象征”,可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慰藉,同时也是装饰美学意义上的革新。最主要的是其体现了当时人们的“防火理念”。
通过实际图像来说明,如图2、图3所示,屋脊的两端很早就有如同兽角般构图的装饰,这种神兽叫鸱吻。
《太平御览》一书,第一八八卷“鸱尾条”引《唐会要》曰:“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尾,以厌火祥。时人或谓鸱吻。”[6]
据说长着这种尾巴的鸱尾鱼,就是我们现在的鲸鱼,鲸鱼会喷水,将它的尾部放在屋顶上,可以产生更好的防火作用。加上其尾部线条流畅、弯曲,带有很强的弧度,形成一条丰富的天际线,这种带有闽南地域特色的鸱吻,是建筑物中比较常见的标志。和北京紫禁城的鸱吻相比,两者的形制、规格都截然不同。
闽南一带的文化影响了澳门,使得妈阁庙形成了更加简约、实用的建筑风格,拥有浓厚的闽越地缘文化特色,兼容并蓄。
除了建筑色彩受到象征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外,澳门妈阁庙建筑色彩同样也受到中国传统礼制、五行观念思想的影响。
《周礼》规定,“天子丹、诸侯玄、大夫苍”。随着王朝更迭、五德终始理论,历代服饰、建筑等色彩出现了和《周礼》不一样的规定,但是其通过色彩与造型区分等级是一直延续的规律。南方建筑受五行思想支配的影响。为了方便对比图像,笔者在澳门本岛妈阁庙寻找了一些现有的图像进行研究,发现澳门妈阁庙的锅耳式山墙,其五行规制与中国岭南建筑的山墙五行规制相接近。这说明妈阁庙建筑的色彩和形制都受到了中國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其设计艺术不是随便自发形成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澳门在吸收西方文化艺术的同时,古老的东方思想文化和岭南地域民俗习惯,使其观念深入人心,对澳门妈阁庙建筑色彩与装饰美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4 结语
澳门历史建筑群形式多样,有中式的庙宇、大宅,有西式的教堂、大楼、剧院、炮台、坟场,以妈阁庙为例,它显示了中国民间信仰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延续与变异,这种温情、淳朴、融合的文化气息,正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文明层面上,澳门自有其别具一格的城市建筑轮廓,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基于设计历史研究方法,首先研究早期妈阁庙美术史,通过对洞窟的实地考察,第一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演变体现了早期巫术文化发展的趋势特点。妈祖崇拜是南方巫觋文化的产物,因为其他宗教的各种原因,吸收、接纳并利用它,使它成为了混合多种宗教成分的民间世俗化信仰。随着民间信仰的普及,在简陋的洞窟中,构建了早期妈阁庙的建筑雏形,而且从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肯定,早期妈阁庙的空间形态演变是巫术文化的产物,需要我们从整个美术史发展规律入手,才能理解其根源。第二,妈阁庙建筑色彩与装饰美学上的象征主义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包括五行思想、礼仪思想。整个建筑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但更加简约、实用,蕴含深厚的闽越地缘文化,兼容并蓄。这是其在中西方交汇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价值,值得继续发掘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2] 何高济.利玛窦中国札记[M].中华书局,1983.
[3]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刘先觉,许政.澳门的宗教建筑[J].华中建筑,2002,20(6):84-91.
[5]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6] 李肪.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 澳门建筑文化遗产[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何显达,澳门科技大学设计学硕士,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艺术学教师,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历史及理论。
关键词:设计历史研究方法;澳门妈阁庙;美术史
1 设计历史研究法理论基本概要
目前国内研究澳门历史城区妈阁庙的论述和文献较多,通过一定的文献调研与资料分析,其中东南大学和澳门文化局曾经合作的课题中,就有以澳门宗教建筑类型作为该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目前对澳门宗教建筑的研究,部分研究主要关注澳门建筑的历史、形式、结构、装饰等各个方面。基于前人的研究资料,本文以李立新教授的《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中的设计历史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妈阁庙建筑美术史。
设计艺术研究方法中提到,设计历史研究强调艺术与设计研究者既要着重文献资料的研究态度,又要掌握一定实物证据储备,这样才能阐释与解读艺术与设计的作品、现象、思想。在设计艺术史理论中,每一个相应的艺术现象与作品的研究,都要根据复杂的实际情况与相应资料,并作历史性阐释。设计历史研究中的阐述,就是研究者基于多种存在的文献资料以及历史证据,通过叙述与系统整理的语言,解释和表达发现的情况。[1]
阐述的围绕的关键,在于文献、证据与评介。现存文献与实物证据,是涉及研究最需要、最可靠的资料。在《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中提到,中国古代许多经典手工艺美术文献,例如《考工记》《营造法式》等,都为后来学者提供了最直接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古人设计智慧思想的精髓,以及丰富和深刻的造物理念。[1]
除了文献引证,还要有实物证据作为证明。现代考古学的田野发掘,为古代美术史中提及的美术作品与文物带来了丰富的研究,而妈阁庙作为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建筑色彩、装饰、美学等方面,就是研究澳门地域艺术史最直观的一手史料,同时澳门文化局文化遗产厅对世界文化遗产非常关心和维护。因此在实物证据论证研究方面,妈阁庙以其丰富的保存样貌,历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关心重点,也是本文研究选题所在。基于设计历史研究方法,笔者以拍摄实物及一手史料作为调研方法,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对该文物美术史作进一步探讨。
2 早期妈阁庙美术史研究
有关澳门妈阁庙的始建时间,在当下的学术界尚存很大争议。早先的澳门史学家发现,早期澳门的妈阁庙的存在形式与今天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在研究妈阁庙美术史的建筑与艺术风格之前,根据设计历史研究法的步骤,要重新查阅文献,通过妈阁庙的创建时间,以图像研究方式来观察妈阁庙的空间形态变迁。
《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二卷第二章称:“那里有一尊叫做阿媽(Ama)的偶像。今天还可以看见它,而这个地方就叫做澳门(Macao),在阿妈港内。与其说它是个半岛,还不如说它是块突出的岩石。”[2]
这就是目前在学术界流传甚广的利玛窦“阿妈港偶像说”。利玛窦抵达澳门的时间是明万历十年(1582年8月7日)。阿妈港是早期澳门的名称。史料记载,在早期大航海殖民时代,当时航海的福建人都以妈祖为第一保护神,他们长期在香山海域航行,需要妈祖保护,都是因为早期香山县阿妈港南部海域怪石嶙峋,地形崎岖,道路不通。因为航海的福建人所进行的是躲避明国官府的私人海上贸易,在当时航海贸易线上还有日本人、荷兰人,所以早期他们在巨岩和洞窟石壁放置妈祖偶像(通常是泥塑偶像),选址非常隐蔽,便于航海者祭拜。这样通过早期的洞窟祭拜地方,渐渐吸引了人群,使得不断前来的人群在此地供奉香火,最终成为一方净土。
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深入大海的岬角端部,同时也是内港的入口处,航海船只可以驶进内港躲避风雨,特殊的位置还能起到引航的作用。因此早期妈阁庙的选址具有一定地缘文化的考量,而且与闽南、潮汕、海内外华人的活动范围遥相呼应。
为了查阅这些洞窟供奉妈祖偶像留存的历史遗迹,笔者在澳门本岛妈阁庙、文化中心和凼仔遗迹区拍摄了一些图片(见图1)。
通过分析以上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出,早期的妈阁庙的美术史主要以洞窟空间为起源,甚至在氹仔拥有很多遗留下来的历史悠久的洞窟,供奉传统中国庙宇中的神明(观世音、关帝等)。妈阁庙里的弘仁殿最早也是一个洞窟,在洞窟壁画里面有天女、神将,丰富的彩色颜料和线条具有张力,其隐蔽的空间形态和早期登陆的福建人描绘的图像,形成了一个祭祀的礼仪活动空间,这种空间具有神秘感和隐蔽性。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提到,“这些岩洞形成最早的建筑空间概念,古代这些特有的礼仪中心内部,位于一些幽深、隐蔽的地方。这些优美的壁画线条,是古代巫术的副产品”。[3]
通过这些推论和案例我们可以得知,早期妈阁庙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如此丰富架构的建筑装饰艺术,而是以洞窟作为天地,精心保护泥塑偶像。这些仪式活动是建筑的起源。但是通过对早期妈阁庙美术史相关资料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巫术礼仪活动中心发展起来的妈阁庙,蕴含了中华民族对偶像崇拜的特殊基因,有别于西方文明。西方宗教以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为核心,重视与崇拜神,追求灵魂不朽永恒,所以其偶像崇拜时间持续恒久,以石构建筑为主,强调持久性,以让信众产生认同。而中国建筑与西方不同,笔者从许政的论文研究中总结这样一段话,“一方面,中国的神像与西方不同,多采用木制或泥塑,因此才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说法;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抑或民间崇拜十分生活化,神是人死后的升华,从功能意义上讲,无论寺庙、道观还是佛塔,都是地上的人替天上的‘神’营造的家。对神的敬爱越深,替神建造的家就应该越华美。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哪怕仅仅是简陋的小屋,也一定要有。待到日后生活安定,经济能力增强,人们再重新建造正规的宏伟神庙”。[4]这些都表明,中国人的偶像崇拜更看重现世情结,更加世俗化。 3 后期妈阁庙建筑色彩与装饰美学研究
通过对早期妈阁庙美术史的了解,现在研究妈阁庙建筑色彩与装饰美学。单纯从屋顶样式上看.可以认为其是重檐廉殿顶,屋檐的两端尾部起翘、弯曲成卷草,以“鸱吻”作装饰。这是典型的闽南传统做法。
中国古典建筑向来以着色丰富、大胆、对比强烈鲜明作为显著特征。而且中国木构建筑易燃,架构虽然轻巧,但是受限于材料,极易损毁。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从其建筑形制、装饰色彩的角度展开分析,解读妈阁庙几个构件装饰背后共通的文化规律。
《风俗通》曰:“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也,所以厌火。”[5]中国古代的许多宫殿建筑中,在梁上、柱子上都会雕刻一些水生动植物(卷草、悬鱼),在中国建筑装饰图样中,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思想。中华民族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以这种象征水之物来避免和防范火灾。在古代,人们相信这种“象征”,可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慰藉,同时也是装饰美学意义上的革新。最主要的是其体现了当时人们的“防火理念”。
通过实际图像来说明,如图2、图3所示,屋脊的两端很早就有如同兽角般构图的装饰,这种神兽叫鸱吻。
《太平御览》一书,第一八八卷“鸱尾条”引《唐会要》曰:“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尾,以厌火祥。时人或谓鸱吻。”[6]
据说长着这种尾巴的鸱尾鱼,就是我们现在的鲸鱼,鲸鱼会喷水,将它的尾部放在屋顶上,可以产生更好的防火作用。加上其尾部线条流畅、弯曲,带有很强的弧度,形成一条丰富的天际线,这种带有闽南地域特色的鸱吻,是建筑物中比较常见的标志。和北京紫禁城的鸱吻相比,两者的形制、规格都截然不同。
闽南一带的文化影响了澳门,使得妈阁庙形成了更加简约、实用的建筑风格,拥有浓厚的闽越地缘文化特色,兼容并蓄。
除了建筑色彩受到象征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外,澳门妈阁庙建筑色彩同样也受到中国传统礼制、五行观念思想的影响。
《周礼》规定,“天子丹、诸侯玄、大夫苍”。随着王朝更迭、五德终始理论,历代服饰、建筑等色彩出现了和《周礼》不一样的规定,但是其通过色彩与造型区分等级是一直延续的规律。南方建筑受五行思想支配的影响。为了方便对比图像,笔者在澳门本岛妈阁庙寻找了一些现有的图像进行研究,发现澳门妈阁庙的锅耳式山墙,其五行规制与中国岭南建筑的山墙五行规制相接近。这说明妈阁庙建筑的色彩和形制都受到了中國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其设计艺术不是随便自发形成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澳门在吸收西方文化艺术的同时,古老的东方思想文化和岭南地域民俗习惯,使其观念深入人心,对澳门妈阁庙建筑色彩与装饰美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4 结语
澳门历史建筑群形式多样,有中式的庙宇、大宅,有西式的教堂、大楼、剧院、炮台、坟场,以妈阁庙为例,它显示了中国民间信仰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延续与变异,这种温情、淳朴、融合的文化气息,正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文明层面上,澳门自有其别具一格的城市建筑轮廓,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基于设计历史研究方法,首先研究早期妈阁庙美术史,通过对洞窟的实地考察,第一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演变体现了早期巫术文化发展的趋势特点。妈祖崇拜是南方巫觋文化的产物,因为其他宗教的各种原因,吸收、接纳并利用它,使它成为了混合多种宗教成分的民间世俗化信仰。随着民间信仰的普及,在简陋的洞窟中,构建了早期妈阁庙的建筑雏形,而且从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肯定,早期妈阁庙的空间形态演变是巫术文化的产物,需要我们从整个美术史发展规律入手,才能理解其根源。第二,妈阁庙建筑色彩与装饰美学上的象征主义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包括五行思想、礼仪思想。整个建筑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但更加简约、实用,蕴含深厚的闽越地缘文化,兼容并蓄。这是其在中西方交汇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价值,值得继续发掘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2] 何高济.利玛窦中国札记[M].中华书局,1983.
[3]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刘先觉,许政.澳门的宗教建筑[J].华中建筑,2002,20(6):84-91.
[5]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6] 李肪.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 澳门建筑文化遗产[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何显达,澳门科技大学设计学硕士,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艺术学教师,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历史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