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指导。从学生实际生活为出发,学生应该学会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生活是发展的,教育和生活同一过程,课程内容要生活化,实用性。
关键词:多重障碍;自理能力差;家校合力;因人而异;责任意识;小步子多循环。
【正文】
【案例背景】
郝鑫莹,2004年10月出生,是个多重障碍的学生,足月生产,出生状况正常,其母在怀孕期间有时情绪不佳,母乳喂养,发育缓慢,虽然目前智商处于3岁6个月,生活自理处在5岁左右,但现在郝鑫莹同学已经十四周岁,必须独自面对各种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甚至是与人相处的问题,平时丢三落四,责任意识和自我意识都不强。目前她妈妈又要了二胎,所以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她,郝鑫莹自理能力差,又丢三落四,搞得她妈妈很苦恼。
【案例描述】
上课有时需要拿一样学习用品,需要对郝鑫莹提示好几次,她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从书桌里找出来,没想到她用力一抽,书桌里学习用品“连滚带爬”地跳了出来,让人防不胜防,继而就是一阵哄堂大笑。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好端端的一堂课因为这样一个小事而终止。
【案例分析及矫正】
由于家长过度的溺爱孩子,让孩子从小失去了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郝鑫莹所有的事情都得依赖家长帮助,在孩子的心里,如果丢三落四,那是家长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样下去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在学校里不会自己整理课桌,放学后该带的文具总是丢三落四,她的爸爸妈妈虽然有些后悔,但在行动上却依旧为孩子一一代劳。
【具体措施】
1、在班级中树立典型(王悉霖),同时让学习委员王悉霖同学帮助郝鑫莹,教她整理好自己的学习文具,包括书包、书桌。并且利用班会课和课下一再反复强调,自己动手整理,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文具负责的意识,初步建立起这样一种责任意识,所有自己的事情,都应该自己承担起责任,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2、带郝鑫莹同学看一看汪博佺、钱洪佺等同学的书桌,再对比自己的书桌,一目了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对比才有发现,心灵上小小的震撼为后期的持续把持做了铺垫。
3、手把手学习整理书桌。利用一节《康复课》,然后四人一组一起以一人书桌为例,开始动手合作整理书桌,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案更好,最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最后和孩子们一起总结,教师适当提示并引导书桌学习用品整理可以按照书的大小分类,也可以按照书的种类分类,也可以根据书的使用率的高低分类,只要你做到书桌里、外整洁、干净,你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4、家校合力,在学校里做了这么多的宣传动手实践操作工作,需要家长在家里做好监督,同时也需要家长放手给予孩子巨大的信任感。
【教育效果】
郝鑫莹同学刚开学初,几乎每天要妈妈或爸爸放学后跑学校,不是拿语文书,就是拿文具盒,好几次甚至背了个空书包回家。爸爸当时真的很无奈。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期初郝鑫莹同学开始自己着手整理,偶有一次没带,也不会苦恼爸爸妈妈,而是勇敢地承担起责任来,这时我给予更多的是宽容和原谅,在教育过程中要给孩子慢慢成长的时间。
目前郝鑫莹现已经有意识自己去整理书桌,检查物品情况。在家校合力和多方面的鼓励作用下,学期末,莹莹同学有了自理意识,渐渐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虽然有时整理书桌还有些吃力,但比开学初整理的书桌规范多了。
【案例反思】
在培养孩子习惯养成过程中,对孩子做具体细节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因人而异,什么人适合什么方法,我们还得好好琢磨一番,注意细节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我们有必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注意细节,在细节上精益求精。
通过近一学期的工作总结,郝鑫莹同学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但还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师生、家长共同的努力,争取进一步的发展。
1、反复性和长期性
由于智障学生的记忆容量小,对老师所讲解、师范的内容不能完全地接受下来,致使莹莹容易遗忘,就需要老师对她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针对问题要注意多反复,多次强化训练,在脑海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形成条件反射,最后过渡到自然习惯中去。
2、渐进性
训练的内容简单易操作,坡度要小,速度要放慢,智障学生抽象能力差,理解能力低,要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训练方式。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对智障学生生活主题教育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恒心,我們要满腔热情地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并能冷静地分析与对待学生前进中的反复现象,坚持耐心地引导和教育,这样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周红省、刘巧云、宋永宁、黄昭鸣,聋儿语言康复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9。
3.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特殊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5.1
关键词:多重障碍;自理能力差;家校合力;因人而异;责任意识;小步子多循环。
【正文】
【案例背景】
郝鑫莹,2004年10月出生,是个多重障碍的学生,足月生产,出生状况正常,其母在怀孕期间有时情绪不佳,母乳喂养,发育缓慢,虽然目前智商处于3岁6个月,生活自理处在5岁左右,但现在郝鑫莹同学已经十四周岁,必须独自面对各种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甚至是与人相处的问题,平时丢三落四,责任意识和自我意识都不强。目前她妈妈又要了二胎,所以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她,郝鑫莹自理能力差,又丢三落四,搞得她妈妈很苦恼。
【案例描述】
上课有时需要拿一样学习用品,需要对郝鑫莹提示好几次,她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从书桌里找出来,没想到她用力一抽,书桌里学习用品“连滚带爬”地跳了出来,让人防不胜防,继而就是一阵哄堂大笑。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好端端的一堂课因为这样一个小事而终止。
【案例分析及矫正】
由于家长过度的溺爱孩子,让孩子从小失去了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郝鑫莹所有的事情都得依赖家长帮助,在孩子的心里,如果丢三落四,那是家长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样下去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在学校里不会自己整理课桌,放学后该带的文具总是丢三落四,她的爸爸妈妈虽然有些后悔,但在行动上却依旧为孩子一一代劳。
【具体措施】
1、在班级中树立典型(王悉霖),同时让学习委员王悉霖同学帮助郝鑫莹,教她整理好自己的学习文具,包括书包、书桌。并且利用班会课和课下一再反复强调,自己动手整理,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文具负责的意识,初步建立起这样一种责任意识,所有自己的事情,都应该自己承担起责任,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2、带郝鑫莹同学看一看汪博佺、钱洪佺等同学的书桌,再对比自己的书桌,一目了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对比才有发现,心灵上小小的震撼为后期的持续把持做了铺垫。
3、手把手学习整理书桌。利用一节《康复课》,然后四人一组一起以一人书桌为例,开始动手合作整理书桌,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案更好,最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最后和孩子们一起总结,教师适当提示并引导书桌学习用品整理可以按照书的大小分类,也可以按照书的种类分类,也可以根据书的使用率的高低分类,只要你做到书桌里、外整洁、干净,你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4、家校合力,在学校里做了这么多的宣传动手实践操作工作,需要家长在家里做好监督,同时也需要家长放手给予孩子巨大的信任感。
【教育效果】
郝鑫莹同学刚开学初,几乎每天要妈妈或爸爸放学后跑学校,不是拿语文书,就是拿文具盒,好几次甚至背了个空书包回家。爸爸当时真的很无奈。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期初郝鑫莹同学开始自己着手整理,偶有一次没带,也不会苦恼爸爸妈妈,而是勇敢地承担起责任来,这时我给予更多的是宽容和原谅,在教育过程中要给孩子慢慢成长的时间。
目前郝鑫莹现已经有意识自己去整理书桌,检查物品情况。在家校合力和多方面的鼓励作用下,学期末,莹莹同学有了自理意识,渐渐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虽然有时整理书桌还有些吃力,但比开学初整理的书桌规范多了。
【案例反思】
在培养孩子习惯养成过程中,对孩子做具体细节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因人而异,什么人适合什么方法,我们还得好好琢磨一番,注意细节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我们有必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注意细节,在细节上精益求精。
通过近一学期的工作总结,郝鑫莹同学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但还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师生、家长共同的努力,争取进一步的发展。
1、反复性和长期性
由于智障学生的记忆容量小,对老师所讲解、师范的内容不能完全地接受下来,致使莹莹容易遗忘,就需要老师对她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针对问题要注意多反复,多次强化训练,在脑海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形成条件反射,最后过渡到自然习惯中去。
2、渐进性
训练的内容简单易操作,坡度要小,速度要放慢,智障学生抽象能力差,理解能力低,要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训练方式。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对智障学生生活主题教育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恒心,我們要满腔热情地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并能冷静地分析与对待学生前进中的反复现象,坚持耐心地引导和教育,这样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周红省、刘巧云、宋永宁、黄昭鸣,聋儿语言康复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9。
3.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特殊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