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相机的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偶蹄类活动节律调查

来源 :四川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13106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6月—2018年9月,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偶蹄类物种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内共发现六种偶蹄类动物,分别为羚牛、斑羚、鬣羚、林麝、毛冠鹿、野猪。相对多度结果显示,最高的为斑羚(RAI=51.2)和毛冠鹿(RAI=32.6),明显高于其他物种。其余依次为林麝(RAI=13.2)、鬣羚(RAI=4.8)、羚牛(RAI=3.8),最少的为野猪(RAI=2.7)。2、年活动格局上,斑羚和毛冠鹿相似,羚牛和野猪相似,林麝在5月份活动最强,鬣羚在8月份活动最强。3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Simulating Wave Nearshore),对茅尾海及其邻近海域波浪场进行了为期1 a的数值模拟,利用实测资料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以某国际集装箱码头为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了高桩码头与土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在不同回淤深度下对桩基的影响情况。分析结果表
通过对船桥碰撞概率及风险评估、船桥碰撞计算方法和桥梁防撞技术研究等三方面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发现目前关于桥梁防撞装置的设计主要集中于应力及能量变化等动力学分析,
川西北沙化草地在围栏禁牧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变化特征,研究对象为:未修复沙化草地、围栏禁牧生态恢复时间分别为5年、10年的沙化草地,研究其不同
为指导船闸气幕防咸设计,本文将经典Abraham方法和Keetels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Abraham方法偏保守。基于Keetels数据,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半经验公式,以获得更准确的供气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区块链技术的突飞猛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交易等多个领域。考虑到区块链企业为轻资产
通过MaxEnt模型对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有蹄类保护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20次重复后斑羚、鬣羚、林麝、羚牛的训练集AUC值分别为0.962、0.947、0.924
由于旅游业的消费需求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实现高效率的区域旅游业发展就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