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设计初中数学作业的几点尝试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6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然而,传统的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无味,加之教师布置统一数量、统一难度、统一时间完成的作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给学生分层布置数学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区分有度;弹性有加;稳中有进
  提到作业,每个教师再熟悉不过了,它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它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现实中,我们布置数学作业,常常“一把尺子”量到底,统一数量、统一难度、统一时间完成,结果优等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很多差生不是抄袭就是迟交或干脆不交作业。就这样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挫伤,学生出现紧张情绪,心理和生理出现一定的障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我想就如何分层设计初中数学作业浅谈两点做法。
  1课堂作业区分有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共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因此,我在备课时,就精心设计好不同要求的数学作业,把“桃子”挂在每位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位置,使差生缓解心理压力,优等生提高探究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人的潜能。譬如在教学完苏科版初一数学教材p20《2.3绝对值和相反数》第一课时后,我把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
  (1)A层次作业:针对基础薄弱学生设计,主要用来巩固新知识,有利于增强学习自信心的;作业设计如下:
  ①-5的绝对值是多少?为什么等于5?
  ②怎样用符号表示“-5的绝对值是5”?
  ③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6,这个数是什么?
  ④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哪些?
  这一类题目,不需要转弯,查阅课本,根据绝对值的概念就能找到答案。通过练习,差生全部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了自信心。我想,长久下去,定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走出过去抄袭作业的怪圈。
  (2)B层次作业是提高题,适合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学生完成。这类题反映概念深刻,解题需要一定的能力,学生 “跳一跳,够得着”;作业设计如下:
  ①若a是有理数,则|a|一定()
  A、是正数,B、不是正数,C、是负数, D、不是负数;
  ②若|x|=|-8|,则x=;
  ③比赛用的乒乓球的质量是有严格规定的,但实际生产出来的乒乓球可能会有一些误差,检验时,通常把比标准质量大的克数记为正数,比标准质量小的克数记为负数。请根据以下记录,选出最接近标准质量的乒乓球和质量最差的乒乓球。
  做①、②题,仅用绝对值的概念是不够的,他要求学生通过绝对值的计算,总结概括得出: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且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第③题知识已经发生迁移,需要一定的思考力和理解力参与,必须悟出:“质量最差”即绝对值最大,“质量最好”即绝对值最小。这样的作业确实成为他们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勇于创新的园地,原来“吃不饱”的同学现在“吃饱了”。
  (3)C层次作业要求较高,是拔尖题,这类题,要求能力强的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作业设计如下:
  ①|a|等于多少?
  ②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或“<”:
  ▏a▏▏b▏,▏a▏ ▏c▏,
  -▏a▏ -▏b▏,-▏a▏▏c▏;
  ③有两个点,已知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2和3,那么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第①题,对于初一同学“幼嫩的脑袋”来说,要求很高,字母a表示什么数,知道吗?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分类探讨,当a分别表示正数 、负数和零时,得出相应的结果。第②两题要真正弄懂绝对值的含义——“距离”,然后才可比大小,第③题答案具有多种可能,属于开放性题目。我利用小黑板,开辟 “谁来挑战?”栏目,由于他们有好胜心,一下子,叽叽喳喳,讨论不停,有时讨论很激烈,如入无人之境……,我笑了,因为学生学习潜能在这样的空间里充分发挥,他们有成就感,同时培养了竞争意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做老师的怎不由衷的高兴?
  2课后作业弹性有加
  因为各层次学生在认识与情感等方面有不同的需求,如果布置统一数量、统一难度、统一完成时间的作业,那么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加之“课后作业”要在“课后”完成这个特殊性,我常常布置作业有“弹性”,根据题目的难度,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体现本节课的基本要求,所有同学做,选做题是在体现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根据各位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择其所爱,自由完成。因为这样的作业直接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时,完成作业,热情空前高涨。我在教学完苏科版九年级上册p148 5.9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必做题:
  (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
  (2)根据如图所示的数据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选做题:
  如果一只蚂蚁要从这个几何体的点B出发,沿表面爬到AC的中点D处,请你求出最短路线的长度。
  这是一道档次很明显的题目,让不同需求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这样设计,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既保证了尖子生的培养,也可避免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看到压轴题就撒手不理的现象。
  3更高目标稳中有进
  分层布置作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生自主作业、自愿达成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向高层目标发展。能自主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可以予以鼓励。薄弱学生必须完成必做题,鼓励研究选做题;中等或中等以上学生自愿完成选做题,鼓励全部完成,如果有可能还可研究附加题(教师预先准备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到时挂出来);鼓励各类学生结为帮扶对子,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对于那些大胆研究“高一级题目”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增强完成作业的内在动力,使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分层作业切实做到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量体裁衣,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灵活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和牢固性。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分层布置作业,同学们有了自己的“快餐”, 当然吃得津津有味,作业的质量空前得到提高,我相信,“快乐作业”这块芬芳园地定能绽放美丽的花朵!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许多农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农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音、美等艺术教育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尽管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采取
期刊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据为己有。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
期刊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新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参与活动是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亲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真正做到让思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不够成熟,认知低下,思维直观化,还不能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而数学是一门极为严谨、逻辑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数学知识抽象、逻辑性强、相对枯燥,学习数学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动力支持。对学习有了基本的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
期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根据小学生的有关数学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一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在实践活动中往往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就应该重点研究怎样为学生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  1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
期刊
【摘要】新课导入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初中历史课导入方法多样,教师把握好、运用好,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本文列举了初中历史课的几种导入方法,并提出了导入的注意点。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新课;注意力;导入方法;历史教学;吸引学生;学生学习;主动性  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的“定调”。导入相当于“凤头”,内容好不好听,要看上课前简简单单的导入。好的导
期刊
许多学生都认为,他们并不是讨厌作文课,而是写作文时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其实初中学生害怕写作文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知识面及生活阅历决定的,并不在于他们的智力跟不上。这种“怕”的根源在于学生们缺乏积累作文素材、缺乏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善于发现生活的闪光点、缺乏作文的写作基本技巧.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让写作文不再成为农村初中学生的负担,让他们不再为写作文而累?怎样让学生形成一种好的作文习惯
期刊
在中长跑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畏惧、胆怯、无自信等心理现象,这些心理障碍的产生,既有自身的因素和外在的影响。如何在教学中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现代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心理对人的行为活动具头增力或减力的效能。长期的心理障碍会引起心态的变化,并最终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体育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在中长跑练习中合理地安排练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排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课题。如何利用网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从利用网络资源三个方面来加以讨论,并进一步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网络; 创新; 教育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构建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未来学习化社会中,随着知识总量的迅速增长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成为每个人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无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教学策略的最终价值是创造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