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西藏天葬习俗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宗教信仰不一,于是形成了世界上丰富多采的丧葬仪礼和丧葬方式。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人生最后一项仪式,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的理解和对死者的哀悼。西藏的丧葬习俗有天葬、水葬、火葬、塔葬和土葬。其中天葬最具有神秘色彩,也是举世瞩目的一项人类最特殊而保存最完整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西藏天葬习俗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39-02
  
  死亡,对众多人来说都是一件恐怖、畏惧的事,而对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民族却非如此。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最后礼仪,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的理解和对死者的哀悼。因此,可以说丧葬习俗是所属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一种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丧葬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有五种,即天葬、水葬、火葬、塔葬和土葬。这些不同的葬俗,以死者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以及各地的具体习俗而定。因为藏族的丧葬方式是以天葬为主,因此,本文在此对天葬习俗进行简单的描述。
  天葬:藏族称天葬为“恰多”,也称为鸟葬或空葬,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法。天葬有天葬场,各地有各地的固定地点。天葬习俗的形成,同古代藏族的原始宗教及佛教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在藏族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不仅作为自然界的天,也是人格化了的“天层”。传说佛教传入西藏之后,受了如:“舍身施鸽”一类佛教身故事的影响,认为死者灵魂脱离躯壳后,徘徊49天便可升天,尸体已成为无用皮囊,何不赐给土地上的生灵,也算是人生最后的一桩善行。这与佛教教义是一致的。简而言之:人们对天葬这种奇特的葬仪具有以下几种解释:其一是说人死后升天,这于本教观点是吻合的,由鹫鹰带着死者升天,这种殡葬方法很直观。其二是在佛教思想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藏传佛教中的一些派别认为,人的身体不过是束缚灵魂解脱的皮囊,人生在世要舍身成佛。因此,主张活着就要积德行善,戒杀生物。死后更应该把自己的尸体捐赠出来,供给秃鹫吃,这样秃鹫吃饱后,再不会捕杀野兔及各种鸟类。最后就是当下科学家和学者的观点,他们经过对西藏天葬习俗的多年研究发现,天葬是一项最环保最理想的丧葬方式。原因有以下几点:1、就土葬而言。在这个地球上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是有限的,尤其是现在而言,人口猛增那么需求土地的量也就不断的增长。倘若把大部分的土地用于埋葬死人,那么活着的人相对来说就只能少分一块地,自然而然也就会出现不停的土地争夺战,最终毁灭人自身。那么相对来说进行天葬习俗就不会存在这种问题,反而保护了自然的土地风貌,为活着的人节省了很多土地。2、就水葬而言。是人的尸体抛向水中。我们都很清楚,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也是相当有限的。但是水葬会造成水的污染,不利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3、塔葬。不仅要占用大片土地,还要耗费大量的原料(一般灵塔用土和石头来建造,也有的用金、银、铜、木来建造)。4、火葬。不仅会引起一定的空气污染,还要耗费一定的原材料。因此对生态较为脆弱西藏来说天葬习俗是比较符合当地的丧葬习俗。
  
  一、天葬的基本程序
  
  天葬:简单而言即死,由自然界的鸟类(鹫鹰)来完成叶落融土轮回的程序,这是西藏最基本的天葬程序。但西藏各地区天葬的具体程序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对以拉萨地区为主的比较普遍的天葬程序进行介绍:
  
  (一)尸体在屋内的基本仪式程序
  一般在人处于弥留之际,为其喂上“青叠”即神水或神药,同时在其耳边轻轻说上两句话,你要放心的走,不要留恋人世,心里时刻要记住佛像等等的话语(这些话语中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人死后一般不能乱动尸体,特别禁忌妇女来触摸尸体,必须要在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喇嘛的安排下才能触摸尸体。首先由家属给死者脱去衣服,把尸体弄成蹲坐式,五官用酥油堵上,将遗体用白布或白色的氆氇包裹上,安置在屋内用墙角处土坯垒起的平台上,还要在死者遗体前的一个小土坯上供上死者生前的酥油茶碗,到上酥油茶,若死者生前喜欢喝青稞酒或其他饮料,旁边会多一两个杯子,旁边还要供上一盏酥油灯(所有供品都只能放在土坯上,藏族认为人死了就一具尸体,不能享受活人的待遇),不能让酥油灯熄灭,因为它要指引死者通向另一个世界,随后要在尸体周围要用崭新的白布围起来,然后请喇嘛从早到晚念经,以超度死者的灵魂,祈祷灵魂早日升天。其他亲人要在死者家门口挂上用哈达或白羊毛缠绕的装有水的酒瓶和红色陶罐,陶罐里供有有三荤(血、肉、脂)、三素(乳、酪、酥)以及糌粑等食物,藏族称“酥”并每时每刻加进一些,以飨祀死者。一般停尸三至五天,在这期间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前来吊唁,慰问家属。来客一般要带一条哈达、一瓶青稞酒或茶;还要带一盏注入酥油的铜灯。来客首先要为死者献上哈达,点燃酥油灯并磕三头,以示悼念。在这几天里,家人不能洗头或梳头,还要取下一切的装饰,不能说笑,不能进行歌舞等娱乐活动(藏族谚语说:邻居牲畜死了也要哀悼“三天”,更何况是人),以祈祷死者的灵魂安安静静地走向天堂。人从死的一刻开始到第四十九天为止,每隔七天就做一次“七七超度”即超度灵魂的佛事活动。
  
  (二)出殡的程序
  在人死后一般在三天到五天后,要选择吉时举行出殡仪式。大致举行以下的出殡仪轨,出殡时间大都选在清晨日出之前。亲朋好友在天亮之前要赶到死者家中等待出殡。期间死者家属为送葬者准备“帕涂”即面条,按规矩只能吃一碗。死者还是用白布或氆氇围住。从停尸处到大门口用糌粑面粉划一道白直线,以祝愿亡灵在前往天国的路上平平安安。然后有死者的子孙手执点燃的藏香沿着白线把尸体背到大门外面,也有在放死者的担架前绑上一条哈达并让死者的子孙手执点燃的藏香在前面拉着尸体走,以示给死者指路。担架可有亲戚朋友来抬到大门外面,在门外便有专操天葬职业的“短跌”即“天葬师”将尸体背走,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由几个亲朋好友抬这尸体,由其他送葬者手执一柱香,随着抬尸人一起到大昭寺前,然后进行几分钟的祈祷,点上一盏酥油灯,并绕大昭寺转三圈在抬到汽车上,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不能回头望顾,随后就运到天葬场上。死者的子女不能到天葬场上观看,要在家里统一洗头。
  
  二、天葬台上的基本程序
  
  天葬台大多是设在离寺庙较近的山坡上,因为天葬主要是让鹫鹰来啄食尸体,所以到了天葬台的第一件事就是点燃松柏香火,上面撒放三荤三素糌粑即“酥”,有的称为“桑”即香,使得浓烟滚到上空,早已熟悉这种“烟雾”的鹫鹰就会成群结队的从四面八方飞往天葬台,随着“天葬师”的呼唤声和击石的响声之后,数十只甚至数百只鹫鹰便纷纷降落在天葬台四周的山岗上。这时喇嘛开始念经超度亡灵,最主要的就是对死者进行灵魂出壳的法事活动,通过念经使灵魂出壳,目的让灵魂通过头顶飘向佛教传说中的极乐世界。一切准备得当后,天葬师开始支解尸体。首先用绳子勒住颈部,并固定在一根柱子上,而后开始肢解,先从背部开刀,逐渐分解,将肉割碎、将骨砸碎,混以糌粑(青稞面)抛洒给鹰鹫,据说,这样,连一点血腥味也不留在地上,才意味死者整个身躯升入天堂。据说神鸟啄食尸体,如果全部吃净,就表明死者生前没有罪恶,灵魂能够升天;如果没吃干净,就意味着死者身前有罪过,灵魂也就难以升天了。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天葬都要赶早进行,免得“天鸟”吃了别的东西,把尸体剩下。按照藏族风俗,如果同时天葬的有男有女,就先葬男的,后葬女的。这倒不是男人有什么特权,主要是女尸的肉比男尸的肉容易吞食,不致造成过剩。
  十分钟的时间,尸体连肉带骨被统统吃光,平均每只巨鹫鹰可吃七、八斤。鹫鹰飞走后,天葬师收起刀子、用具,用糌粑搓洗手上的血迹余腥,端起煮好的酥油茶喝完,天葬到此结束。如果尸肉没有被全部吃光就地进行火化,死者的家属还须请僧人为他念经超度。在藏族人的眼里,鹫鹰是神鸟,是空行母的化身,尸体被鹰鹫吃了以后,死者灵魂可以升往天界。
  
  三、天葬的基本禁忌
  
  在西藏,送葬的日期一旦确定下来,不得变更,不允许妇女上天葬场和也不允许参加送殡队伍。藏族在丧葬方面忌讳把死者放在床上。因为藏族受佛教的影响比较深,认为人死后,灵魂和尸体不是一起走脱的。为了使灵魂不滞留在屋内,需用土坯垫尸,尸体运走后,土坯便扔到十字路口。
  藏族忌讳在丧葬过程中大声喧闹,大声哭泣,认为这样会使灵魂在走向另一个世界时不开心或走的不顺,从而导致死者留在阴间成为鬼。一般在尸体出殡前死者的子女和近亲不得洗脸,不梳头,不穿新衣服,要取下装饰品,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送葬过程中大家都不能回头望顾。到“七七超度”时头七,将要把装有“酥”糌粑烟的陶罐扔到河里,扔陶罐的这一天也是按死者的生辰和死亡等的时间来推算的,所以必须要准时,不能延迟或提早,参加扔陶罐的人也要按时到死者家,不能迟到否则认为不吉利。藏族忌讳与死者属相相克人与尸体接触,哪怕是自己的父母子女也要尽量避开,认为对双方都带来灾难。藏族在丧葬习俗中也禁忌对不能生育妇女的尸体、得了传染病的尸体、中毒的尸体以及被刀砍死的尸体进行天葬。在西藏,尸体出殡之后,背尸人和送葬者均不得回头观望,天葬师及送葬者在天葬之后的一两天之内,也不能到死者家中,认为这样会把死者的灵魂带到死者家中,使家庭遭受厄难。藏族非常禁忌死者的父母子女到天葬台,看对死者进行天葬,同时也非常忌讳不相干的外人观看天葬过程,特别禁忌对天葬过程进行拍照和录象。
  总之,西藏的天葬是一种人类世界上最独特而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丧葬习俗,它为当今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人对死亡的恐惧等方面间接性的提出了许多的暗示,也为世人进一步了解西藏的风俗习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其他文献
湖南省沅江市社区体育组织正处在一个比较快速的启动和发展阶段,但是也出现了缺乏经费、人才、场地等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因此,要加强社区体育管理;强化体育组织的服务意识;
胡晓登,湖北钟祥人。1986年国内研究生毕业到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作。现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二级研究员、教授,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哈萨克斯坦的内政外交出发,探析其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利益立足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哈在上合组织利益立足点的分析,预测今后哈萨克斯坦在上合组织相关决策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上合组织中亚  中图分类号:D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23-01    上海合作组织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公开条例仍然有自身的局限,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需要从思想、制度、实践、法律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进程。  关键词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知情权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25-01    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称
切实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斗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省鹤壁市积极探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
摘要随着行政问责“风暴”袭来,行政问责逐渐走向常态化。本文在探讨行政问责制的涵义之后,分析了行政问责的常态化路径和过程,并指出我国在推行行政问责制实践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对行政问责制的法制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常态化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26-02    一、行政问责制的涵义    现代意义上的行
维护高校的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的大局.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出发,论述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预
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持有志在必得的心理。可往往事与愿违,在反复尝试中屡受挫折。个人面对的难题不同,但共病却同在词汇量这一关上。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翻译及写
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入手,总结了在e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几种入侵方式,并初步探讨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纠错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犯错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针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纠错技巧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