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遍存在的中学生厌学问题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s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 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在学习活动中的不良行为表现方式。当前,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学心里,它不但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难题,还给社会带来了危害,更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因此,针对中学生厌学问题,重点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四个方面查找了学生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学生厌学带来的危害,提出了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一些方法。得出了只有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教育,才能解决当前学生的厌学问题,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原因;解决方法
  1 中学生厌学主要表现
  中学生厌学行为主要有五种表现。
  1.1 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学生,往往是家庭条件优越,贪图享乐,怕苦怕累,讲究生活享受,甚至有的学生价值取向偏差,自私自利, 这些学生最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而缺乏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的学生,在繁重的学 习面前自然没有了原动力,即使这些学生每天按时到校,也无法摆正学习态度,抄作业,应付学习现象严重。
  1.2 逃学旷课不到校,学习兴趣转移。小学生升入中学,学校任务加重,厌学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又不勤奋,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低,又由于学科逐步加深,无法承担学习压力,迟到、旷课时常发生,最终走向辍学。而这些学生大部分旷课时间几乎都在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度过,如果老师和家长都察觉不到,那玩电子游戏、上网聊天便取代了学习兴趣。因此玩电子游戏、上网聊天是造成学习兴趣转移的第一大杀手。
  1.3 学习成绩不理想,存在自卑心理。 厌学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一些学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基础差,学而无成,放弃努力;还有一些学生不愿学,课程出现脱节,随着学科知识的深入拓广,在学习上落伍,开始厌学。这些厌学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指责。长期得不到家长、老师的理解和爱护。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宁愿做落后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1.4 学习活动不参与,周围关系紧张。厌学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没有成功感,逐步远离了学习活动。在家里,不爱学习的行为经常被家长斥责,如孩子与家长无沟通渠道,那么学生的性格就会变得孤独、内向、压抑,并把自己孤立起来,孩子与家长的关系紧张。在学校,由于学习成绩差,又不经常参与学习活动,往往不被老师重视,批评总是多于表扬,对立情绪加重,学生与老师的关系紧张。在班级,每个学生都在抓紧时间学习,这与自己学习成绩差,不爱学习形成鲜明对比,自己周边的朋友减少了,自然不自然开始脱离群体,与同学关系紧张。
  1.5 日常学习不用心,违纪现象严重。有厌学行为倾向的学生,常常表现为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细心,学习无恒心,做事无耐心。完完全全处在消极、被动的状态。而学习成绩较差,自尊心受挫,自卑心理作怪,常常为了体现自我“价值”,树立自我“形象”,于是千方百计地通过一些“出风头”的方式吸引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力,满足其虚荣心,维护其“自尊心”,因此做出违反学习纪律的事情。
  2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学校因素
  (1) 落后教育思想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中学教育重智商,轻德育,忽视素质教育,在智育中有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学习课程安排不合理,造成学生不堪负荷,身心疲惫,日久便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有些学校教育观念陈旧,教育管理落后,使得校风不正,学风不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受影响。还有的学校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短缺,活动设施缺乏,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的学校评估制度不合理也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学生的优劣,通过遵规守纪情况来判断学生的好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还有的学校只重视考核教师出勤次数,不重视保留给教师一定的在教育时间,使得教师更新知识慢,缺乏创新力,仍然按过去的模式进行授课,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无兴趣,成为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2)部分老师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厌学也能产生重要影响,当前还有很多教师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学习上囫囵吞枣,消化不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面对越来越深的学科知识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厌学。又由于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无休止地给学生上课、补课、考试,导致学生超负荷学习,学习成了苦海,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只重视“优秀生”、“三好生”的培育,而忽视对“学困生”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甚至歧视他们,批评他们,对学生进行心罚、体罚,使他们丧失了学习信心,造成学生厌学、不到校并造成辍学。在班级授课中,由于班级学生较多,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吸取知识的方式不同,储忆系统的运作不同,心智的运用不同,使同班同学间的差距较大,班主任老师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无法照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得班上基础较差的同学因不能得到应有的学习机会而成绩偏低,跟不上班级学习的步伐;尖子生得不到特殊教育而使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无法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最后感到学习无趣。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学校还普遍存在,它是主要原因之一。
  (3)中学生承担的学业负担普遍过重。中学教科书内容深,众所公认,虽现在有所改进,但难度应不可小视。除各门功课外,还有与之相应的练习册、自测题、训练与辅导、复习资料等额外负担,各种各样的“加码教育”有增无减,而原有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力不从心,而理解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虽用功努力,但很难达到期望的学习效果,学习难进入角色,这样下去极易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当前在学校中还有频繁的考试、排名,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害怕因学习成绩差而受到冷落、批评、指责,逐步失去心理承受能力,导致与老师感情淡薄,逆反心理重,产生厌学心理。   (4)学校与家长没有建立起联系制度。一个初中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其家长始终未与学校或老师见过面,这种情况在初级中学教育中占有一定比例,尤其以农村中学最为严重,农村通讯网络还不是十分发达,农村家庭大都是固定电话,白天家中又都无人,这就造成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出现真空,不登校的学生大都钻这段时间空子。使学生旷课成为可能。
  2.2 家庭因素
  (1)家庭溺爱坏境的影响。当今的学生,几乎是独生子女一统天下,很多学生在“421”家庭模式中成长,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中,又享受到了祖辈父辈的百般呵护,这种过分溺爱和隔代教育的负效应,使很多学生成为家庭的小皇帝、小太阳,造成孩子无自主意识,没有自理能力,懒惰、懦弱,意志品质差,缺乏必要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因学习上的一点小困难而丧失信心,在集体生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产生颓废情绪而导致厌学心理。
  (2)家庭教育知识的缺乏。家长缺乏足够的教育知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把“严”错误地解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打骂之中出人才”,只重视学习成果,卷面考分和班级名次,不重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在学生学习成绩不佳时,家长不是安慰、关心、引导,而是责骂甚至体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压抑,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
  (3)家长对学生“过度期待”。家长的“过度期待”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两个突出问题。父母具有很强的“望子成龙”和“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第一,有的父母急功近利,甚至以抹杀孩子天性为代价,无情地剥夺了孩子自由玩耍与情感宣泄的时间,孩子沦为学习的机器,完全丧失了求学的乐趣;有的父母,受媒体宣传、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活“天才”,于是让学生超前学习课本知识,强迫孩子加强加量学习,同时不放过一点休息时间学习音乐、美术等特长,使学生过早地接触了与自己学习能力不相符的知识,学不懂,自然会失去学习兴趣,家长的拔苗助长,极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在所难免。
  (4)家长的不恰当“奖励”。家长不恰当的奖励容易改变学生的学习目的。前不久各种媒体都报道一则新闻:一位父亲为了奖励上小学的儿子考出班级第一的好成绩,竟买了一台宝马汽车作为奖品,父亲有钱给孩子花这也无可厚非,但这种以奖励作为条件来提高学生成绩,久而久之,会使孩子最初的“为理想而学习”内部动机逐渐转到“为奖励而学习”的外部动机上,即学习目标发生了转移。奖励水平逐步提高,而学习热情逐渐降低。
  (5)家庭管理存在的真空。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是舍得投入的,只要孩子张嘴要,什么都给,但从不过问“为什么”而家长关心孩子的也只是“孩子在外面受气了没有”、“孩子还有零花钱没有”,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把学校看成了“托儿所”,导致了这些孩子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无法无天”。也有对孩子道德行为管束不严,孩子的坏习惯不及时加以纠正,久而久之,习惯养成,再想纠正已为时已晚。还有少数学生家长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对学生厌学、辍学常常只是简单的口头劝说,甚至抱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家长的这些思想直接造成了家庭教育管理上的盲区,使孩子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缺少学习动力,造成厌学。
  (6)离异单亲家庭的影响。单亲家庭,缺少温暖,缺乏关爱,这样家庭的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角色,在教育子女上,简单粗暴多,放任自由多,错误认为,孩子学习全靠自己,管理全凭学校,而自己放任自己,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更有甚者,离异父母自然不自然会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学生头上,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导致孩子心里害怕、忧虑、担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产生厌学情绪。
  2.3 社会因素
  (1)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常常影响着学生,学生通过不良书刊、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接触到“黄赌毒”等社会不良现象,那些不良风气、错误的舆论导向,严重侵蚀着青少年幼小的心灵,而学习在这种诱惑面前显得那样的枯燥、无力,那些意识品质不强的学生在这样一种强大诱惑下,厌学自然成为中学生不可回避的严重的问题,而教育有时在厌学潮流面前又显得力不从心。而社会的不正之风也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他们认为:不学无术的人同样可以通过“走后门”找到很好的工作,“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数理化的不如学理发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当前社会物质文明取得巨大成就,而精神文明远远的滞后于物质文明,其负面问题必然影响青少年的成长,金钱至上,吃喝玩乐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影响着学生;中学生是非观念不强,辨别能力不高,长此以往接受这些不良思想,造成学生贪图享乐,对学习无兴趣,更无法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
  (3)“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当前社会提倡多种形式就业,而大众传媒对一些缺乏知识、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的大肆宣传,使他们误以为不用学习也能成才;加之近来大中专毕业生增多,待业人数增加,学成毕业也不见得有工作,“读书无用”思想也随之广泛流传;青少年片面认为书可读可不读,产生“多读几年书,不如早赚钱”,“有人不识字,照样干大事”的思想,对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望不强,产生了厌学心理
  (4)电脑网络游戏的影响。当前是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内容繁多,对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场所是青少年经常光顾的主要场所,而网上淫秽色情泛滥,网络游戏娱乐性极强,学生很容易迷恋其中,逐步走向厌学的道路。又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思想浮躁,网络聊天成为部分学生排泄心情的主要途径,加上网吧经营者受利益驱动,“迷网生”不断增加,“迷网生”也成为了厌学的学生。
  (5)低俗文化传播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报刊、影视等传媒传播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低俗文化内容的作品日益增多,对刚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情感方面的刺激,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这一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和心理不平衡,一部分成绩差有不爱学习的学生,最容易接受低俗文化,他们必然会丧失学习兴趣和对理想的追求。   2.4 主观因素
  (1)从小生性娇惯,学习时害怕吃苦。由于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身比,怕苦怕累,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很累并且很乏味的事情。许多中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一看到书本就头痛,这一点是引起中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表明,在学生中大多数的学生厌学是由于懒惰引起的。
  (2)学习方法不当,学习适应能力差。进入中学阶段,教和学的速度加快,学科内容与小学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又由于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上课时,对老师讲的内容一知半解,成绩偏低。致使他们对学习毫无信心,有些学生从而开始厌学。
  (3)消极对待学习,对学习缺乏认识。有些学生对学习的重要
  性认识模糊,缺乏恒心,缺乏毅力,感觉学习太累,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些学生沉迷于互联网,兴趣发生转移,觉得学习与精彩的网上世界相比枯燥乏味,从而慢慢放弃对学习的努力,于是消极对待。
  3 中学生厌学带来的后果
  首先,中学生厌学是初级中学阶段辍学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成为初级中学所面临的严重教育难题。其次,大量学生辍学,又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中学阶段学生世界观尚未成熟,还无法辨别善与恶、美与丑,还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此时辍学走上了社会,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青少年犯罪也是当前社会一大热点问题。还有,高辍学率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人口素质,使得国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低下,教育、文化的低水平,自然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不可小视。
  4 中学生厌学解决方法
  4.1 学校方面:积极探索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抓好应试教育为主向素质教育为重的转变工作。因地制宜地开设学制较短、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专业,让学生满怀需求入学,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与技能。加大学校设施的投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逐步减少辍学率。结合教学实践,注重因材施教,给学生个体发展的空间;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教师待遇,把优秀人才留在教育岗位,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努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搭建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
  4.2 家庭方面:马卡连柯说:“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1],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上,要加大教育力度,父母要教给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奋好学、助人为乐、团结互助、报效祖国等优良传统和精神,教育子女自强、自理,培养子女竞争意识,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吴玉章说过:“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是爱和严相结合”[2],因此父母在严格要求自己子女的同时,还要与子女多接触,多沟通,多给子女心灵上的关怀,让子女感觉到家的可爱,父母的可敬,使自己的子女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避免给子女施加过重的心理压力。在学习上,除了关心子女的成绩外,还需培养子女的心理素质,多鼓励,少批评,宽严结合,注重技巧从而增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同时与学校保持联系,与老师经常交流自己子女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子女成长发展的脉搏。家长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多掌握一些家教常识,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
  4.3 社会方面:各级党和政府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下大力气清除社会上那些影响消极的丑恶形象,从而改善广大学生生活的外层空间,减少那些不良现象对中学生的刺激和诱惑。加大对商业、饮食、文化娱乐等部门的管理,对违规行为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加强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的治理力度。增强社区对青少年教育能力,提高全社会教育合力,真正防止学生厌学流入社会。
  4.4 自身方面:对于学生自身如何防止厌学问题呢?首先在心理上,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当失败遇挫时不气馁,成功时不骄傲,学会自我调节内心情绪;其次在学习上,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的恒心和毅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还有在活动中,要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绝不做影响学习和违反道德的事情,通过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要多与人交往,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永远保持旺盛的青春活动。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现象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教育,才能解决当前学生厌学问题,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延贤,刘淑琴.《中国家长的误区》.中国华侨出版社,180页
  [2] 白延贤,刘淑琴.《中国家长的误区》.中国华侨出版社,201页
其他文献
岁月如梭,当岁月的风吹皱了我们的皮肤,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可能早已忘记我们老师高超的教学组织、娴熟的语言技巧、谆谆的教诲,可心灵里洋溢的可能是那一堂充满欢乐的童趣。从某种意义上说,上一堂有趣的课,比上一堂有意义的课更容易让人牢牢记住。如何上一堂有趣的课?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满乐趣,学习、探究就如同在“玩”一般。因此,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玩”起来,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充满乐趣地主动地学习。  1
期刊
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的重头戏,涉及面广,分值重,一定程度上对英语考试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做好阅读理解,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基本解题思路  1.1 明确文章主旨大意:在阅读过程当中要对所读的内容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抓关键词:阅读中不能对句子中的每一个词平均施力,一定要区别对待。  (2)留心主题句:如果只顾逐词逐句阅读,往往读完全文却很茫然,词都认识,就是不
期刊
【摘要】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 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育兴趣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 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 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中学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
期刊
【摘要】 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作为总体培养目标之一。通过文化知识学习,使学生 “了解文化知识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
期刊
作者简介:宋冬生(1970.12-),男,江西宁都人,小学高级教师,1990年参加工作,任教于宁都县湛田小学,学校教导主任。1999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县“十佳少先队总辅导员”;县“优秀教师”等。《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数学语言的高效性》等多篇论都在市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和获奖。  【摘要】在今天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小学教育也应改变观念,创新思想,
期刊
大家都认为,在传授和学习知识时,思维是不能间断的。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任何时候都需要思维的持续性。换言之,只有全程推进教学活动才能使思维得以持续发展。因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全程中,持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
期刊
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教学大纲》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图文并茂,插图在课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学生学习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范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很好地围绕教学大纲,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作用。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下面就如何进行插图教学,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 充分认识各类型插图的教育教学功能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教学插
期刊
长期在农村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笔者认为:作为小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探索和创新。  1 创设活动情景,训练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从动作开始。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束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确立“活动教学”的新理念,多创造手脑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
期刊
长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让笔者深知:小学生学的英语是英语的基础阶段。小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一部分是词汇。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词汇上,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单词感兴趣?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尽快的掌握新单词呢?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活泼好动,喜爱游戏,喜欢被表扬等等特点,笔者觉得在英语单词教学上应该注意以下六点:  1 直观教学法  俗话说:“眼见为实”“过目不忘”。通过直
期刊
谈到作业,就会使人想到统治我国教育几十年的“凯洛夫的教育学”提倡的——“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新课讲解,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五步教学法。可见作业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担负着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检测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并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堂练习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其完成快,见效快,教师也能及时地得到反馈,以利于更好地指导教学,调整教学状态,而课外练习则显得更为重要,它可以使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