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系统是经济社会系统的基础,经济发展是中心,国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行意味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审计免疫系统论把维护国家经济系统运行的安全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反映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对于克服经济困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审计免疫系统论及其政府审计职能创新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在深层次探究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基础上提出来的崭新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其主要论点是:审计产生的基础是受托责任关系,这种受托责任关系是基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或行政权的分离,或管理层次增多而产生的。随着受托责任的不断扩展,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张,使审计逐步嵌入了经济社会运行过程,成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审计对经济社会运行的作用看,通过审计,不仅可以使某一具体的受托责任关系得以正常维系,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受托责任关系按既定规则有序运行,从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秩序。
审计职能是由审计本质所决定的,它是指审计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在审计免疫系统本质论观点下,政府审计职能必须重新定位。 一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二是维护国家对经
济的宏观政策的有效执行;三是打击经济领域各项腐败行为;四是强化对经济的服务职能。在上述四大政府审计职能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其首要职能。政府审计机关正确履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职能,能够最早感受侵害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因素,更早揭示这些风险因素带来的危害,更快运用依法审计权力抵御、查处这些危害,也能及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运用各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去规避风险、消灭危害,从而建立健全防范机制,筑牢防线,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
有人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最主要的应该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宏观调控以及经济的治理能力。也有人认为,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然而,不管国家经济安全定义如何表述,在市场化和全球化过程中,伴随着商品和资本跨国流动和输出加剧,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对地域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冲击力越来越大,国家经济被“狙击”、国民财富被“无形的手”掏空的现象比比皆是,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并重点研究的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本国政府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政策和行动。
建立和完善经济监督制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经济监督体系包括财政监督、金融监督、市场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其中审计监督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方式,它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它通过审核检查,识别和分析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不利因素,提出审计处理意见,确保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应当重点关注财政安全、国有资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金融安全等,加强对这些领域的审计监督力度,识别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各种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加强财政审计,促进财政健康运行。政府审计机关应当从我国民主法治的发展和公共财政的需求出发,从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入手,着眼于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的机制和制度提出建议,发挥政府审计对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性作用。
2.加强企业审计,不断完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的审计监督机制。要把财务收支审计与經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把检查企业绩效状况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相结合,把检查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与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资产质量和绩效状况,关注金融危机对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促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关注生态环境安全。为促进能源资源利用和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审计机关必须加强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重点审查国家环保政策是否落实、环保管理系统是否有效、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环保法规、资源利用是否符合国家关于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政策等,促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金融审计,促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对金融机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要充分利用审计信息优势,不断促进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要以审计事例和具体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促进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要将金融发展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问题等联系起来,不断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促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
5.加强民生审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审计机关必须高度关注民生,着力发现惠民政策、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审计手段加以解决。通过加强扶贫、投资、救灾等资金的审计,检查相关政策和资金的落实情况,查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加强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保证社会保障资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6.加强专项资金审计,促进党和国家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政府审计作为监督和保障国家资财健康发展的主要执行者,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专项资金的良性运转,维护国家资财使用和管理中的经济秩序的践行者。为了进一步深化专项资金审计,一是要对新增投资项目进行专项审计。二是要对种类救灾重建资金,以及保障性住房、县乡医疗服务体系等重大民生工程进行专项审计。三是要围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民生问题,着力检查资金管理和政策执行情况
7.加强绩效审计,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每一项审计都要关注效益问题,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行政效能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定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防范和减少经济领域里的损失浪费现象;
8.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审计监督的力度。“免疫系统”的核心是“权力制约机制”,如果权力失去制约,经济社会就会混乱无序。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方式,一定要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大力推进此项审计工作。
一、审计免疫系统论及其政府审计职能创新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在深层次探究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基础上提出来的崭新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其主要论点是:审计产生的基础是受托责任关系,这种受托责任关系是基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或行政权的分离,或管理层次增多而产生的。随着受托责任的不断扩展,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张,使审计逐步嵌入了经济社会运行过程,成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审计对经济社会运行的作用看,通过审计,不仅可以使某一具体的受托责任关系得以正常维系,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受托责任关系按既定规则有序运行,从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秩序。
审计职能是由审计本质所决定的,它是指审计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在审计免疫系统本质论观点下,政府审计职能必须重新定位。 一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二是维护国家对经
济的宏观政策的有效执行;三是打击经济领域各项腐败行为;四是强化对经济的服务职能。在上述四大政府审计职能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其首要职能。政府审计机关正确履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职能,能够最早感受侵害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因素,更早揭示这些风险因素带来的危害,更快运用依法审计权力抵御、查处这些危害,也能及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运用各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去规避风险、消灭危害,从而建立健全防范机制,筑牢防线,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
有人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最主要的应该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宏观调控以及经济的治理能力。也有人认为,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然而,不管国家经济安全定义如何表述,在市场化和全球化过程中,伴随着商品和资本跨国流动和输出加剧,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对地域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冲击力越来越大,国家经济被“狙击”、国民财富被“无形的手”掏空的现象比比皆是,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并重点研究的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本国政府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政策和行动。
建立和完善经济监督制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经济监督体系包括财政监督、金融监督、市场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其中审计监督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方式,它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它通过审核检查,识别和分析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不利因素,提出审计处理意见,确保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应当重点关注财政安全、国有资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金融安全等,加强对这些领域的审计监督力度,识别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各种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加强财政审计,促进财政健康运行。政府审计机关应当从我国民主法治的发展和公共财政的需求出发,从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入手,着眼于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的机制和制度提出建议,发挥政府审计对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性作用。
2.加强企业审计,不断完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的审计监督机制。要把财务收支审计与經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把检查企业绩效状况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相结合,把检查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与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资产质量和绩效状况,关注金融危机对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促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关注生态环境安全。为促进能源资源利用和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审计机关必须加强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重点审查国家环保政策是否落实、环保管理系统是否有效、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环保法规、资源利用是否符合国家关于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政策等,促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金融审计,促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对金融机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要充分利用审计信息优势,不断促进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要以审计事例和具体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促进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要将金融发展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问题等联系起来,不断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促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
5.加强民生审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审计机关必须高度关注民生,着力发现惠民政策、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审计手段加以解决。通过加强扶贫、投资、救灾等资金的审计,检查相关政策和资金的落实情况,查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加强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保证社会保障资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6.加强专项资金审计,促进党和国家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政府审计作为监督和保障国家资财健康发展的主要执行者,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专项资金的良性运转,维护国家资财使用和管理中的经济秩序的践行者。为了进一步深化专项资金审计,一是要对新增投资项目进行专项审计。二是要对种类救灾重建资金,以及保障性住房、县乡医疗服务体系等重大民生工程进行专项审计。三是要围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民生问题,着力检查资金管理和政策执行情况
7.加强绩效审计,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每一项审计都要关注效益问题,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行政效能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定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防范和减少经济领域里的损失浪费现象;
8.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审计监督的力度。“免疫系统”的核心是“权力制约机制”,如果权力失去制约,经济社会就会混乱无序。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方式,一定要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大力推进此项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