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8套试题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的用法,比上年减少两套,重庆卷则延续着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思路,全国大纲卷、上海卷和江西卷虽然没有专门设虚词题,但在翻译中分别考查了“乃”、“所”和“以”的用法,作为得分点,而湖南卷既专门考了一道虚词题,又在翻译题中考查了“以”和“而”等虚词。8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均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其中,北京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余7套试卷题干的要求都是选出“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分值均为3分。
二、考点分布及变化
今年所考虚词全部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俗称《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今年“而”和“以”字考查最多,达5处之多,其次是“乃”字和“之”字,均考查了4处,其余的虚词一般考查1至2处,而“乎”、“若”、“焉”和“与”这四个虚词则没有设题考查。通过分析发现,往年高频率考查的热点虚词如“以”、“而”、“其”等,今年都减少了出现的机率,而往年很少考查到的如“也”、“者”等虚词,今年却考了,这个命题变化需引起我们注意,对于一些长期不考的虚词在备考时也要予以关注。
18个虚词考查情况如下表:
三、命题特点
虚词题考查的题型相对稳定。设题方式还是主要采用比较的方式,即给出四组八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只有北京卷的题干表述为选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余都是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为了降低难度,其中每组中有一个句子选自高中教材,而这种将课内与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的考查方式,体现了高考文言文注重迁移、突出运用的“能力立意”的考查趋势,这也是当前虚词题最常用的考查方式。但广东卷和北京卷所考虚词的例句全部来自高考文言文选段,没有选课本中的例句,这主要是因为广东和北京两地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命题者为了避免教材一纲多本(现在全国有6套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的版本之争,避推广教材之嫌,也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命题专家才不得已采取这种避开教材的做法,这是新课标区喜欢采用的考查方式,当然也增大了考试的难度。
四、归类解析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为了帮助大家做好2014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备考工作,现将2013年高考所涉及的14个文言虚词逐一解说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而
例1.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烟光凝而暮山紫
(天津卷第10题D项)
例2.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湖南卷第6题A项)
例3.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广东卷第6题C项)
例4.将相欲移兵而诛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安徽卷第5题B项)
例5.可挈尊罍而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山东卷第10题C项)
【解析】例1中“而”都是连词,前者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后者表并列关系,可不译。例2中“而”, 都是转折的连词,可译为“但是”。例3中“而”都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可不译。例4两个“而”均为连词,前者表目的,可译为“来”;后者表转折,可译为“却”。例5“而”都是连词,前者表修饰,可译为“地”;后者表转折,可译为“却”。
【备考指导】高考中“而”字主要考查其连词的用法。而学生最难区分的是“而”字表顺承关系还是表修饰关系。温馨提示:“而”字表顺承关系时,两个动作一前一后非常明显,“而”字表修饰关系时,两个动作没有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通常是前面的动作伴随着后面的动作,并且前面的动词的动作性不强,一般表示一种情状或一种态度,这时“而”可译为“着”或“地”,如例5中的第一个“而”就是这样的用法。
(二)以
例1.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天津卷第10题A项)
例2.以百玩之具罗于席/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
(北京卷第7题A项)
例3.历历可据以行/使工以药淬之
(四川卷第9题B项)
例4.我聊以忘忧耳/如惠语以让单于
(湖南卷第6题B项)
例5.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
(广东卷第6题A项)
【解析】例1中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第二个“以”是介词,表原因,可翻译为“因为”。例2中两个“以”均作介词,可解释为“用、拿”。例3中两个“以”都是介词,前者可译为“凭借”;后者可译为“用、拿”。例4中第一句中的“以”作介词,其后省略了代词“之”,可译为“用”;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例5中的两个“以”均是介词,前者可译为“把”;后者表原因,可翻译为“因为”。
【备考指导】高考命题者对“以”字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区分“以”字是介词还是连词。温馨提示:介词“以”通常后面要带宾语,而连词“以”通常表现为动词(或者形容词)+以+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形式,如“作《师说》以贻之”就是这样的句型。
(三)乃 例1.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天津卷第10题C项)
例2.乃以上客礼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湖南卷第6题C项)
例3.尉佗乃蹶然起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安徽卷第5题C项)
例4.今乃以“看松”名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山东卷第10题D项)
【解析】例1中两个“乃”都是副词,可译为“就”。例2中两个“乃”字都是副词,第一个表顺接,可译为“于是”;第二个表转折,可译为“竟然”。例3中两个“乃”字都是副词,前者可译为“于是”、“就”;后者可译为“竟然”。例4中两个“乃”字都表示出人意料,可译为“竟然”。
【备考指导】高考命题者对“乃”字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区分“乃”字的副词用法。温馨提示:“乃”字作副词时,表示顺接,可译为“于是”、“就”; 表示顺接,但是有一定的条件时,可译为“才”、“这才”;表示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竟然”、“却”。
(四)之
例1.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
(浙江卷第17题D项)
例2.履祥则亲得之二氏/徒慕君之高义也
(四川卷第9题D项)
例3.《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湖南卷第6题D项)
例4.彬之总师也/上临哭之恸
(北京卷第7题D项)
【解析】例1中的“之”,第一个“之” 是代词,代“他们”(指“求我写文章的人”);第二个“之”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2中的“之”,前者是代词,可解释为“这些”(指何基、王柏的品性);后者是助词,可解释为“的”。例3两个“之”均作代词,但第一句的“之”是近指代词,可翻译成“这样”;第二句的“之”是人称代词,可翻译成“他”(指“项伯”)。例4两个“之”,前者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后者是代词,“他”(代曹彬)。
【备考指导】高考中“之”字主要考查代词和助词用法,代词用法比较容易区分,而助词用法中重点关注取消句子独立性这种情况。温馨提示:所谓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指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例1中的“年岁之不吾与”这个主谓短语作“恐”字的宾语。
(五)且
例1.且举先儒之言/且贰于楚也
(四川卷第9题C项)
例2.则皆可为材且良/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浙江卷第17题A项)
【解析】例1中两个“且”字都是连词,可译为“并且”。例2中的“且”,前者是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并且”,后者是副词,可译为“将要”。
【备考指导】高考中“且”字主要考查其副词和连词用法的区分。温馨提示:“且”字作连词时,重点关注表示并列、递进和让步这三种关系。
(六)所
例1.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安徽卷第5题D项)
例2.观其所取/一无所受 (北京卷第7题B项)
【解析】例1中两个“所”字都是所字结构,即“所”字加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例2中两个“所”字也是所字结构。
【备考指导】高考中对“所”字的考查多考所字结构。所谓所字结构是指“所”字加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如我们常说的成语“所见所闻”,“所见”即看到的东西,“所闻”即听到的东西。
(七)为
例1.汝亦为此恶行乎/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天津卷第10题B项)
例2.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
(广东卷第6题B项)
【解析】例1中第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做”;第二个 “为”是介词,可译为“替”、“给”。例2中第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作为”;第二个“为”是“为……所”的固定结构,表被动,可译为“被”。
【备考指导】高考中“为”字主要考查介词和动词用法,其实动词“为”属实词,不在虚词之列,读音wéi,但高考中时有涉及。而介词“为”根据具体语境可有不同的翻译,读音一般读作wèi。
(八)因
例1.陆生因说佗曰/伺者因此觉知
(安徽卷第5题A项)
例2.人因号之为“匡山”/不如因善遇之
(山东卷第10题A项)
【解析】例1中的“因”,前者是副词,可译为“于是”;后者是介词,可译为“因为”。例2中的“因”,前者是副词,可译为“因此”,后者是介词,可译为“趁机”。
【备考指导】高考中“因”字主要考查副词和介词用法的区分。温馨提示:作介词时后面往往带有宾语,如果没有宾语,也有可能是省略了宾语。如例1中的“因此”即是,而例2的第2句中的“因”字后省略了宾语“之”或“此”之类的词语。
(九)则
例1.人愚也,则愚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浙江卷第17题C项)
例2.为我死,王则封汝 则:如果
(重庆卷第8题A项)
【解析】例1中两个“则”字都是连词,前者表假设,可译为“就”;后者表转折,可译为“却”。例2中 “则”命题者设题解释为“如果”,是错的,因为这个“则”是表假设关系中的后面部分,可译为“就”或者“那么”。
【备考指导】“则”在文言中主要用作连词,可表示承接、假设、并列和转折等多种关系,其次用作副词。温馨提示: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时,一般是副词,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何
例1.汝何故疏我/吾何功哉 (北京卷第7题C项)
【解析】例1中两个“何”字都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备考指导】对于“何”字,学生最难区分的是代词还是副词。温馨提示:“何”字作代词时,可翻译为“哪里”、“什么”,可作主语或宾语,如“君何以知燕王”,句中的“何”字作“以”的宾语,是代词;而“何”字作副词时,可翻译为“为什么”、“怎么”,不可以作主语也不能作宾语,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中的“何”就是副词,可翻译为“怎么”。
(十一)其
例1.然负其经济之略/余嘉其能行古道
(四川卷第9题A项)
【解析】例1中两个“其”字都是代词,第一个为近指代词,可译为“这些”;第二个是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代李氏)。
【备考指导】高考中“其”字主要考查代词和副词用法的区别,而代词用法比较容易区分,“其”字作副词时重点关注表反问语气、表祈使语气和表推测语气三种情况,今年高考对“其”字只考查了一处,并且只考了代词的用法,没有考查副词用法的区分。
(十二)也
例1.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浙江卷第17题B项)
【解析】例1中两个“也”均为助词,表语气停顿。
【备考指导】“也”在文言中主要用作语气助词,可以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语气等。温馨提示:“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时,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如果“也”用在句中,则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例1中两个“也”字都是这种用法。
(十三)于
例1.蛟龙潜于其中/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山东卷第10题B项)
【解析】例1中第一个“于”为介词,可译为“在”;第二个“于”也为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备考指导】“于”字主要作介词,根据具体语境有不同的翻译。温馨提示:由“于”字引起的介词短语后置这种特殊句式应予以高度重视。
(十四)者
例1.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广东卷第6题D项)
【解析】前者为代词,可译为“……人”;后者为助词,表句中停顿。
【备考指导】高考中“者”字主要考查代词和助词用法的辨析。温馨提示:分辨“者”是代词还是助词,最简单的办法,是看“者”可不可以去掉,如果不可去掉的是代词,可以去掉的则是助词。其次,附在别的词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时,是代词,相当于“……的人(物)”。如例1中“饥者”的“者”就不能去掉,因此是代词。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时,则是助词,可不译。例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莞高级中学]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8套试题单独设题考查了文言虚词的用法,比上年减少两套,重庆卷则延续着实词和虚词混合考查的思路,全国大纲卷、上海卷和江西卷虽然没有专门设虚词题,但在翻译中分别考查了“乃”、“所”和“以”的用法,作为得分点,而湖南卷既专门考了一道虚词题,又在翻译题中考查了“以”和“而”等虚词。8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均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其中,北京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余7套试卷题干的要求都是选出“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分值均为3分。
二、考点分布及变化
今年所考虚词全部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俗称《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今年“而”和“以”字考查最多,达5处之多,其次是“乃”字和“之”字,均考查了4处,其余的虚词一般考查1至2处,而“乎”、“若”、“焉”和“与”这四个虚词则没有设题考查。通过分析发现,往年高频率考查的热点虚词如“以”、“而”、“其”等,今年都减少了出现的机率,而往年很少考查到的如“也”、“者”等虚词,今年却考了,这个命题变化需引起我们注意,对于一些长期不考的虚词在备考时也要予以关注。
18个虚词考查情况如下表:
三、命题特点
虚词题考查的题型相对稳定。设题方式还是主要采用比较的方式,即给出四组八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只有北京卷的题干表述为选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余都是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为了降低难度,其中每组中有一个句子选自高中教材,而这种将课内与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的考查方式,体现了高考文言文注重迁移、突出运用的“能力立意”的考查趋势,这也是当前虚词题最常用的考查方式。但广东卷和北京卷所考虚词的例句全部来自高考文言文选段,没有选课本中的例句,这主要是因为广东和北京两地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命题者为了避免教材一纲多本(现在全国有6套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的版本之争,避推广教材之嫌,也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命题专家才不得已采取这种避开教材的做法,这是新课标区喜欢采用的考查方式,当然也增大了考试的难度。
四、归类解析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为了帮助大家做好2014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备考工作,现将2013年高考所涉及的14个文言虚词逐一解说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而
例1.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烟光凝而暮山紫
(天津卷第10题D项)
例2.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湖南卷第6题A项)
例3.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广东卷第6题C项)
例4.将相欲移兵而诛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安徽卷第5题B项)
例5.可挈尊罍而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山东卷第10题C项)
【解析】例1中“而”都是连词,前者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后者表并列关系,可不译。例2中“而”, 都是转折的连词,可译为“但是”。例3中“而”都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可不译。例4两个“而”均为连词,前者表目的,可译为“来”;后者表转折,可译为“却”。例5“而”都是连词,前者表修饰,可译为“地”;后者表转折,可译为“却”。
【备考指导】高考中“而”字主要考查其连词的用法。而学生最难区分的是“而”字表顺承关系还是表修饰关系。温馨提示:“而”字表顺承关系时,两个动作一前一后非常明显,“而”字表修饰关系时,两个动作没有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通常是前面的动作伴随着后面的动作,并且前面的动词的动作性不强,一般表示一种情状或一种态度,这时“而”可译为“着”或“地”,如例5中的第一个“而”就是这样的用法。
(二)以
例1.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天津卷第10题A项)
例2.以百玩之具罗于席/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
(北京卷第7题A项)
例3.历历可据以行/使工以药淬之
(四川卷第9题B项)
例4.我聊以忘忧耳/如惠语以让单于
(湖南卷第6题B项)
例5.议以咏首荐/若以一部校故
(广东卷第6题A项)
【解析】例1中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第二个“以”是介词,表原因,可翻译为“因为”。例2中两个“以”均作介词,可解释为“用、拿”。例3中两个“以”都是介词,前者可译为“凭借”;后者可译为“用、拿”。例4中第一句中的“以”作介词,其后省略了代词“之”,可译为“用”;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例5中的两个“以”均是介词,前者可译为“把”;后者表原因,可翻译为“因为”。
【备考指导】高考命题者对“以”字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区分“以”字是介词还是连词。温馨提示:介词“以”通常后面要带宾语,而连词“以”通常表现为动词(或者形容词)+以+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形式,如“作《师说》以贻之”就是这样的句型。
(三)乃 例1.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天津卷第10题C项)
例2.乃以上客礼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湖南卷第6题C项)
例3.尉佗乃蹶然起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安徽卷第5题C项)
例4.今乃以“看松”名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山东卷第10题D项)
【解析】例1中两个“乃”都是副词,可译为“就”。例2中两个“乃”字都是副词,第一个表顺接,可译为“于是”;第二个表转折,可译为“竟然”。例3中两个“乃”字都是副词,前者可译为“于是”、“就”;后者可译为“竟然”。例4中两个“乃”字都表示出人意料,可译为“竟然”。
【备考指导】高考命题者对“乃”字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区分“乃”字的副词用法。温馨提示:“乃”字作副词时,表示顺接,可译为“于是”、“就”; 表示顺接,但是有一定的条件时,可译为“才”、“这才”;表示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竟然”、“却”。
(四)之
例1.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
(浙江卷第17题D项)
例2.履祥则亲得之二氏/徒慕君之高义也
(四川卷第9题D项)
例3.《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湖南卷第6题D项)
例4.彬之总师也/上临哭之恸
(北京卷第7题D项)
【解析】例1中的“之”,第一个“之” 是代词,代“他们”(指“求我写文章的人”);第二个“之”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2中的“之”,前者是代词,可解释为“这些”(指何基、王柏的品性);后者是助词,可解释为“的”。例3两个“之”均作代词,但第一句的“之”是近指代词,可翻译成“这样”;第二句的“之”是人称代词,可翻译成“他”(指“项伯”)。例4两个“之”,前者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后者是代词,“他”(代曹彬)。
【备考指导】高考中“之”字主要考查代词和助词用法,代词用法比较容易区分,而助词用法中重点关注取消句子独立性这种情况。温馨提示:所谓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指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例1中的“年岁之不吾与”这个主谓短语作“恐”字的宾语。
(五)且
例1.且举先儒之言/且贰于楚也
(四川卷第9题C项)
例2.则皆可为材且良/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浙江卷第17题A项)
【解析】例1中两个“且”字都是连词,可译为“并且”。例2中的“且”,前者是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并且”,后者是副词,可译为“将要”。
【备考指导】高考中“且”字主要考查其副词和连词用法的区分。温馨提示:“且”字作连词时,重点关注表示并列、递进和让步这三种关系。
(六)所
例1.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安徽卷第5题D项)
例2.观其所取/一无所受 (北京卷第7题B项)
【解析】例1中两个“所”字都是所字结构,即“所”字加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例2中两个“所”字也是所字结构。
【备考指导】高考中对“所”字的考查多考所字结构。所谓所字结构是指“所”字加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如我们常说的成语“所见所闻”,“所见”即看到的东西,“所闻”即听到的东西。
(七)为
例1.汝亦为此恶行乎/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天津卷第10题B项)
例2.咏引前事为言/为乡里所称
(广东卷第6题B项)
【解析】例1中第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做”;第二个 “为”是介词,可译为“替”、“给”。例2中第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作为”;第二个“为”是“为……所”的固定结构,表被动,可译为“被”。
【备考指导】高考中“为”字主要考查介词和动词用法,其实动词“为”属实词,不在虚词之列,读音wéi,但高考中时有涉及。而介词“为”根据具体语境可有不同的翻译,读音一般读作wèi。
(八)因
例1.陆生因说佗曰/伺者因此觉知
(安徽卷第5题A项)
例2.人因号之为“匡山”/不如因善遇之
(山东卷第10题A项)
【解析】例1中的“因”,前者是副词,可译为“于是”;后者是介词,可译为“因为”。例2中的“因”,前者是副词,可译为“因此”,后者是介词,可译为“趁机”。
【备考指导】高考中“因”字主要考查副词和介词用法的区分。温馨提示:作介词时后面往往带有宾语,如果没有宾语,也有可能是省略了宾语。如例1中的“因此”即是,而例2的第2句中的“因”字后省略了宾语“之”或“此”之类的词语。
(九)则
例1.人愚也,则愚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浙江卷第17题C项)
例2.为我死,王则封汝 则:如果
(重庆卷第8题A项)
【解析】例1中两个“则”字都是连词,前者表假设,可译为“就”;后者表转折,可译为“却”。例2中 “则”命题者设题解释为“如果”,是错的,因为这个“则”是表假设关系中的后面部分,可译为“就”或者“那么”。
【备考指导】“则”在文言中主要用作连词,可表示承接、假设、并列和转折等多种关系,其次用作副词。温馨提示: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时,一般是副词,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何
例1.汝何故疏我/吾何功哉 (北京卷第7题C项)
【解析】例1中两个“何”字都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备考指导】对于“何”字,学生最难区分的是代词还是副词。温馨提示:“何”字作代词时,可翻译为“哪里”、“什么”,可作主语或宾语,如“君何以知燕王”,句中的“何”字作“以”的宾语,是代词;而“何”字作副词时,可翻译为“为什么”、“怎么”,不可以作主语也不能作宾语,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中的“何”就是副词,可翻译为“怎么”。
(十一)其
例1.然负其经济之略/余嘉其能行古道
(四川卷第9题A项)
【解析】例1中两个“其”字都是代词,第一个为近指代词,可译为“这些”;第二个是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代李氏)。
【备考指导】高考中“其”字主要考查代词和副词用法的区别,而代词用法比较容易区分,“其”字作副词时重点关注表反问语气、表祈使语气和表推测语气三种情况,今年高考对“其”字只考查了一处,并且只考了代词的用法,没有考查副词用法的区分。
(十二)也
例1.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浙江卷第17题B项)
【解析】例1中两个“也”均为助词,表语气停顿。
【备考指导】“也”在文言中主要用作语气助词,可以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语气等。温馨提示:“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时,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如果“也”用在句中,则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例1中两个“也”字都是这种用法。
(十三)于
例1.蛟龙潜于其中/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山东卷第10题B项)
【解析】例1中第一个“于”为介词,可译为“在”;第二个“于”也为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备考指导】“于”字主要作介词,根据具体语境有不同的翻译。温馨提示:由“于”字引起的介词短语后置这种特殊句式应予以高度重视。
(十四)者
例1.饥者八九/求霖者三十年(广东卷第6题D项)
【解析】前者为代词,可译为“……人”;后者为助词,表句中停顿。
【备考指导】高考中“者”字主要考查代词和助词用法的辨析。温馨提示:分辨“者”是代词还是助词,最简单的办法,是看“者”可不可以去掉,如果不可去掉的是代词,可以去掉的则是助词。其次,附在别的词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时,是代词,相当于“……的人(物)”。如例1中“饥者”的“者”就不能去掉,因此是代词。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时,则是助词,可不译。例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