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主阵地,英语教师应把握好课堂教学,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能有创意地解决各种问题的人才。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一个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主动去进行创新和创造活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主阵地,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发掘教材中创新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在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究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教育教学实验也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强化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例如,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板1 The Olympic Motto,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吃苦耐劳和乐于创新的精神。要善于创设情境,精心设问。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要落实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问题和悬念的激发下去主动探究和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喜悦中去提出新的问题,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二、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设置多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且能够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中问学生如果你请同学吃苹果时可有几种英语表达方法: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apples?Would you like to get some apples?Try some of these apples?What about some apples?Do you like some apples?Don’t you like some apples?Shall I get some apples for you?Shall I help you to have some apples?Why not have some apples?Will you have some apples?You’d better have some apples.等等。对于这些答案,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又如在学习“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图片或幻灯片,设置一些疑问,“Where the bus stop is…?”“Which is the way to…?” “How can I get to…?” “Which bus shall I take?” “Where is the bus stop?”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在训练中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学习,拓宽思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教材要求我们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1. 在对话课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英语对话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且语言背景又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中要灵活变更,如在教学“打电话”这一对话时,我们可要求学生改成“自己打电话”,让学生选择伙伴并一起设计出不少于6句的电话对话。几分钟后,让学生上台演示他们“创作”的“作品”。虽然学生在“创作”中会遇到一些语言障碍,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语言错误,但学生的兴奋点却被激活了,他们的创作欲得到了开发,表现欲得到了满足,而且学生也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因而越来越对学英语感兴趣。
2. 在课文讲授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行新教材的特点是阅读量大,词汇量大,信息量大。如果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和背诵课文,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课文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抓住文中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基础上来复述课文。因为复述课文内容是一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对相关词语、句型进行替换或改写后按照一定的线索把课文口述出来。这样对语言的再加工过程,不仅是强化记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同时又不拘一格,无固定的标准答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个性发展的空间,在分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个性
Rogers曾指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创造性自由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环境。因此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自由”的教学环境成为外语教学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例如我们上新教材第七单元《How much is it?》时,我们可事先交代学生用色笔分别画出帽子、长裤子、袜子等物品,并在上面标明价钱,张贴在四面墙上。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售货员,其他同学扮演顾客,要求每位顾客选购一件物品,选购时先描述物品的颜色、大小,再向售货员询问价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用英语描述事物、询问价钱。学生也在教师创设的自由宽松的情境教学中感受到了学习语言的乐趣,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也在这些“似教非教”的课堂活动中被激发出来。
4. 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师在制作课件《Nice to meet you?》时,设计了“See The world”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积极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才能得以培养。
参考文献:
[1]邓广丽.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灵魂[J].广东教育,2004(8).
[2]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3(3).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一个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主动去进行创新和创造活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主阵地,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发掘教材中创新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在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究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教育教学实验也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强化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例如,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板1 The Olympic Motto,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吃苦耐劳和乐于创新的精神。要善于创设情境,精心设问。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要落实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问题和悬念的激发下去主动探究和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喜悦中去提出新的问题,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二、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设置多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且能够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中问学生如果你请同学吃苹果时可有几种英语表达方法: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apples?Would you like to get some apples?Try some of these apples?What about some apples?Do you like some apples?Don’t you like some apples?Shall I get some apples for you?Shall I help you to have some apples?Why not have some apples?Will you have some apples?You’d better have some apples.等等。对于这些答案,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又如在学习“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图片或幻灯片,设置一些疑问,“Where the bus stop is…?”“Which is the way to…?” “How can I get to…?” “Which bus shall I take?” “Where is the bus stop?”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在训练中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学习,拓宽思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教材要求我们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1. 在对话课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英语对话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且语言背景又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中要灵活变更,如在教学“打电话”这一对话时,我们可要求学生改成“自己打电话”,让学生选择伙伴并一起设计出不少于6句的电话对话。几分钟后,让学生上台演示他们“创作”的“作品”。虽然学生在“创作”中会遇到一些语言障碍,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语言错误,但学生的兴奋点却被激活了,他们的创作欲得到了开发,表现欲得到了满足,而且学生也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因而越来越对学英语感兴趣。
2. 在课文讲授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行新教材的特点是阅读量大,词汇量大,信息量大。如果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和背诵课文,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课文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抓住文中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基础上来复述课文。因为复述课文内容是一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对相关词语、句型进行替换或改写后按照一定的线索把课文口述出来。这样对语言的再加工过程,不仅是强化记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同时又不拘一格,无固定的标准答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个性发展的空间,在分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个性
Rogers曾指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创造性自由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环境。因此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自由”的教学环境成为外语教学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例如我们上新教材第七单元《How much is it?》时,我们可事先交代学生用色笔分别画出帽子、长裤子、袜子等物品,并在上面标明价钱,张贴在四面墙上。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售货员,其他同学扮演顾客,要求每位顾客选购一件物品,选购时先描述物品的颜色、大小,再向售货员询问价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用英语描述事物、询问价钱。学生也在教师创设的自由宽松的情境教学中感受到了学习语言的乐趣,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也在这些“似教非教”的课堂活动中被激发出来。
4. 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师在制作课件《Nice to meet you?》时,设计了“See The world”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积极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才能得以培养。
参考文献:
[1]邓广丽.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灵魂[J].广东教育,2004(8).
[2]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3(3).
(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