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道德是做人的底线与原则,否则即便学生有一身本事,也难以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可施展个人抱负。后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德育教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之首,需要全面关注小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积极落实德育教育,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本文将从严格对待原则性错误、以宽容与呵护感化学生、动态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教师应该如何优化德育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化效果;策略分析
常规的小学学校并不关注德育教育,开设的德育课时较少,且以理论灌输为主,并不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是因为“应试思想”使得小学教师比较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小学生精神世界的优化与充实。然而,这种“畸形”的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难以为祖国建设输送优秀人才。后来,教育部全面强调了德育教育,促使一线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德育教育事业。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启蒙教育机会去渗透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在心智萌芽阶段便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品格发育,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严格对待原则性错误
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小学生身上有许多不良习惯,有一部分问题是因为家长的纵容与溺爱所造成的,有一部分则是不良的社会风气、网络因素所造成的。其中,有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小学生所形成的错误价值观,需要严肃处理。对此,小学教师要树立鲜明的态度,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便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思维意识。
比如,在一次家长会上,本班有一个学生因为家长工作繁忙无暇参与,选择让这个学生的奶奶来参加家长会。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这个学生对奶奶的态度很差,总是“颐指气使”,毫无尊重长辈的意识,而即便奶奶十分生气,但是却无可奈何。对此,笔者严厉批评了这个小学生,告诉学生尊重、孝敬长辈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且长辈虽然无私付出,但是学生却不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人牺牲。在笔者的批评下,这个学生低下了头,而为了彻底转变小学生对长辈的不良态度,笔者与家长一同制定了学生转化计划,要求学生自觉承担部分家务,孝敬、尊重长辈。
二、以宽容与呵护感化学生
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圣贤的品德十分高尚,也不可能全然不犯错。小学生,心智幼稚,性格骄纵,也会经常犯错,而这是常态,我们必须要客观对待。另外,我国还有一句俗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小学教师要懂得宽容学生、包容学生,用爱与耐心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在错误中成长,从而切实优化德育工作的育人质量。
就如本班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从小便习惯接受他人的赞美与肯定,却也因此而产生了自负的不良心理,产生了优越感,而这也影响了小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态度与方式。于是,笔者就组织了一次“我行你不行”的游戏,鼓励小学生自主表达个人特长。借助这一活动,笔者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与长处,也会有不擅长的地方,所以学生既不可因为自己的长处而骄傲,也不必因为自我不足而自卑。这个活动就让学生意识到,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而且其他同学能歌善舞、为人和善、善于助人等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质。由此,这个小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自觉消除了优越感与自负感。然后,笔者还私下肯定了这个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告诉学生要懂得知错就改、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切忌因为骄傲、自满等心理而限制自己的发展。
三、动态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十分复杂,他们所遇到的成长问题也十分多元,所以单纯依赖德育管理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动态追踪小学生的成长轨迹,积极确定德育教育方案,不断拓展与丰富小学德育教学内容,全面解决小学生的主要成长矛盾。
就如在近期,有不少家长表示小学生每天都沉迷于手机,不管怎么管都无法禁止,而且学生也因此有了小秘密,不愿意與家长分享自己的心事,令家长十分担忧,也担心强制制止学生玩手机会激发出学生的叛逆意识。对此,笔者与学生沟通,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由此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娱乐活动,由此丰富了小学生的娱乐方式,减弱了小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同时,笔者每周都会要求小学生撰写一篇小日记,分享自己的成长收获或者爱好,由此了解学生的内心,然后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家长,增进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优化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想观念,还可使小学生受益一生。因此,小学教师要全面关注小学生的成长问题,及时优化德育教育内容,既要严格教育,也要懂得宽容,以便让小学生自觉接受德育引导,主动改善自己的意识与行为。
参考文献
[1]林松友.严与爱,是小学德育的阳光与雨露[J].教书育人,2018(35):24.
[2]胡福超.小学德育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51):300-301.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化效果;策略分析
常规的小学学校并不关注德育教育,开设的德育课时较少,且以理论灌输为主,并不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是因为“应试思想”使得小学教师比较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小学生精神世界的优化与充实。然而,这种“畸形”的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难以为祖国建设输送优秀人才。后来,教育部全面强调了德育教育,促使一线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德育教育事业。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启蒙教育机会去渗透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在心智萌芽阶段便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品格发育,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严格对待原则性错误
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小学生身上有许多不良习惯,有一部分问题是因为家长的纵容与溺爱所造成的,有一部分则是不良的社会风气、网络因素所造成的。其中,有许多问题都反映出了小学生所形成的错误价值观,需要严肃处理。对此,小学教师要树立鲜明的态度,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便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思维意识。
比如,在一次家长会上,本班有一个学生因为家长工作繁忙无暇参与,选择让这个学生的奶奶来参加家长会。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这个学生对奶奶的态度很差,总是“颐指气使”,毫无尊重长辈的意识,而即便奶奶十分生气,但是却无可奈何。对此,笔者严厉批评了这个小学生,告诉学生尊重、孝敬长辈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且长辈虽然无私付出,但是学生却不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人牺牲。在笔者的批评下,这个学生低下了头,而为了彻底转变小学生对长辈的不良态度,笔者与家长一同制定了学生转化计划,要求学生自觉承担部分家务,孝敬、尊重长辈。
二、以宽容与呵护感化学生
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圣贤的品德十分高尚,也不可能全然不犯错。小学生,心智幼稚,性格骄纵,也会经常犯错,而这是常态,我们必须要客观对待。另外,我国还有一句俗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小学教师要懂得宽容学生、包容学生,用爱与耐心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在错误中成长,从而切实优化德育工作的育人质量。
就如本班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从小便习惯接受他人的赞美与肯定,却也因此而产生了自负的不良心理,产生了优越感,而这也影响了小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态度与方式。于是,笔者就组织了一次“我行你不行”的游戏,鼓励小学生自主表达个人特长。借助这一活动,笔者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与长处,也会有不擅长的地方,所以学生既不可因为自己的长处而骄傲,也不必因为自我不足而自卑。这个活动就让学生意识到,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而且其他同学能歌善舞、为人和善、善于助人等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质。由此,这个小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自觉消除了优越感与自负感。然后,笔者还私下肯定了这个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告诉学生要懂得知错就改、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切忌因为骄傲、自满等心理而限制自己的发展。
三、动态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十分复杂,他们所遇到的成长问题也十分多元,所以单纯依赖德育管理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动态追踪小学生的成长轨迹,积极确定德育教育方案,不断拓展与丰富小学德育教学内容,全面解决小学生的主要成长矛盾。
就如在近期,有不少家长表示小学生每天都沉迷于手机,不管怎么管都无法禁止,而且学生也因此有了小秘密,不愿意與家长分享自己的心事,令家长十分担忧,也担心强制制止学生玩手机会激发出学生的叛逆意识。对此,笔者与学生沟通,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由此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娱乐活动,由此丰富了小学生的娱乐方式,减弱了小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同时,笔者每周都会要求小学生撰写一篇小日记,分享自己的成长收获或者爱好,由此了解学生的内心,然后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家长,增进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优化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想观念,还可使小学生受益一生。因此,小学教师要全面关注小学生的成长问题,及时优化德育教育内容,既要严格教育,也要懂得宽容,以便让小学生自觉接受德育引导,主动改善自己的意识与行为。
参考文献
[1]林松友.严与爱,是小学德育的阳光与雨露[J].教书育人,2018(35):24.
[2]胡福超.小学德育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51):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