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程测量仪器的进步和空间技术的兴起两个方面,对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讨论,然后对当前各种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应用
  工程测量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着很大的成就。当前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各种建筑工程不断增多,建筑质量要求日益提升,对现代工程测量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工程测量的发展和实际应用。
  一、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一) 测量仪器的进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常规的地面测量仪器逐渐被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激光准直仪、扫平仪等新式引起所代替,使得室外工程测量工作的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升,使传统的工程测量作业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电子经纬仪以及全站仪的使用,为工程放样、测图的数字化提供了发展的方向。激光水准仪、数字水准仪的出现,实现了几何水准测量工作中自动安平、读数、记录以及自动核检数据的功能,实现了几何水准测量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发展,实现了精密的高程测量。陀螺经纬仪的使用能够精确地对方向进行测量。这些新式测量仪器的出现,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 空间技术的兴起
  从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开始研制GPS定位系统,历时20年建成,能够进行全方位的定位和三维导航,当前GPS已经作为一项通用的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在GPS技术的基础之上,RTK技术得以发展应用,能够对界址点、图根控制点、地形地物点坐标进行快速、高精度的测定迅速生成电子地图或者快速实现施工放样。上世纪60年代初,遥感技术在航空摄影的基础之上出现并得以发展,由于有着时效性、同步观测以及数据的综合可比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基础地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GIS技术是集空间、信息、计算机、测绘遥感、环境、管理等科学为一体的新式学科,逐渐成为在应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的显示地学空间信息的基本工具,能够为各种专业信息系统输送准确、及时、数字化、标准化的基础空间数据,实现专业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二、 各种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一) 地面测量仪器的应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的发展应用,为我国的工程测量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极大地促进了工程测量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现代化,使传统的工程控制布網以及道路、施工和地形测量综合应用的作业方式得到改变。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的使用,是地面测量进步的重要表现。电子经纬仪能够自动记录和改正仪器轴的系统差、自动进行归化计算以及角度测量扫描,并对度盘分划误差以及偏心差进行消除。全站仪能够利用电子手簿记录下野外的测量数据,并通过接口向计算机进行传输,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以及图形编辑。还能够在全站仪上加装跟踪设备,由微机控制对目标进行自动测量,为工程放样和测图的数字化提供了前进方向。
  激光水准仪、数字水准仪的出现和在几何水准测量中的应用,能够实现自动安平、读数、记录以及数据的检核测量,促进了几何水准测量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激光扫描仪、准直仪是当前大面积混凝土以及高层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仪器。陀螺经纬仪则是在隧道、矿山等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的地面测量仪器,新式的落落经纬仪能够连续、自动地对陀螺的摇动进行观测,并对外部干扰进行补偿,有着观测精度较高、时间较短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二) 三维工业测量技术的应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兴起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的工业要求对过程的控制、产品质量的监测检验、流程的自动化等工作进行精度更高且更加快速的测点定位,并且迅速对数字模型和运行轨道等进行测算,这是传统的机械、光学测量技术无法完成的。三维工业测量技术,指的是以近景摄影仪、电子经纬仪等作为传感器,基于电子计算机而形成的测量系统,在精密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维工业测量技术能够分为两种,基于电子经纬仪的工业大地测量技术以及基于近景摄影机的工业摄影测量技术。工业摄影测量技术一般通过近景摄影来实现,有着施测周期较短、瞬间完成测量、像片信息量较大、能够动态测量、多重摄影等优点,在工程中得以大量应用,并且有着明显的成效。
  (三) GPS定位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的发明和完善,给测绘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提供给工程测量全新的定位方法和技术。传统的以测角、距、水准为主要手段的地面定位技术被有着高效率、高速度和高精度,能够一次性对三维坐标进行确定的GPS技术取代,而定位的范围也从陆地扩展到了海洋甚至宇宙空间,并实现了定位方法的动态扩展,将定位服务从测绘、导航等领域延伸至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当前GPS定位已经在我国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工程控制、城市控制等网络的建设和完善中GPS应用较为普遍,在公路、铁路建设、通信线路、隧道修建、建筑工程、水利建设、山体滑坡以及地震的监测、海域测量等领域也有GPS技术的广泛应用。另外,随着DGPS以及RTK差分定位技术的发展以及单点定位精确度的提升,GPS技术在运输工具监控、导航、石油定位探测、地质勘查测量等领域也有着宽广的应用前景。
  (四) 数字化测绘的应用
  工程图以及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是当前工程测量中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图纸测绘方法既有野外工作,也有大量的室内绘图、数据处理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产品形式较为单一,且成图时间较长,难以适应当前现代化的城市和工程建设的要求。随着全站仪、电子经纬仪、CEOMAP系统的应用,能够将先进的野外数据采集设备、数控绘图仪以及计算机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既能够进行室内或者野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又能够进行编辑图形以及自动绘图的,自动化的测图系统。其研究开发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工程地形图、大比例尺的城市基本图、断面图、带状的地形图、地下管线等各方面图纸的自动测绘。能够为设计的自动化、专业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近年来我国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其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其依然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应该大力推进工程测量技术的更新,实现测量方式的数字化、电子化和自动化,使其服务领域得到有效地拓展,最终推动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远飞,孙开山.路桥建设工程中测量技术的应用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8)
  [2] 费秀奇,刘颖.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6)
  [3] 杨洪国.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J]. 民营科技. 2009(03)
  [4] 李玉林,高天荣.先进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任务[J]. 华北国土资源. 2009(03)
  [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要想保证一流的质量,就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水利水电工程得意有序进行的最基础保障,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这一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前言: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因为此工程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因而工程的管理会更加复杂,在进行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项目管理概念,在对设计方案重点部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智能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不过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因此,管理人
期刊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新技術被应用到了建筑施工行业当中。本文先介绍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而分析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新技术;现状;应用  1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1.1我国施工新技术的
期刊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和建设水平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城市化建设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有了更大的突破,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加快了脚步。目前我国的隧道工程建设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它逐步被用于国内所有交通建设过程中,对整个交通建设的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隧道工程通常是在地下完成的,隧道的开挖会使地面下沉和移动。因此它对隧道上面的地表结构有着严重的影响,尤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经历,就某工程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结构设计;地下室;抗浮设计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由于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的结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均设有一层或多层地下室,而由于地下室的特殊位置,其结构设计是较复杂的设计问题,如基础与地基的相互作用、上部结构刚度对地基基础的影响程度等。鉴于地下室的复杂设计因素,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紧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导致城市土地越来越紧张,地价不断上涨,对于城市范围逐步扩大仍感局促。为了在更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建筑面积、是的土地面积利用最大化,高层建筑得以蓬勃发展。因此,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尤其是近些年以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越来越迅速,一座座摩天大楼相继诞生,今后还将越来越多。对于一个高层建筑来说,消防安全是一个极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杭州后横港河生态治理工程为例,全面阐述了应用浮游动物+水生植物技术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机理、技术方案、水质监测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结果显示,该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水质改善效果显著,并具有成本较低、无生物副作用、水质长期维持等优点。  关键词:水环境;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工程实践  本文研究了浮游动物+水生植物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修复城市黑臭河道的情况。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促进了工业领域很多项目的建设。在我国钢结构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钢材品种和产量逐年增加,钢材质量也有所增长。由于我国的建筑政策不断优化,建筑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钢结构具备的诸多优越性也被重视,钢结构工程的应用也因此增加。本文通过分析钢结构工程在技术应用上的准备工作和技术要求,从而加强钢结构工程的技术应用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当前建筑工程检测的要求,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的无损化是当前我国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做了一定的分析,并立足于工程實际,从钢结构的无损检测以及混凝土的无损检测两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建筑工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质量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并提出了施工管理的创新原则和路径,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创新  1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1.1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同时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不断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