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及优化研究——基于广西视角

来源 :金融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ouxi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逐步从粗放型式的调节方式转变为“精准滴灌”式的结构化调节方式.再贷款、再贴现及创新型政策工具作为人民银行主要的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扶贫、支农和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等重要领域发挥了重要撬动作用.本文分析了2020年以来广西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的运用成效和存在问题,运用全面FGLS模型方法对广西2016—2020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检验了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再贷款、再贴现等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显著正向促进金融机构对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和农业产业的增长,但再贷款对撬动农业产业增长的作用低于再贴现的作用.本文从优化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框架和实施策略两个层面提出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路径,以期提高支持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果.
其他文献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是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回顾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发展脉络,梳理了国内外实践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于指导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实践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本文基于2010—2019年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的相关数据,选取中国24个省份作为区域绿色金融节点省份,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将政策激励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以质量约束指标作为产出指标测算了各区域绿色金融效率值.结果显示:整体上中国各区域的绿色金融效率值呈上升趋势,但各区域的实际绿色金融效率仍然维持较低的水平.政府干预和产业结构均与市场化水平正相关,但政府和企业激励政策对绿色金融的质量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未来要促进区域协同,推动和落实合理化的绿色金融政策,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建
本文基于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融资及宏观经济波动理论传导机制的分析,运用TVP-VAR模型实证检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及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时变特征,并比较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异质性调控效果.研究发现:以定向降准为代表的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及经济增长起到短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中长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有限,且会带来一定通货膨胀压力;以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改善效应并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提升存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