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2
  摘 要 从校园体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四个方面,对当前株洲市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为学校相关部门建设科学、合理的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株洲市 高职 校园体育文化
  一、引言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塑造自我具有积极作用,还会通过多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及风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使这种良好的体育行为产生应有的社会效应,对体育的社会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以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共4所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设计了“株洲市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问卷”。对株洲市4所高校发放问卷600份。问卷回收状况:有效问卷回收589份,有效率94.5%。
  三、株洲市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株洲市高职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表1 株洲市高职体育设施状况一览表
  学 校 篮球场 足球场 排球场 田径场
  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5个 1个 1个 1个
  湖南省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5个 1个 1个 1个
  湖南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8个 1个 1个 1个
  湖南省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5个 1个 1个 1个
  物质体育文化的开展离不开体育场馆、器材等基础设施,各种体育设施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其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整体的、快速的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株洲市4所高职体育场馆设施数量明显偏少,体育场馆设施拥挤。其中27.1%的场地是十年前建成的,场地器材状况维护不当,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体育宣传设施偏少,宣传的方式单一、力度弱,效果欠佳。
  (二)株洲市高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内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精神层面上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健身、改善心情的功能持肯定态度,在体育对情感的调节功能及对智力、个性方面的影响作用上,50%以上的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当前,各学校体育教师传授的体育知识与学生希望获得的体育知识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告诉我们大多数学生体育观念还停留在体育“育体”的层面上,对于体育对人“育人”“育心”的深层次影响仍然不解。
  (三)株洲市高职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相对应的规章制度,以明确规定各组织及人员的职责,使学校体育工作有组织的进行。健全规范的体育管理机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综合作用。一些学校没有明确责任的制度,出现体育文化管理“踢皮球”现象,没有很好的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株洲市高职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课外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衡量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状况的一个标志。
  表2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状况表
  性别 调查结果%
  1次/周 2-3次/周 0次/周
  男 28.3 20.9 48.8
  女 18.8 15.6 65.6
  合计 24.8 18 57.2
  调查结果如表2显示,株洲市高职大学生每周平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从总体上来看并不太理想,24.8%的一周只参加一次体育活动,而且都是有体育爱好的积极分子,有57.2%的学生有时间都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原因主要是: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到学习上;场地设施的缺乏与破旧,限制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成效不太理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在物质层面上,各种体育硬件设施相对缺乏,难以有效的发挥其载体作用。在精神层面上,各学校师生对体育的认识及体育观念还需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在制度层面上,适用于学校本身的各种细化的体育管理规章制度有待规范化。从文化的角度看,师资数量和质量上尚需加强,体育教师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无疑是最积极、最稳定的因素,发挥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对策建议
  1.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保障
  学校领导层在既定的条件下,应该在建设体育设施观念上有所转变。比如,在大型体育场馆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达成协议,引入资金帮助建设,学校则承担承办此企业内部各体育活动为其制定活动项目、提供活动场地等。在一些资金需要少的硬件设施上,学校可以通过为校外单位做宣传的方式,引入其资金来建设,诸如体育宣传栏等设施。而其他例如体育管理,体育教师的引进等方面也需要学校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
  2.以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营造文明和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在体育课堂上,需要体育教师切实的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给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体育观念、道德的形成;在学校大型的体育比赛中检验学生体育观念,道德及风尚的状况;在宣传上,各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体育宣传板报、广播及体育活动标语等并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地使学校师生形成共同的体育意识、观念,从而营造出文明和谐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3.完善细化、明确化的体育管理规章制度
  各学校的相关部门除要认真贯彻国家下发的体育规定之外,还应当切实健全本学校具体各方面的细化制度,对学生成绩资料、教师教案都要编档入存,制定好各种体育活动的时间、地点、对象及活动主题、口号等;对于体育场馆的管理、教学活动、体育竞赛等,都应制订出详细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给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4.利用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加强各校之间体育活动的交流,以从整体上促进各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各学校之间高水平运动队体育活动交流,展現了本学校体育道德、精神风貌,活跃了学校的体育活动气氛,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之中。在广大学生参与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其对体育的兴趣,也会使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逐渐改变其参与的动机,从根本上转变对体育观念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王林,徐元玉.高校体育观念的要素与创新[J].湖北体育科技.2002(4):39.
  [2] 刘纯献,崔冬雪.浅谈校园体育精神[J].中国学校体育.2001(4):67.
  [3] 韦继康,徐远香.论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J].昆明大学学报.1999(2):72.
  [4] 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人民出版社.1999(4):10.
  [5]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4):6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对于学生来说,有充分的自我效能感是十分必要的,无论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还是对于足球运动来说都有着很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叙述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学生 自我效能感 培养 足球教学 应用  足球是一项非常普及的运动项目,需要通过双脚的跑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