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因此学生的想象力十分重要。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沟通心灵的艺术,它不应只是机械地传授语文知识,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配乐朗读;插图;大自然;“空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课文配以音乐朗读激发想象
有些文章思想感情深厚,若能借助想象,那么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领会得就更深刻、更透彻。例如,在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课时,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合上书,用听磁带唱、男生唱、女生唱、齐唱等各种配乐唱想象出“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的美丽画面。学生边凝神听边发挥想象,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学生的感情自然地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对景物的想象,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着配衬得体的歌声、音乐,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插图,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指着插图问学生:“小朋友在哪里看见了春天啊?”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文中的表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利用好课文的插图,符合低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让学生眼观画面,形象感染,加深理解,达到阅读的效果。在领会的过程中,学生则完成了一次想象的过程。
三、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学习《病房里的故事》时,就可以请学生到户外搜寻碧绿的湖水、飞舞的蝴蝶各种各样的鲜花、嬉闹的学生、撒欢的小狗……然后请他们自由讲述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自己是什么心情,学生都开心极了,从而学生更加理解了大卫听到吉姆描述这美丽的外面世界,心情舒畅,身体在慢慢地恢复。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
四、填补文本空白,训练想象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许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只要教师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机会,允许学生自由地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想象,他们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如,教学《穷人》一课时,可以合理利用课文有关内容,充分挖掘课文空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补白,进行场面、心理、对话描写等片断训练(每课时教学时可安排一个重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美好心灵,又能达到读写的有机结合,使文中的人物品质进一步得升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敬,培养了学生阅读、感悟、想象、写作能力。
五、引导仿写、续写改编,展开想象
低年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诗歌的佳境。如,学了《秋天来了》,我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仿写,学生的想象被点燃了。比如,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乘着火红的枫叶来了,
随着雪白的棉花来了,
伴着迷人的果香来了,
顺着缓缓的小溪来了。
秋天手捧一个宝瓶,
把神奇的颜色向大地挥洒;
火红送给枫叶,
金黄染给菊花。
嫩绿注入豆角,
棕色包住核桃。
美丽的大自然,
展露着丰收的笑脸。
有的学生还配上了图画。多么富有想象啊!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展开联想,也会有新的情节。
总之,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正如一粒种子在发芽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气候、水分等条件一样,我们老师要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哈达小学)
编辑 薛直艳
关键词:配乐朗读;插图;大自然;“空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课文配以音乐朗读激发想象
有些文章思想感情深厚,若能借助想象,那么对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领会得就更深刻、更透彻。例如,在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课时,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合上书,用听磁带唱、男生唱、女生唱、齐唱等各种配乐唱想象出“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的美丽画面。学生边凝神听边发挥想象,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学生的感情自然地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对景物的想象,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着配衬得体的歌声、音乐,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二、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画面生动、色彩鲜艳的插图,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指着插图问学生:“小朋友在哪里看见了春天啊?”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文中的表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利用好课文的插图,符合低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让学生眼观画面,形象感染,加深理解,达到阅读的效果。在领会的过程中,学生则完成了一次想象的过程。
三、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学习《病房里的故事》时,就可以请学生到户外搜寻碧绿的湖水、飞舞的蝴蝶各种各样的鲜花、嬉闹的学生、撒欢的小狗……然后请他们自由讲述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自己是什么心情,学生都开心极了,从而学生更加理解了大卫听到吉姆描述这美丽的外面世界,心情舒畅,身体在慢慢地恢复。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
四、填补文本空白,训练想象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许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只要教师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机会,允许学生自由地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想象,他们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如,教学《穷人》一课时,可以合理利用课文有关内容,充分挖掘课文空白,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补白,进行场面、心理、对话描写等片断训练(每课时教学时可安排一个重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美好心灵,又能达到读写的有机结合,使文中的人物品质进一步得升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敬,培养了学生阅读、感悟、想象、写作能力。
五、引导仿写、续写改编,展开想象
低年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诗歌的佳境。如,学了《秋天来了》,我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仿写,学生的想象被点燃了。比如,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乘着火红的枫叶来了,
随着雪白的棉花来了,
伴着迷人的果香来了,
顺着缓缓的小溪来了。
秋天手捧一个宝瓶,
把神奇的颜色向大地挥洒;
火红送给枫叶,
金黄染给菊花。
嫩绿注入豆角,
棕色包住核桃。
美丽的大自然,
展露着丰收的笑脸。
有的学生还配上了图画。多么富有想象啊!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展开联想,也会有新的情节。
总之,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正如一粒种子在发芽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气候、水分等条件一样,我们老师要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哈达小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