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迅速,引起了国内外旅游业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自觉提高修养的意识不足、我国旅游业发展不健全,导致使出境旅游的不文明行为引发了国内外大多媒体的曝光,严重影响了中国形象,进而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该文就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及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和改进办法。
关键词:不文明行为;原因及影响;建议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7-0095-01
1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平均消费水平逐年提高。2003年,我国的出境旅游人数达2022万人次,超过了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客源。2007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达4095万人次,继续保持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的地位,成为继德国、日本、美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客源国。但是,随着境外旅游的热潮,也有负面报道陆续出现。中国自古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将“礼”与“仪”的文化传递了几千年,可是时至今日,许多人都在拷问:“中国人怎么了?文明去哪里了?”。这些报道一时间把“中国游客”这一名词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些报道就如同在世界人面前给中国游客扇了十足的一巴掌!
2 最常见的不文明现象的具体表现
1)不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
国内游客出境旅游给外国友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衣衫不整,蓬头垢面;很多人在旅游途中勾肩搭背,嬉笑打闹,在酒店或餐厅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破坏花草树木;有些家长让小孩子随地大小便,有些便后不冲厕等等这些行为在国内很常见,游客也随之带出境外。有报道称:在2013年7月21日,在白堤两旁的西湖边,一些不自觉的游客,脱去了鞋袜把脚浸入湖中,享受湖水带来的凉爽。远远望去,美丽的西胡竟然成了天然的“洗脚池”。一现象的出现使得国人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2)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懂礼仪
国内常有公民出行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出游到國外依旧存在。闯红灯、乱停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景点排队不遵守秩序,随意插队;不遵守法规,擅自闯入某些旅游景点禁止进入区;在景点随意涂画、刻字;在不准拍照的地方拍照,在禁烟区吸烟等等。
3 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1)文化传统因素
中外文化差异巨大。有些人在国内经常做的行为同样也发生在国外,但是他们不知道在国外这样做是不对的。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经济发展强国,他们觉得自己国家的礼仪就是公认的,并不会涉及其他文化差异。有时候,中国人觉得在公共场合大闹是一种欢乐,但是在国外有些地方是不允许嬉戏打闹,这样就使中国文化与国际上的交往礼仪则是格格不入。
2)道德感弱化因素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一种休闲、放松、无拘无束的旅游状态,因此他们出境旅游时都是比较自由松散的,觉得怎么舒服怎么来,把旅游看作一种享受的过程,从而导致其自觉性差,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出境游客的学历普遍偏高,学识程度普遍提高,具有一定的自身素养,但是还是因为在注重享乐而导致自身文明素质的薄弱。
3)我国旅游业发展尚不成熟
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晚,但是速度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机制并不是完全成熟,很多管理条例并没有完善,景点管理也不是很严格。随着经济发展出境旅游发展迅速,但是出境人员文明素质薄弱,对于出境旅游的有些规定也并不清楚,政府或相关部门也并无制定相关规定。
4 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措施及建议
1)通过制度完善及国家法律干预等手段对游客行为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许多旅游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准则》《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等。这些法律法规为管理旅游景区的游客提供了依据,既制约了游客的出游行为,也有利于景区环境的保护。但是,制度的实施还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我们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意识,要使公民能接受这种因不文明行为所导致的处罚。
2)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文明素养
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及大众传媒揭露不良陋习,让民众意识到这些不文明现象带来的影响,进而弘扬文明行为;开展以社会活动为载体进行引导教育,定期开展一些文明活动,促使大家形成文明出行这一习惯;旅行社应对游客的礼仪和行为进行示范和引导,在领队的同时,应随时向游客介绍一些注意事项,让他们知道应遵守的规范,如游客在旅途中出现不文明现象时领队应及时纠正并且避免再一次出现这种不文明现象。
5 总结
不文明现象现在频频出现在各种报道中,游客不文明行为是在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丑陋现象,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不但会影响形象,还会给他人带来不便,有时甚至会使自己在旅途中并不是很顺利,所以我们应加强自身的文明素养教育,要有文明意识,消除不文明行为,文明出行,维护国家形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郭鲁芳.关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探讨[J].杭州商学院学报,1994(3):77-80.
[2] 蔡雪莉.我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归类归因研究[J].旅游论坛,2008(6):21-24.
[3] 芦爱英.我国出境旅游者不雅举止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2):68-71.
关键词:不文明行为;原因及影响;建议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7-0095-01
1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平均消费水平逐年提高。2003年,我国的出境旅游人数达2022万人次,超过了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客源。2007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达4095万人次,继续保持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的地位,成为继德国、日本、美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客源国。但是,随着境外旅游的热潮,也有负面报道陆续出现。中国自古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将“礼”与“仪”的文化传递了几千年,可是时至今日,许多人都在拷问:“中国人怎么了?文明去哪里了?”。这些报道一时间把“中国游客”这一名词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些报道就如同在世界人面前给中国游客扇了十足的一巴掌!
2 最常见的不文明现象的具体表现
1)不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
国内游客出境旅游给外国友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衣衫不整,蓬头垢面;很多人在旅游途中勾肩搭背,嬉笑打闹,在酒店或餐厅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破坏花草树木;有些家长让小孩子随地大小便,有些便后不冲厕等等这些行为在国内很常见,游客也随之带出境外。有报道称:在2013年7月21日,在白堤两旁的西湖边,一些不自觉的游客,脱去了鞋袜把脚浸入湖中,享受湖水带来的凉爽。远远望去,美丽的西胡竟然成了天然的“洗脚池”。一现象的出现使得国人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2)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懂礼仪
国内常有公民出行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出游到國外依旧存在。闯红灯、乱停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景点排队不遵守秩序,随意插队;不遵守法规,擅自闯入某些旅游景点禁止进入区;在景点随意涂画、刻字;在不准拍照的地方拍照,在禁烟区吸烟等等。
3 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1)文化传统因素
中外文化差异巨大。有些人在国内经常做的行为同样也发生在国外,但是他们不知道在国外这样做是不对的。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经济发展强国,他们觉得自己国家的礼仪就是公认的,并不会涉及其他文化差异。有时候,中国人觉得在公共场合大闹是一种欢乐,但是在国外有些地方是不允许嬉戏打闹,这样就使中国文化与国际上的交往礼仪则是格格不入。
2)道德感弱化因素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一种休闲、放松、无拘无束的旅游状态,因此他们出境旅游时都是比较自由松散的,觉得怎么舒服怎么来,把旅游看作一种享受的过程,从而导致其自觉性差,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出境游客的学历普遍偏高,学识程度普遍提高,具有一定的自身素养,但是还是因为在注重享乐而导致自身文明素质的薄弱。
3)我国旅游业发展尚不成熟
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晚,但是速度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机制并不是完全成熟,很多管理条例并没有完善,景点管理也不是很严格。随着经济发展出境旅游发展迅速,但是出境人员文明素质薄弱,对于出境旅游的有些规定也并不清楚,政府或相关部门也并无制定相关规定。
4 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措施及建议
1)通过制度完善及国家法律干预等手段对游客行为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许多旅游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准则》《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等。这些法律法规为管理旅游景区的游客提供了依据,既制约了游客的出游行为,也有利于景区环境的保护。但是,制度的实施还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我们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意识,要使公民能接受这种因不文明行为所导致的处罚。
2)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文明素养
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及大众传媒揭露不良陋习,让民众意识到这些不文明现象带来的影响,进而弘扬文明行为;开展以社会活动为载体进行引导教育,定期开展一些文明活动,促使大家形成文明出行这一习惯;旅行社应对游客的礼仪和行为进行示范和引导,在领队的同时,应随时向游客介绍一些注意事项,让他们知道应遵守的规范,如游客在旅途中出现不文明现象时领队应及时纠正并且避免再一次出现这种不文明现象。
5 总结
不文明现象现在频频出现在各种报道中,游客不文明行为是在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丑陋现象,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不但会影响形象,还会给他人带来不便,有时甚至会使自己在旅途中并不是很顺利,所以我们应加强自身的文明素养教育,要有文明意识,消除不文明行为,文明出行,维护国家形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郭鲁芳.关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探讨[J].杭州商学院学报,1994(3):77-80.
[2] 蔡雪莉.我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归类归因研究[J].旅游论坛,2008(6):21-24.
[3] 芦爱英.我国出境旅游者不雅举止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