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教学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是要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是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生物学教学是培养和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但是,传统教学仍存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课堂吸引性不高等问题,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重建课程结构、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下面以选择性必修概念3“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以下简称“概念3”)为例,探讨发展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1 重建课程结构,单元教学先行,聚焦大概念
  在落实核心素养背景下,单元教学的设计能够撬动课堂转型,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单元教学是指以围绕某个核心概念,综合相关知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习者达到预期目标的相对完整教学过程。它能打破单个课时的教学思维,使教师站在学生的视角统筹教学,更适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1.1 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学情出发,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笔者以构建“概念3”为单元任务,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和问题引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概念3”。在本单元教学中,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的生命观念,在实验中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制订如下:①结合生活实践,学生利用发酵技术,进行发酵装置的简单设计,并酿制发酵产品;②结合实践和理论学习,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及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③归纳概括不同发酵技术所利用微生物的特点,以及如何控制发酵条件;④通过进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能够阐明无菌技术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产品无菌区域不被微生物污染的技术;⑤通过进行实验设计,能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
  1.2 以任务驱动组织教与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要形成“概念3”,学生需要理解“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和“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多样的生物产品”两个重要概念。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理解“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多样的生物产品”这个重要概念,笔者在学生学习这个概念前的寒假向学生发布第一个子任务,作为研究性学习项目,让学生寒假期间在家酿制一种发酵产品,体验制作发酵产品的过程。以此任务为起点,按照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单元一共设计了6个子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表1)。
  学生在任务中体验发酵产品的酿制,思考学习发酵的原理与条件,学习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亲自分离自己发酵产品中的微生物,再探索获得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在完成这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大概念“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在真实情境下,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得到很好培养。
  2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学习
  评价是生物学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按照生物学课程目标的要求,制定课程评价体系,规范、鼓励、引导学生的教与学的行为,保证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1 设计合理的任务评价量规
  制定相关任务的评价量规可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并且能鼓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努力。针对子任务1,笔者设计了《传统发酵技术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表2)。通过评价量规,学生明确完成任务的要求及如何才能达到优秀等级,重视结果的同时更注重过程。
  教师应该从多角度考虑设计评价量规,每个角度有一定程度的细化要求,指导和评价的作用更显著,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2.2 其他评价方式
  课堂的教学评价可以通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本单元子任务4“学习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理论知识”是为后面进入实验室培养微生物做准备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原理和步骤,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例如,针对倒平板,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①倒平板时哪些操作是为了避免杂菌的污染?②在倒平板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和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就容易被污染而不能用,如何操作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小组讨论后会产生相应的答案。在此基础上,学生代表示范倒平板的过程,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示范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将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在完成所有的子任务后可以进行笔试测评,以此检测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技能是否真正内化。笔试测评的题目主要来源于教材中的旁栏思考、讨论、课后练习和往年的高考题。使用这些题目可以检测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外,课后练习和高考题有一定的情境性和综合性,可以有效检测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3 以兴趣为媒,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在完成本单元子任务5的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后,对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强烈要求继续相关的探索。在学校和科组的大力支持下,笔者成立了“微生物探索小组”。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校园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与某些生活习惯的关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实验、进行试验、结果統计分析、小组交流、撰写实验报告、进行实验废物的处理等。学生经过几轮实验探究训练,无论是实验操作技能,还是进行实验结果分析等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思考的问题逐渐有深度,在责任心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可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和动手实践等能力,对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教师不断探索,以寻找合适的活动资源并尝试开展相关活动。
  4 思考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多渠道整合可利用资源,合力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条件。本单元教学围绕如何让学生形成“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这个核心概念,设计相关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核心概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探究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分析,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培养了严谨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微生物实验废物如何处理才能避免污染环境的思考和实践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可见,在单元教学中可以很好落实“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5,27-28,30-31.
  [2]蒋沂蒙.例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9,44(1):24-26.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对当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生物课堂教学中,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获取知识,达到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目标。“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开发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概念转变理论的模式,该模式可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细胞的生成方式,是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处在一轮复习中的学生对减数分裂的过程已经模糊,教师如何唤醒学生的记忆,深化学生对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的理解,使他们区分精子与卵细胞的差异,建立与遗传规律、可遗传变异的纵向联系,笔者对此提供一种思路。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自查缺漏,借助学生端微课视频激活记忆,补全知识碎片。教师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体会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逻辑美;指导学生课上构建物理模型,呈
文件编号:1003-7586(2020)08-0021-03  微项目教学是将学习内容项目化,通过情境化的微型主题任务,让学习者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教学方法注重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有目的、有意
摘要 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究教学为例,探索渗透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策略,指出科学史学习是渗透科学本质教育,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科学本质教育 教学策略 生物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科学本质与科学本质教育   将科学本质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之一,是一些发达国家极力提倡的,也是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美国的《新一代科学教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
摘 要 以呈现资料,引导学生从论证到依托论证,从设计实验探究到延伸实验,构建知识体系为主线展开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凸显本节课的逻辑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 论证式教学 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许多科学教育家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科学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将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到生活环境中解决
1 XY染色体上的不同区段    XY染色体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因此是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X染色体稍大,Y染色体较小,它们的不同区段分布着不同的基因,每个区段基因的遗传情况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      1.1 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X染色体A区段的基因,在Y染色体C区段上可以找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X染色体A区段和Y染色体C区段是同源区段。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就
摘要: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复合型涉外高级技能人才。而应用型院校作为我国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当以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语言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涉外人才作为重要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就应用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产出导向法”是一种具有较强理论性和科学性的教学理念,将其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蓖麻是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叶片盾状圆形。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無花瓣: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花柱,深红色。蒴果球形,有软刺,成熟时开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
2007年上海生物卷,涉及到遗传内容的有:第2、5、9、14、20、24、25、28、29、31和34等11个试题,约占试题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遗传题共计30分,占试卷总分的五分之一。显而易见,遗传部分是上海生物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就2007年上海卷中部分遗传题进行解密。  例28题: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