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他用之外,如果如上述相关人员透露“残保金用于残疾人就业的比例,在市县一级,只有10%左右”来计算,这几十亿元的残保金又是怎么花的?花得值不值呢?
在珠海工作的河南籍残疾人李阳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残联的职业培训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的求职需求,常常都是一些没有用的培训。他对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去向十分怀疑。
2013年5月19日助残日当天,李阳向广东省21个市的残联和财政部门递交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公开2001年至2012年期间当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支情况,并详细列明收入来源及明细、支出项目及明细。
为信息公开奔走近两年,但时至今日,李阳也只是通过广州市财政局的答复了解到:广州市近10年共收缴残保金超过20亿元,支出14亿多元。至于支出明细,他依然无从得知。
与此同时,深圳市残联下属单位内部人员却曝出该单位一年的培训和活动经费高达数千万元。“残联给残疾人提供五花八门的培训,这些是从残保金拿出钱来搞的。这些培训根本没正规、没像样的,到底值不值上千万元?这么点残疾人,花这么多资金,合理吗?”李阳激动地说。
为啥不接受无偿培训?
家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残疾人田中双也对残保金的支出表示质疑。
今年65岁的田中双是脑瘫患者、三级肢体残疾人,但他通过自学成为家电维修高级技师、电脑高级工程师,曾受聘于哈尔滨市多家电子技校乃至黑龙江省劳动保障厅,是一位从教20余年的优秀教师。
作为一位残疾人,田中双对于残疾学生有着天然地亲切感,但他却常常见到前来求学的残疾学生被学校拒之门外。“只要我碰到了,我就会把他们领回家,利用课余时间免费为他们上课。悟性好的学生3个月就能学会,悟性不好的半年也差不多了。这么多年,我培训的残疾学生将近百人,他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回家以后无论是进工厂找工作还是在小区、在村里搞修理部,都能自谋生计。”
退休之后,田中双愈发想要把他的技术本领免费传授给更多残疾人。“我去找市残联、省残联,想问问他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个培训班办起来,结果人家都说不管。”
然而,不久之后,田中双却接到了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聘请。“残联委托电大给残疾人做电脑维修培训,结果电大又请我过去讲课。那我就不明白了,为啥非得绕这一个弯?为啥残联就不同意让我直接给这些学生讲课?”
《经济》记者以“想和残联合作办培训”为由致电哈尔滨市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培训科张科长听到培训老师已经年过60而培训项目是“家电维修”和“电脑维修”时表示,家电维修的市场需求正在萎缩,学员接受培训后也无法实现就业;而电脑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可能年轻老师掌握的技术更符合需要,因此并不考虑这种培训合作。
田中双却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搞技术培训,无论是家电维修还是电脑维修,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但是残联委托电大搞的培训,学期说是一个月,实际上只有20多天,老师只能挑一些浅显的内容授课,不敢讲得太深。”这种培训,怎么可能帮助残疾学员实现就业呢?
知情人士介绍,哈尔滨市残联委托电大进行电脑培训的开销是4000元/人。一个40人的培训班,差不多需要16万元残保金的支持。“我做培训免学费,电大培训还要和残联收钱,为啥残联宁可和电大合作,也不愿意帮助我把培训班办起来?”田中双非常不解。
令人费解的还不止这些。残联拒绝田中双的请求后,他就自己在网络上发布开班信息,招收残疾学员到他家里免费听课。然而,有一些学员并不满足于免学费。“常常有学员来问我,田老师,我跟你学习你给我多少钱?”田中双后来才了解到,如果这些学员到残联参与培训,残联不仅中午管饭,还为学员提供每人每日10元的补助。
“残联现在待遇这么好,残疾人来听课还给他们钱。这钱都是从哪儿来的?”田中双一面啧啧感慨,一面又不免疑窦丛生。
把残保金用到职业培训,用到午饭和听课补助,名正言顺、无可指摘,但这么做,真的能保障残疾人就业吗?
残保金如何保障就业
在家住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残疾人李接新看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2015年农历新年前夕,他任职了7年多、续签过3次劳动合同的永州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处,突然与其中断了劳动合同。“说要清理临时工,突然之间,就强迫我签了离职手续。”李接新说。
由于劳动合同未到期,永州市政府补偿了李接新1500元(即他一个月的工资),还将其推荐至永州市某民营物业公司就业。然而,李接新万万想不到,这家民营企业宁可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为他缴纳社会保险。
实际上,根据《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后必须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就不能算作安排残疾人就业,同时,还应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原本为了促进、保障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今天却成为了部分企业聘用残疾人担任临时工的护身符。
赖德胜就此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宁可交残保金,也不交社保”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就业保障金是相对低的。“交了社会保险,就意味着你必须要用这个人,而交残保金,那我随时可以辞退他。而且,安排残疾人,实际上还要增加大量的基础设施。为了增加一个残疾人员工,甚至可能需要把整个办公场所都改造一遍。这是政府减免税收等种种优惠政策所无法弥补的。”
令人更为忧心的是,各级残联都在强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反而忘记了,“残保金只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赖德胜在《2013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一书中写到,从各地的统计数字来看,近年来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成倍增长,残疾人就业率却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滑。在2007-2012年,我国残疾人总体就业率分别为46.4%、46.8%、44.9%、44.2%、43.7%和45.2% 。
诸多企业将残保金视为雇佣残疾员工的替代选择,部分企业只在条件极端恶劣、非残疾人不愿意从事的岗位聘用残疾员工……
“残疾人就业促进制度该有所调整了。”赖德胜叹息。
在珠海工作的河南籍残疾人李阳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残联的职业培训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的求职需求,常常都是一些没有用的培训。他对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去向十分怀疑。
2013年5月19日助残日当天,李阳向广东省21个市的残联和财政部门递交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公开2001年至2012年期间当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支情况,并详细列明收入来源及明细、支出项目及明细。
为信息公开奔走近两年,但时至今日,李阳也只是通过广州市财政局的答复了解到:广州市近10年共收缴残保金超过20亿元,支出14亿多元。至于支出明细,他依然无从得知。
与此同时,深圳市残联下属单位内部人员却曝出该单位一年的培训和活动经费高达数千万元。“残联给残疾人提供五花八门的培训,这些是从残保金拿出钱来搞的。这些培训根本没正规、没像样的,到底值不值上千万元?这么点残疾人,花这么多资金,合理吗?”李阳激动地说。
为啥不接受无偿培训?
家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残疾人田中双也对残保金的支出表示质疑。
今年65岁的田中双是脑瘫患者、三级肢体残疾人,但他通过自学成为家电维修高级技师、电脑高级工程师,曾受聘于哈尔滨市多家电子技校乃至黑龙江省劳动保障厅,是一位从教20余年的优秀教师。
作为一位残疾人,田中双对于残疾学生有着天然地亲切感,但他却常常见到前来求学的残疾学生被学校拒之门外。“只要我碰到了,我就会把他们领回家,利用课余时间免费为他们上课。悟性好的学生3个月就能学会,悟性不好的半年也差不多了。这么多年,我培训的残疾学生将近百人,他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回家以后无论是进工厂找工作还是在小区、在村里搞修理部,都能自谋生计。”
退休之后,田中双愈发想要把他的技术本领免费传授给更多残疾人。“我去找市残联、省残联,想问问他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个培训班办起来,结果人家都说不管。”
然而,不久之后,田中双却接到了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聘请。“残联委托电大给残疾人做电脑维修培训,结果电大又请我过去讲课。那我就不明白了,为啥非得绕这一个弯?为啥残联就不同意让我直接给这些学生讲课?”
《经济》记者以“想和残联合作办培训”为由致电哈尔滨市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培训科张科长听到培训老师已经年过60而培训项目是“家电维修”和“电脑维修”时表示,家电维修的市场需求正在萎缩,学员接受培训后也无法实现就业;而电脑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可能年轻老师掌握的技术更符合需要,因此并不考虑这种培训合作。
田中双却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搞技术培训,无论是家电维修还是电脑维修,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但是残联委托电大搞的培训,学期说是一个月,实际上只有20多天,老师只能挑一些浅显的内容授课,不敢讲得太深。”这种培训,怎么可能帮助残疾学员实现就业呢?
知情人士介绍,哈尔滨市残联委托电大进行电脑培训的开销是4000元/人。一个40人的培训班,差不多需要16万元残保金的支持。“我做培训免学费,电大培训还要和残联收钱,为啥残联宁可和电大合作,也不愿意帮助我把培训班办起来?”田中双非常不解。
令人费解的还不止这些。残联拒绝田中双的请求后,他就自己在网络上发布开班信息,招收残疾学员到他家里免费听课。然而,有一些学员并不满足于免学费。“常常有学员来问我,田老师,我跟你学习你给我多少钱?”田中双后来才了解到,如果这些学员到残联参与培训,残联不仅中午管饭,还为学员提供每人每日10元的补助。
“残联现在待遇这么好,残疾人来听课还给他们钱。这钱都是从哪儿来的?”田中双一面啧啧感慨,一面又不免疑窦丛生。
把残保金用到职业培训,用到午饭和听课补助,名正言顺、无可指摘,但这么做,真的能保障残疾人就业吗?
残保金如何保障就业
在家住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残疾人李接新看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2015年农历新年前夕,他任职了7年多、续签过3次劳动合同的永州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处,突然与其中断了劳动合同。“说要清理临时工,突然之间,就强迫我签了离职手续。”李接新说。
由于劳动合同未到期,永州市政府补偿了李接新1500元(即他一个月的工资),还将其推荐至永州市某民营物业公司就业。然而,李接新万万想不到,这家民营企业宁可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为他缴纳社会保险。
实际上,根据《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后必须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就不能算作安排残疾人就业,同时,还应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原本为了促进、保障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今天却成为了部分企业聘用残疾人担任临时工的护身符。
赖德胜就此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宁可交残保金,也不交社保”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就业保障金是相对低的。“交了社会保险,就意味着你必须要用这个人,而交残保金,那我随时可以辞退他。而且,安排残疾人,实际上还要增加大量的基础设施。为了增加一个残疾人员工,甚至可能需要把整个办公场所都改造一遍。这是政府减免税收等种种优惠政策所无法弥补的。”
令人更为忧心的是,各级残联都在强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反而忘记了,“残保金只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赖德胜在《2013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一书中写到,从各地的统计数字来看,近年来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成倍增长,残疾人就业率却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滑。在2007-2012年,我国残疾人总体就业率分别为46.4%、46.8%、44.9%、44.2%、43.7%和45.2% 。
诸多企业将残保金视为雇佣残疾员工的替代选择,部分企业只在条件极端恶劣、非残疾人不愿意从事的岗位聘用残疾员工……
“残疾人就业促进制度该有所调整了。”赖德胜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