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构建的区域项目化“五环”教研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88636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单元构建的研究越发深入。浙江省在推出《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后,更加注重“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理念下,单元为核心的教学实践思路。但是,由于同校体育教师专业不一致,专项教师单元设计能力弱,区域学校单元设计、实施偏差大,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不一。需要整合区域资源,创新区域教研方法,统筹设计区域学校单元。将《纲要》提出的各种水平段内容标准细化到年级段,并规范内容标准、教学方法,统一教学评价建议,实现区域体育教学的规范、有效,还可统一评价,从而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推进区域体育教学高质量的发展。
  温州市瓯海区通过实践摸索,总结了一套基于单元构建的区域项目化“五环”教研方法。通过项目化“五环”教研活动在区域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区域学校“教什么”“教到哪里”等问题,明确了各年级的学习内容、标准和评价方法,为区域体育教、学、评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化解了学校专项教师技能薄弱问题,使师资共享,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了凝聚力。通过骨干教师培养,以点带面,促进区域教师队伍建设。
  一、区域项目化“五环”教研方法释义
  所谓区域项目化“五环”教研,即邀请区域内专业一致的骨干教师,组建教研团队,人数在4~6人左右,通过5个教研环节,针对专项内容,设计、打磨出适合本区域学校学生的各年级专项单元计划并推广实施的教研方法。该教研方法为区域体育教学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统一单元设计。5个环节分别为:一环“读材、研法”;二环“汇总、定策”;三环“备课、施教”;四环“展示、研讨”;五环“反思、修正”。
  二、区域项目化“五环”教研方法设计
  1.一环:团队“读材、研法”,初步构建单元设计
  组建区域项目化教研团队,各自对《纲要》中专项水平内容范围和标准仔细研读,团队成员根据个人理解,初步提出年级段单元构建的课时安排、内容选择、方法设计、考核建议等,初步构建单元设计,为后面各环节的教研提供研讨内容。
  如水平三篮球“运球(接) 投篮”单元构建,就以区域篮球专项教师为主,组建教研团队。通过对《纲要》中水平三篮球“运球(接) 投篮”组合技术进行项目化研读,团队成员各自提出对“运球(接) 投篮”技术的上课年级、动作要点、重难点、课时、主要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建议,形成各具特色的单元构建参考表(模板见表1)。在该环节,要求所有团队成员都提出个人单元构建的建议,以便有不同视角、更多方法、更广的研讨空间,为制订更合理的单元设计提供保障。
  2.二环:团队“汇总、定策”,优化确定单元设计
  在一环的基础上,团队进行集中研讨,汇总各自单元参考表的建议。团队成员先对各自内容进行分享和阐述,再相互对所有单元要素的内容集体讨论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明确教材“教到哪里”“该怎么教”等单元设计问题。最后汇总、确定单元构建的目标、课时、内容、主要教学手段和评价建议等。
  如水平三“运球(接) 投篮”,各成员先对该教学内容的单元设计进行说明,然后将所有关于目标、课时、内容、手段及评价等建议都放在单元参考表中进行整合,列出单元要素所有相关内容。然后,依次讨论内容的年级、核心技术、主要教学手段、课时建议等,并逐一确认。最后,一致认为在五年级第一学期教,以双手胸前投篮技术为核心设计单元,确定建议6课时,以学生能在无障碍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运球动作,停步后持球,采用双手胸前投篮动作将球投向篮筐,提高投篮命中率为主要技能学习目标,并汇总、确定以原地双手胸前互投、投篮板练习,结合原地双手胸前定点投篮、行进间运球 停步持球 原地双手胸前定点投篮、曲线运球 停步持球 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不同位置)、移动中接球 曲线运球 停步持球 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不同点双手胸前投篮比赛为主要教学策略,以“移动接传球 行进间运球 停步持球 投篮”为考核内容的整体单元构建设计。
  3.三环:团队“备课、施教”,检验完善单元设计
  在二环的基础上,团队依据讨论拟定的单元设计,结合各自学校实际,设计出适合本校的单元课时计划并进行实践,重点检验主要教学手段的可操作性。其目的是观察主要教学手段是否能达成单元目标、课时是否足够、是否能达到评价的要求等问题。实践可以按学校正常教学课时逐步实施,也可按片段学练等方法实施。通过团队不同成员的备课和施教、差异性检验单元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反馈问题、及时记录等方式,为完善单元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如水平三“运球(接) 投篮”,各成员带着找问题、抓实效的态度,独立完成了“运球(接) 投篮”教学设计,并实施且写好教学反思。其目的是上文中的教学手段是否可以实现目标,是否达成预设诉求。团队成员依据“运球(接) 投篮”的主要教学策略建议和学校实际设计,以体现个性化和差异性。通过教学实践,该单元设计从6课时调整为7课时,目标描述从“无障碍”调整为“趣味比赛”。
  4.四环:团队“展示、研讨”,打磨展示单元设计
  该环节以区域教研活动为主要平台,通过区域教研活动,对单元课时教学进行展示和研讨。通过活动,专项团队展示单元中的一节课例,其余课时则由团队教师进行主要教学手段演示说明,并设计思路分享,最后分组讨论和辨析单元设计,进一步研讨单元设计的科学性和适切性。该教研活动中除了课例的展示外,主要是以专项团队骨干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对单元各课时的教学手段进行逐一展演说明。通过教研活动整合一线教师建议、专家思想,打磨单元设计,形成最终的单元定稿。
  如水平三“运球(接) 投篮”的专题研讨活动。瓯海区教研机构举办专题水平三“运球(接) 投篮”单元构建校本研修展示活动。团队教师展示两节主题样板课,同时团队教师对剩余课时的教学策略进行逐一演示,并强调重点策略的作用,提供课时、考核的建议。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能够直观地看到该内容的手段建议等。通过活动安排的分组讨论、专家指导,形成活动反馈建议。
  5.五环:团队“反思、修正”,实施推广单元设计
  该环节是区域教研展示活动后对单元构建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区域性单元参考表推广。见表1水平三“运球(接) 投篮”单元参考表。
  如表1所示,区域教研团队通过打磨、完善,形成区域通用的水平三“运球(接) 投篮”单元参考表,其中包括单元内容、实施标准即目标、重点教学策略、单元考核建议及单元课时上限。各学校可以依据参考表提供的课时建议、运用重点教学策略,拓展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有效落实单元内容,统一区域体育教、学、评。
  三、结语
  区域项目化“五环”教研方法,改变了过去无主题、无核心、无抓手、无成果的教研现象。通过环环相扣的设计,实现单元设计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为区域体育教學提供统一的单元模板,有效化解了学校师资、能力不均和缺乏的问题。区域项目化“五环”教研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校体育课程品质、教师团队科研能力。区域项目化“五环”教研的推广和应用,也将从根本上提升区域体育教学质量,撬动区域体育教师学习,提升研修活动品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2]陈宗珊.“技术、体能、运用”视角下构建高中篮球模块内容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 2017(6):25.
其他文献
设计者:杨泽晗  现在有许多垃圾无法循环利用,且难以清除,严重污染环境。为了给环境保护献一份力,我发明了一种“超级垃圾箱”。
一、增强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要学”  1.优化练习形式,增强学习动机  案例:二年级《跑几步,单脚向上起跳》教学课中的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在操场上设置了8个不同高度的“悬置物”,组织学生结合动作要领,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高度,练习“跑几步,单脚向上起跳”用手触碰“悬置物”。连续成功3次者可以挑战下一个高度,连续失败3次者则降低一个高度。学生们乐此不疲。  分析与策略:案例中的教师将技术动作结合摸高练习
“教会”是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勤练”是学生掌握技能的途径,“常赛”是学生技能运用的平台。“教会”是“勤练”和“常赛”的基础;“勤练”巩固“教会”的技能;“常赛”反馈“教会”的效果。通过“勤练”提升的技能水平运用于“常赛”,“常赛”营造的运动氛围激励“勤练”,三者相互促进。“教会、勤练、常赛”既可以在一节课中或某一个练习环节进行闭环设计,也可以突破课堂限制,着眼于校园体育活动的顶层设计,建构起校园
田径运动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各种身体素质,但重复练习难免单调枯燥,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笔者结合跑、跳、投基础能力,设计出高强度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更多的乐趣,进一步发展运动能力。  一、速度性游戏  1.攻防追击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追击”和“躲避”2个组,躲避者在场地内自由奔跑,追击者手持泡沫棒(软排球、小的橡胶球等亦可)追赶躲避者,如能击中躲避者的后背,被击中的躲避者则退出场地,全
现在,城市里可恶的小偷很多,如果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贵重手机被小偷偷去,损失就大了。我发明的这种“防盗密码手机套”。可以有效防盗。  这种防盗密码手机套与普通的手机套不同。它的开口处安设了一把两位数的微型密码锁,锁上后只有拨对主人所设的密码时,手机套才会打开。一般小偷偷手机时速度很快,不可能花很长的时间去试多组密码数字,否则会被主人发现;而主人拿出手机时。只要转对密码就可以开启。平时在家里可以不设
当看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正在征集教育教学案例时,过往课堂中的故事一下子涌到了我的脑海中,秉承着重在参与的原则,我决定参加这次案例征集。俗话说得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从没写过教育教学案例的我来说,“写什么? 怎么写……”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让我无从下手。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选择迎难而上。下面与大家分享我撰写教学案例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明确教育教学案例的写作方法  初次撰写案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内在兴趣。”小学体育课堂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实现学生多元目标达成。由于体育课堂的授课环境和学习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小学生自身的意志力、注意力及持续坚持身体练习的能力较弱,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在游戏中学、练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线体育教师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学、练的一种
在大力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以下简称《教研工作意见》),面对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任务新要求,教研工作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平台,成为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  回望过去,我国体育教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直在改善教研機制、创新教研方式、拓展教研路径上下功夫,从而在推
S号超级软床  邹蕾磊    S号超级软床,床头装有6个按钮和3盏不同颜色的灯,分别是红色、蓝色、黄色。如果你按下1号按钮,会从床的肚子里跳出一只可爱的小布熊:按下2、3、4、5号按钮,就会伸出四只灵活的机械手帮你整理房间;6号按钮的功能更神奇,它能让软床变成你想要的不同形状。至于那3盏灯也特别有趣:如果你没洗澡就上床了,红灯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你是一个大懒虫早晨老赖床,它就会把你的枕头抬起来,
编者按:本期话题研讨是续《案例研析》栏目关于“如何合理制订单元计划”系列的第11次专题研讨,以“水平四《耐久跑》单元设计”为主题,针对耐久跑(水平四)单元(7课时)内容展开话题研讨。本次研讨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博士带领一线教师共同探讨耐久跑单元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等内容。本期选择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博士针对研讨主题及案例,阐述了细化与分析单元技能主题的具体内容,以单个技术为例,阐述了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