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扩招政策的实施,在给高职院校带来生源、动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高职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为社会输送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技能型应用人才。而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实践需求。故而,为保障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需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精准教学”模式作为立足于不同生源特点的教学模式,在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主要以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为主题展开分析,在深入分析高职扩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精准教学”模式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充分发挥“精准教学”模式应用价值,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高职扩招;“精准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1-0078-02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重要性日渐突出。《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规模为“100万人”。这意味着我国高职教育将进入大众化时代。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门槛降低,生源背景多元化。如何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在扩招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一项难题。需强调的是,高职扩招并不是单纯地降低招生门槛和毕业标准,而是需立足于多元化生源,采用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不同特征的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业,获取职业技能证书或者毕业证书,为其后续的就业提供技能等相关保障。而高职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精准教学”模式随之产生并推广应用在高职人才培养中,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高职扩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
(一)高职人才培养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在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主要包括生源结构多元化、生源基础水平和教育需求差异化,具体如下:
1.生源结构多元化
以往高职招生目标群体以高中应届毕业生为主,其在年龄、成长经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三观处于发展阶段。而高职扩招之后,招生目标群体还包括下岗工人、部队退役人员、农民工等,这类人员经历复杂,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不良思想;同时,这类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相比在校生而言,其三观缺乏可塑性。除此之外,高职扩招之后,学生群体的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年龄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有婚姻、工作背景等。在这种情况下,适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会受到一系列冲击,尤其是思想认知、三观层面的矛盾更为激烈。同时,扩招使大龄人群重返校园,其本身有较大的生活压力,容易在学习期间出现心理敏感等问题,有较大概率引发新的心理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给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高职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生源基础水平和教育需求差异化
高职院校有着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然而,面对高职扩招带来的新生源,如何保證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学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其中大部分缺乏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习和就业通常是被动接受,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发展意识。但是经历过现实生活磨炼的非传统生源自我意识强、成才愿望强,渴望通过再教育,改善自身工作环境,提升现实生活的幸福指数。可见,生源不同,基础水平和教育需求也存在差异,这给高职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高职扩招带来招生目标人群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高职传统生源以高中应届毕业生、中职生为主,但是扩招后的新生源增加了下岗工人等,这部分生源的学习目标与传统生源的学习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故而,高职扩招专业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针对传统生源,基于专业教学目标,主要应要求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为了促进高职学生就业,教学目标需与岗位工作对接,培养学生一定的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帮助高职传统生源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其今后的就业和人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次,针对扩招生源,可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具体是要求其掌握专业技能和岗位对接的管理能力。除此之外,考虑到扩招生源的特点,有必要实行学分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合理、弹性地安排教学时间。
2.构建新型师资队伍
高职扩招带来生源的变化,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的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扩招生源的学习需求。因此,采用“精准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而“精准教学”模式需配备新型教师队伍。以往高职院校主要依靠校内教师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但是无法满足扩招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建师资队伍和实训场所。专业课程教学,尤其是综合实践类课程教学需在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合作共同指导下完成。故而,高职院校唯有构建新型师资队伍,才能为提升高职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保障。
二、高职扩招背景下“精准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保障高职教育质量,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高职扩招的内在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而“精准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据不同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学习者可以接受的教学方法,采用差异化考核评价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该模式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有效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精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扩招生源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为主,总体生源也因此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扩招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基础等,并且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如有的追求学历提升,有的力争掌握一门技能。高职扩招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多元化生源,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主体,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另外,高职院校需立足于学生的群体差异,为不同类别学生精准制定出不同层次的专业教学计划,灵活地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精准育人目标,以此为全面提升高职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二)精准选择专业教学内容
高职扩招之后,高职院校需围绕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开展“精准教学”活动,满足“以实用为目的”的基本要求,体现“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需针对不同生源,结合不同类别学生的成才需求,精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强调灵活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重视个性发展和共性要求的共存,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一系列差异,推行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结合不同生源的学习需求,需实施分层次教学,精准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表、教学方式等,以此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需求,促使其能在系统的学习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需在挖掘原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丰富选修课程资源,构建“模块化、学分制、开放型”课程体系,让学生具有选择权,满足学生能力提升和文化素养提高的实际需求。同时,构建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平台,精准开展个性化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三)精准设立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生源多元化现状,高职院校需摒弃传统的量化考核标准,不得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需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课程教學目标不同、技能掌握要求不同等,进行精准化的教学评价。
故而,高职院校可作出如下改革:首先,丰富评价方式,融合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文化成绩考核与技能测试考核、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等;其次,结合教学进度,增加教学过程分级考核,适当增加考核频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获得成功体验,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顺利毕业提供保障;再次,依据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需求,推广“1 X”证书制度,即推进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相结合,精准制定学习成果认定与学分转换的标准与方法,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苗.基于课程导师制的高职精准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257-258.
[2]唐雄艺.基于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的通用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4):97-99.
[3]潘巧明,赵静华.区域精准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与研究——以丽水市精准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2):108-114.
[4]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浙江省推进大数据精准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11):76-79.
[5]尹 奎.高职扩招背景下“精准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9(30):129-130.
[6]李乃干,孙慧静.雨课堂支持下大学教学个性化和精准化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4):127-131.
[7]方 帅.基于“课堂派”的会计双语精准教学模式研究——以“基础会计”双语课程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9(17):41-43.
关键词:高职扩招;“精准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1-0078-02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重要性日渐突出。《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规模为“100万人”。这意味着我国高职教育将进入大众化时代。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门槛降低,生源背景多元化。如何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在扩招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一项难题。需强调的是,高职扩招并不是单纯地降低招生门槛和毕业标准,而是需立足于多元化生源,采用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不同特征的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业,获取职业技能证书或者毕业证书,为其后续的就业提供技能等相关保障。而高职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精准教学”模式随之产生并推广应用在高职人才培养中,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高职扩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
(一)高职人才培养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在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主要包括生源结构多元化、生源基础水平和教育需求差异化,具体如下:
1.生源结构多元化
以往高职招生目标群体以高中应届毕业生为主,其在年龄、成长经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三观处于发展阶段。而高职扩招之后,招生目标群体还包括下岗工人、部队退役人员、农民工等,这类人员经历复杂,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不良思想;同时,这类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相比在校生而言,其三观缺乏可塑性。除此之外,高职扩招之后,学生群体的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年龄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有婚姻、工作背景等。在这种情况下,适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会受到一系列冲击,尤其是思想认知、三观层面的矛盾更为激烈。同时,扩招使大龄人群重返校园,其本身有较大的生活压力,容易在学习期间出现心理敏感等问题,有较大概率引发新的心理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给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高职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生源基础水平和教育需求差异化
高职院校有着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然而,面对高职扩招带来的新生源,如何保證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学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其中大部分缺乏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习和就业通常是被动接受,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发展意识。但是经历过现实生活磨炼的非传统生源自我意识强、成才愿望强,渴望通过再教育,改善自身工作环境,提升现实生活的幸福指数。可见,生源不同,基础水平和教育需求也存在差异,这给高职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高职扩招带来招生目标人群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高职传统生源以高中应届毕业生、中职生为主,但是扩招后的新生源增加了下岗工人等,这部分生源的学习目标与传统生源的学习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故而,高职扩招专业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针对传统生源,基于专业教学目标,主要应要求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为了促进高职学生就业,教学目标需与岗位工作对接,培养学生一定的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帮助高职传统生源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其今后的就业和人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次,针对扩招生源,可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具体是要求其掌握专业技能和岗位对接的管理能力。除此之外,考虑到扩招生源的特点,有必要实行学分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合理、弹性地安排教学时间。
2.构建新型师资队伍
高职扩招带来生源的变化,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的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扩招生源的学习需求。因此,采用“精准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而“精准教学”模式需配备新型教师队伍。以往高职院校主要依靠校内教师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但是无法满足扩招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建师资队伍和实训场所。专业课程教学,尤其是综合实践类课程教学需在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合作共同指导下完成。故而,高职院校唯有构建新型师资队伍,才能为提升高职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保障。
二、高职扩招背景下“精准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保障高职教育质量,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高职扩招的内在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而“精准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据不同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学习者可以接受的教学方法,采用差异化考核评价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该模式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有效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精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扩招生源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为主,总体生源也因此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扩招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基础等,并且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如有的追求学历提升,有的力争掌握一门技能。高职扩招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多元化生源,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主体,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另外,高职院校需立足于学生的群体差异,为不同类别学生精准制定出不同层次的专业教学计划,灵活地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精准育人目标,以此为全面提升高职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二)精准选择专业教学内容
高职扩招之后,高职院校需围绕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开展“精准教学”活动,满足“以实用为目的”的基本要求,体现“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需针对不同生源,结合不同类别学生的成才需求,精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强调灵活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重视个性发展和共性要求的共存,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一系列差异,推行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结合不同生源的学习需求,需实施分层次教学,精准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表、教学方式等,以此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需求,促使其能在系统的学习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需在挖掘原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丰富选修课程资源,构建“模块化、学分制、开放型”课程体系,让学生具有选择权,满足学生能力提升和文化素养提高的实际需求。同时,构建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平台,精准开展个性化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三)精准设立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生源多元化现状,高职院校需摒弃传统的量化考核标准,不得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需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课程教學目标不同、技能掌握要求不同等,进行精准化的教学评价。
故而,高职院校可作出如下改革:首先,丰富评价方式,融合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文化成绩考核与技能测试考核、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等;其次,结合教学进度,增加教学过程分级考核,适当增加考核频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获得成功体验,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顺利毕业提供保障;再次,依据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需求,推广“1 X”证书制度,即推进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相结合,精准制定学习成果认定与学分转换的标准与方法,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苗.基于课程导师制的高职精准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257-258.
[2]唐雄艺.基于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的通用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4):97-99.
[3]潘巧明,赵静华.区域精准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与研究——以丽水市精准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2):108-114.
[4]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浙江省推进大数据精准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11):76-79.
[5]尹 奎.高职扩招背景下“精准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9(30):129-130.
[6]李乃干,孙慧静.雨课堂支持下大学教学个性化和精准化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4):127-131.
[7]方 帅.基于“课堂派”的会计双语精准教学模式研究——以“基础会计”双语课程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9(17):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