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o89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已越来越被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多年来,也一直成为广大教师不断研究探索的话题。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日渐趋于良好事态的发展。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容乐观:课堂上不会听讲,坐姿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书写不规范,握笔姿势不正确;读书时唱读、说话不连贯,不条理;阅读写作不知所向……还大有人在。因此,加强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还是迫在眉睫。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实践:
  一、树立教师形象,以身作则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这一观点证实了教师的形象价值。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尤其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并且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可见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因此,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要求学生写好作文,而自己却从没写过一篇让学生动情的文章……试问,在这样的教學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自己做到,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从基本技能抓起,持之以恒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开始。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首先说听的习惯吧。当老师或同学在讲、在谈的时候,老师最好先运用智慧或提要求或用激将法提醒一下:“我们要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耳朵最灵,能从老师(或××同学)的谈话中听出新的东西。”或“要认真听啊,我(或××同学)谈得可有趣了,错过了可要后悔了。”……会听了,说的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形成。当然,说的技巧也需要老师的言传身教。说什么,怎么说教师应根据语言环境,设计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说到点上,说得透彻。
  三、提高学习兴趣,爱学乐学
  孔子曾经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应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呢?
  我的观点就是让学生感觉课堂就是战场,稍一松劲就会失败,但是,也不能使学生的神经过于紧张,在激战之余也应给学生吃点美味糖果,使其尝点甜头,感受到乐趣。每接一个新班级,我都要精心慎重地组建六——八个小组,然后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记录组内每个同学的学习足迹,用分值衡量,一月一总评,优胜小组会戴上象征荣耀的红花。课堂上,我常说的一句话是“这节课,我们的激战又要开始了,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发言,哪个小组最后说;哪个小组声音宏亮;哪个小组书写最棒……”当然,激战之余,我还会让孩子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说点滑稽有趣的故事,如果谁能把同学们都搞笑了,照样为本组加高分……久而久之,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由老师家长的逼学变为愉悦的自学行为了。
  总之,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尤其是农村教师,更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其他文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德育重小事,润物细无声  一个人的任何言行都表现着自己的思想、精神、品质,任何思想、精神、品质都是由点滴言行积淀的而形成的。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期刊
身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总感觉“教育家”离我们很远,一提“教育家”,人们自然会想到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夸美纽斯、孔子、陶行知、蔡元培等古今中外、耳熟能详的人物。“教育家”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遥远和高不可攀。仔细想想,其实,教育家也并非遥不可及。所谓“教育家”,无非是按照教育规律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明白了这一点,心里就亮堂多了,即使成不了“教育家”,做一个具有“教育家”情怀的教师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
期刊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全国各省所使用的教材都不尽相同,与此同时,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创新和尝试都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但对中等专业学校化学教师而言,由于《化学》是中等专业学校化学课程必修的第一个部分,承担着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衔接、为学生学习打好基础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因此,不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变化,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加强中
期刊
对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内容的教学,要搞清楚三个客观前提,活化、个性化处理方式。下面我在课程地位、 切入角度 、核心目标 、处理方式四方面阐述我对“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学的个人看法。  一、课程地位——核心内容之一  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基本理念是学生能科学的客观的认识人地关系,并且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理论包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词汇的教学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如果连基本的语言词汇都理解不了,那么学生之后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不会有太多的提升。作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领悟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词语记忆能力以及阅读认知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汇教学;方法探讨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将文章和词汇分开
期刊
摘要:思维品质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笔者结合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标(20
期刊
中考临近,如何改进物理复习课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又成为我们讨论的课题。复习课所包含的内容多、时间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以讲解为主的方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物理复习课中如何有效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备课,做好复习引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学生实际精心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推进,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了时代要求,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技巧,结合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日后的学习道路更加通畅,需要从小学做起,提升语文素养。结合新课标和课改的具体要求,应当做到重
期刊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了能迅速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理解是阅读的要旨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