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是和谐人格的形成。建设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重要生成条件。本文在探析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义以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意义。
关键词:和谐;校园网络文化;人格
一、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高校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是指由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性的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构成的网络文化系统,是高校校园里所特有的文化传承存在形式,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要把大学生养成什么样的人”和“引导大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两个问题,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本质上是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建设。
二、建设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屡见诸于报端。大学生盗窃、抢劫,乃至自杀、杀人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有识之士都在深入地思考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我们的高等教育怎么了?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而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尤其是大学生犯罪率急速增高的事实昭示人们,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培养不容忽视,和谐人格必须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有的目标追求。因为这是:1.是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需要;2.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需要;3.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需要。
大学生既是校园网络文化的主要客体,又是重要主体。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的过程,其本身就弥漫着强烈的实践精神。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参加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校园网络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沐浴实践精神、感受实践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的实践精神。
三、建设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对策研究
杨叔子先生曾指出:“一所现代化的高校,必须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文化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主体自觉性和积极性,滋润着优秀人才的成长。”杨先生十分推崇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强调人的主体自觉性和积极性,可见必须优化校园网络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积极热情地引导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1.认识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等方面产生着重大影响,这些方面又恰恰是中国人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园网络文化的和谐与否,与人格健康有很大关系。所以,学校领导层必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生活,既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性格特点,又能通过浓郁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品质与人格。
2.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功能,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
教师和学生是建构良好教学和学习文化的主体力量。在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教师和干部队伍。他们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举止,以及个人的理想、信念、性格、气质和作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在和谐人格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大学生进行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引导大学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审美性和教育性,促使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
审美性和教育性应是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任何教条死板、枯燥干巴的东西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更谈不上感化和教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创造优美的物质、人文环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教育学生,促使他们和谐人格的形成。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应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4.重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开展和谐人格培养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格培养思想。首先是人本主义思想。孔子的“仁”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仁的实质是“爱”;“仁者爱人”,其核心意义是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理解人,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其次是蕴涵着深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儒家思想强调“舍生取义”、强调“尽忠报国”,都是爱国主义的集中写照。第三是强调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是第一位的,“慎独”则要求人们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崇高的节操,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
5.重视人格践行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和谐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的大熔炉,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人格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发展。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应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切实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昊,马曦.《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网.2006-11-28.
[2]王雯姝.《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N].光明日报.2007-04-25,(11).
[3]陈会昌.《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许宁.《浅析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
[5]杨秀莲.《和谐社会的人格范型:和谐人格》[N].光明日报.2008-01-07.
关键词:和谐;校园网络文化;人格
一、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高校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是指由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性的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构成的网络文化系统,是高校校园里所特有的文化传承存在形式,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要把大学生养成什么样的人”和“引导大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两个问题,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本质上是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建设。
二、建设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屡见诸于报端。大学生盗窃、抢劫,乃至自杀、杀人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有识之士都在深入地思考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我们的高等教育怎么了?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而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尤其是大学生犯罪率急速增高的事实昭示人们,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培养不容忽视,和谐人格必须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有的目标追求。因为这是:1.是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需要;2.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需要;3.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需要。
大学生既是校园网络文化的主要客体,又是重要主体。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的过程,其本身就弥漫着强烈的实践精神。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参加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校园网络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沐浴实践精神、感受实践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的实践精神。
三、建设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对策研究
杨叔子先生曾指出:“一所现代化的高校,必须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构筑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浓厚学术氛围,充满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的文化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充分调动人的主体自觉性和积极性,滋润着优秀人才的成长。”杨先生十分推崇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强调人的主体自觉性和积极性,可见必须优化校园网络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积极热情地引导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1.认识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等方面产生着重大影响,这些方面又恰恰是中国人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园网络文化的和谐与否,与人格健康有很大关系。所以,学校领导层必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生活,既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性格特点,又能通过浓郁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品质与人格。
2.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功能,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
教师和学生是建构良好教学和学习文化的主体力量。在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形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教师和干部队伍。他们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举止,以及个人的理想、信念、性格、气质和作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在和谐人格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大学生进行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引导大学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审美性和教育性,促使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
审美性和教育性应是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任何教条死板、枯燥干巴的东西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更谈不上感化和教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创造优美的物质、人文环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教育学生,促使他们和谐人格的形成。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应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缺陷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4.重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开展和谐人格培养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格培养思想。首先是人本主义思想。孔子的“仁”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仁的实质是“爱”;“仁者爱人”,其核心意义是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理解人,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其次是蕴涵着深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儒家思想强调“舍生取义”、强调“尽忠报国”,都是爱国主义的集中写照。第三是强调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是第一位的,“慎独”则要求人们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崇高的节操,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
5.重视人格践行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和谐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的大熔炉,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人格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发展。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应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切实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昊,马曦.《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网.2006-11-28.
[2]王雯姝.《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N].光明日报.2007-04-25,(11).
[3]陈会昌.《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许宁.《浅析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
[5]杨秀莲.《和谐社会的人格范型:和谐人格》[N].光明日报.200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