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进一步强化“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抬高高等院校文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育人 高校 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提升功能,进一步强化“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抬高高等院校文化建设水平。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育人是学校的唯一职能,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两千多年前,《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998年,联合国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其所谓高素质,主要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最核心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首先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对国家发展有责任感的人,通过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献身的精神,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格,才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精神的追求。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的实现方式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首要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凸显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在实际工作中,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破疑解惑,引导大学生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势;二是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纠偏正向,引导大学生学理论用理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深入人心;三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青年,爱国为民,引导大学生争当“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学生成才动力,彰显大学校园文化的理想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现阶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学生、凝聚青年,有助于充分激发广大学生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向上的热情,有助于充分感召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一方面,教育学生紧跟时代潮流,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将个体追求融入共同理想之中,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另一方面,教育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就是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学生报国壮志,提升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一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引导大学生继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形成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要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追求繁荣富强的大“我”中才能真正体现小“我”的人生价值。二是要以时代精神教育为重点,引导大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组织一些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创造一些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表现形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让广大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要把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
(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就是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学生生活风尚,强化大学校园文化的道德规范力。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通过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进行深入宣讲,举办主题班会进行教育动员,开展专题党团组织生活进行对照检查,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全力宣传“八荣八耻”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通过举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征文赛、演讲赛、辩论赛和歌咏活动等营造“人人知晓,事事践行”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昂扬的精神风貌,筑牢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注重榜样激励。“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以“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辅导员为代表的广大教职员工更要注重身教胜于言教,不但要用典型人物鼓舞人,用生动事实感染人,用真情实感教育人,更要立德树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师生一起共同为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出力添彩。
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主阵地,大学要更加自觉、主动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不断抬高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发挥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提升功能,肩负起传承创新文化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育人 高校 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提升功能,进一步强化“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抬高高等院校文化建设水平。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育人是学校的唯一职能,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两千多年前,《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998年,联合国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其所谓高素质,主要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最核心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首先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对国家发展有责任感的人,通过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献身的精神,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格,才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精神的追求。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的实现方式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首要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凸显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在实际工作中,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破疑解惑,引导大学生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势;二是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纠偏正向,引导大学生学理论用理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深入人心;三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青年,爱国为民,引导大学生争当“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学生成才动力,彰显大学校园文化的理想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现阶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学生、凝聚青年,有助于充分激发广大学生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向上的热情,有助于充分感召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一方面,教育学生紧跟时代潮流,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将个体追求融入共同理想之中,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另一方面,教育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就是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学生报国壮志,提升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一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引导大学生继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形成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要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追求繁荣富强的大“我”中才能真正体现小“我”的人生价值。二是要以时代精神教育为重点,引导大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组织一些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创造一些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表现形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让广大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要把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
(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就是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学生生活风尚,强化大学校园文化的道德规范力。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通过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进行深入宣讲,举办主题班会进行教育动员,开展专题党团组织生活进行对照检查,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全力宣传“八荣八耻”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通过举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征文赛、演讲赛、辩论赛和歌咏活动等营造“人人知晓,事事践行”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昂扬的精神风貌,筑牢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注重榜样激励。“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以“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辅导员为代表的广大教职员工更要注重身教胜于言教,不但要用典型人物鼓舞人,用生动事实感染人,用真情实感教育人,更要立德树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师生一起共同为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出力添彩。
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主阵地,大学要更加自觉、主动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不断抬高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发挥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提升功能,肩负起传承创新文化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