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志济苍生

来源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27315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国演义》里,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那位为关云长动手术的外科医生,就是被称为“神医”的华佗。
   华佗,生于东汉末年。他自小就立下学医济世的大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距他家乡近千里的西山琼林寺,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拜治化道人为师学医。
   治化道人有好几个徒弟,各司其职。华佗初来乍到,年纪又最小,当然只能做点杂事了。他从师傅那里拿来药单送去拣药,把拣好的药送去煎,再把煎好的药给病人服下。煎药的三师兄告诉他:“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想学医术,得靠自己琢磨。
   华佗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几个病人的名字弄了个小本本记下来,他们患的什么病,有些什么症状,又把师傅所开的药及病人服药后的变化,通通记录下来。再从中琢磨,什么病服什么药,病重、病轻的药量区别,等等。这样一来,不过几个月工夫,渐渐让他琢磨出一些门道来了。
   他每天就在殿堂里的油灯下,掏出小本本记呀记的,不小心让师傅看见了,师傅看着华佗的小本本,很是高兴。师傅之前对华佗很少理会,看了这个小本本后,对他重视起来,还鼓励他继续记录下去。据说后来医院的病历记录,就是从华佗那小本本开始的。
   华佗被派到药房来练习拣药,这里原来是两位师兄在拣药。师兄俩看华佗才来不久,年龄又小,就让他来拣药,自然有些嫉妒他。这里又只有两把戥(děnɡ)子量药,两位师兄一人一把,根本就没有华佗的份,他仍然只能干着拿拿药和送药去煎的杂事。
   华佗很有心计,他沉住气,首先专门熟悉药草搁置的地方,他的记忆力很好,几天时间就把什么药放在什么地方都记得清清楚楚。可是拣药的关键问题还在量药上,他又想了一个不用戥子也能量药的办法来,那就是用手量药。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需要长期苦练。
   华佗利用给两位师兄送药去煎的机会,找个僻静的地方,解开药包,根据方子上的剂量用手量药。夜晚趁大家休息了,他用手抓药再用戥子量,至于丸药、片剂,他就数粒数,多少粒一两。就这样,初抓时没准头,时间一长,准头有了,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他居然练就了“一手准”的绝活。
   这天,华佗从师傅那里拿了药单,给自己留下几张,说要练练抓药。师兄说:“只有两把戥子,我们一直在用着,没你的份了。”華佗说:“我不用戥子。”说着还真抓起药来。他抓药的速度很快,一张药单片刻就抓好了。师兄说他胡来,立即报告了师傅。师傅并没有立即制止他,而是让他抓完,再按单用戥子量。这一量真把人惊呆了,百分之百地准确。
   华佗用手抓药的事情传开了。
  据说后来人们把拣药说成“抓药”,就是从华佗这个故事开始的。
   从此,华佗常随师傅四处看病。在家里时,师傅看病,他坐在一旁开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华佗医术大为长进。师傅打发他下山,一边行医,一边学习。
   就这样,华佗渐渐成为了一个很有名望的大夫,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最为著称。他制作了用于麻醉的“麻沸散”,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在我国和世界都是首创,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有时华佗不开药不扎针也能治好病人。
   有一次,华佗奉召去为太守看病,望色、切脉后,他认为太守胸有积郁,必须在盛怒时才能消除胸中的积郁。华佗向太守讲清病理,开完药方走了。太守拿起药方一看,根本不是什么药方,而是列举太守鱼肉百姓的八件事。太守不觉大动肝火,盛怒之下,“哇”地吐出一摊血,不想他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华佗根据“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论断,创造了“五禽戏”。
   华佗用针灸治好了曹操的“偏头风”,曹操要留他做侍医,他拒绝了。后来,曹操的偏头风又复发了,华佗说要根治“偏头风”,除非打开脑颅,切除病根。曹操认为他有谋害之心,便将其杀害了。
其他文献
秋雨慢慢地落,  落到枫叶上,  枫叶红了。  秋雨呀!  难道你是红色的吗?  秋雨慢慢地落,  落到菊花上,  菊花黄了。  秋雨呀!  难道你是黄色的吗?  秋雨慢慢地落,  落到芙蓉花上,  芙蓉花粉了。  秋雨呀!  难道你是粉色的吗?  秋雨呀秋雨!  请你告诉我,  你到底是什么顏色呢?  (指导老师 吴升刚)
期刊
小柿子,像灯笼,  挂枝丫,红彤彤,  摘下来,放筐中,  码整齐,份量重,  秋风起,晒太阳,  簸箕上,绽笑容,  金灿灿,众人宠,  放罐里,窖中藏,  白生生,柿霜浓,  尝一个,甜一冬。  (指導老师 张清云)
期刊
大家好!我是一颗小乳牙,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小主人的口中。   我刚出生时,身边有好多家人:有虎牙哥哥,他是个又尖又高的的瘦小伙,他的职责是切碎食物;门牙叔叔有着庞大无比的身躯,就像一堵高高厚厚的墙;还有磨牙大伯,他非常有号召力,每天的任务就是帮小主人磨碎食物。我们都有一副洁白如玉的好皮肤,那是因为小主人天天勤奋认真地给我们洗澡,从不乱吃零食。   我本以为我们能一直这么幸福地生活下去,可是,我错了
期刊
星期五那天,风和日丽,学校组织了一次研学旅行,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当天15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研学之旅的第一站——韶山。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东方红广场,瞻仰毛主席的铜像,音乐响起,热闹非凡的广场一下子变得悄然无声,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为伟大领袖毛主席献花,鞠躬缅怀并大声地诵读《沁园春·长沙》。随后,我们参观了毛主席纪念馆和他的故居,了解到了
期刊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虽然节日一年只有一天,但环保意识,却需要我们天天都有。如果你还意识不到我们人类活动会给地球环境造成怎样的破坏,如果你还不理解真正置身于环境保护中会有怎样的体验与收获,不妨找个空闲时间看看这些环保电影吧。电影:《海豚湾》  《海豚湾》是一部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影片中的日本和歌山县太地,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小渔村,然而这里却常年上演着惨
期刊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形状如满月的团扇,更是博得许多人的喜爱。跟着胖胖熊一起在圆似明月的团扇上尽情绘制吧!  准备材料:空白团扇一把、各色颜料、调色盘、毛笔、勾线笔以及打印的成品画稿一张。  1.将团扇拓印在成品画稿上,用勾线笔画出轮廓。  2.用粉橘色和白色為花瓣涂色。  3.给整朵花涂色,注意颜色的渐变。叶子涂白色打底。  4.放置一会儿,待颜料晾干之后,
期刊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吴冠中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期刊
4月5日星期五,我们开始了春季研学旅行,直到4月7日星期日下午才返回学校。  在整个旅行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走伟人故里,智在柏乐园”研学第三站——柏乐园。   那是研学的第三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在教官的带领下,我们吃完早餐,就向柏乐园出发了!一进大门,那空中飞椅、旋转木马、大摆锤……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叫啊!跑啊!玩啊!笑啊!  這些游乐项目中,最刺激、最好玩的非“激流勇进”莫属了!我们
期刊
4月14号,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研学旅行。这次研学旅行,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研学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韶山毛泽东广场,我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进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的铜像,远看铜像,毛主席显得高大严肃,走近看又觉得毛主席和蔼慈祥。望着毛主席的铜像,我心里在想,毛主席真是一个伟大的领袖啊!   晚上,我们一起观看电影《野百合女孩》。电影讲述
期刊
晚上,大家一起举办了一场篝火晚会。我们班上有八个小小男子汉也上台秀了一把,整齐而有感情地朗诵毛主席的诗词,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游乐场,有惊险刺激的过山车、海盗船、空中飞人,也有结实耐撞的碰碰车……   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我们结束了这次愉快而有意义的研学之旅,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程路。这是一场快乐的旅行,一段难忘的回忆,这次研学活动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   “集合了,集合了”,操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