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蜂”火如何燎原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比从事蜂产品行业更甜蜜的事业了。蜂蜜、蜂胶、蜂王浆、花粉……小小的蜜蜂带出了一条长长的大产业。
  我国历来是蜂产品大国,其加工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地处中原腹地、长江以北的河南省长葛市,是我国最大的蜂产品加工基地和集散地。
  “从明清开始,长葛就有了采蜂人,长葛的蜂产业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就达200余年。”长葛市外宣办主任左瑛珺说。
  为何这里与蜂蜜结下了如此难解的缘分?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产业转型升级大潮的冲击下,长葛的“甜蜜”事业,是否依旧如初?带着疑惑,近日,笔者来到了这座“甜蜜之城”探访蜂产品加工的奥秘。
  蜂企的骄傲——“长葛的蜂蜜企业一停工,蜂农就要面临销售难题”
  李福亭是长葛本地人,一提起他的蜂蜜事业,老李就打开了话匣子:18岁高中毕业当学徒,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走街串巷卖蜂蜜;后来自立门户,带着产品全国各地跑市场;再后来创办蜂蜜加工厂,拉长产业链,把产品卖到了全世界。
  “蜂农就像一只只‘小蜜蜂’,哪里有花跑去哪里。但那个时候产业刚刚兴起,其实利润不高,跑来跑去赚的也是个辛苦钱。”老李回忆道,时间久了,市场逐渐打开,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我就想着自己办个厂。”
  1991年,李福亭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坊式工厂,开始发展订单式生产;到了2000年,福美蜂产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第二年出口额就达到了150万美元。
  老李的事业,也是长葛蜂产业发展的缩影。从一个利润不高的传统行业出发,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人才,研发新产品,长葛人将这个“甜蜜的事业”越做越大。以下是一组数据。
  截至去年年底,长葛市蜂产品加工企业达20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以上6家;主要蜂蜡产品年加工量占全国总量的85%,蜂胶年加工量占全国总量80%,蜂花粉年加工量占全国总量50%,蜂王浆、蜂蜜年加工量占全国总量20%。
  “长葛的蜂蜜加工企业一停工,全国的蜂农都要面临卖难的问题。”
  听起来像是戏言的一句话,却在长葛成了真。“为什么我们的蜂产品加工这么好?首先我们的加工能力强。现在长葛的蜂蜜加工,基本已经实现了百分百全程机械化,甚至有的企业引入了机器人,车间里一个人都见不到。”左瑛珺说,由于机械化程度高,企业的加工能力很强,为了保障原料供应,长葛市万名收购大军及经纪人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掌控了国内大多数原料的购销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购销网络,从而保证了生产厂家的货源供应。
  目前,长葛蜂产业加工已涵盖初级产品的收购,原蜜提纯初加工到蜂花粉、蜂王浆、蜂胶的生产,除了部分供应国内市场以外,大部分用于出口销售,基本形成了以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链条。
  用质量说话——“宁愿企业关门,也不做掺假的事”
  一连串的成绩背后,长葛蜂产品加工事业做大做强的秘诀在哪里?
  “其实没有什么秘诀,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把产品质量放在了第一位。”长葛蜂产品协会会长李满长说,长葛蜂企将“质量第一”作为最高原则,贯穿了加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蜂农是加工的基础和起点。长葛市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蜂农大军遍布全国各地,为此,一些企业专门成立了养蜂基地。
  杰利蜂厂董事长杨宝科说:“单我们厂在全国就有5家养蜂基地。蜂农的流动性很大,3月还在云南,6月就来到了山西。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最优质的蜂蜜,我们在许多大城市都设立了养蜂基地,同蜂农签订合同。同时给蜂农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原料品质。原料入厂进入加工环节以前,还有严格的质量检测环节……”
  原料把关只是加工过程的初始环节,加工过程全程机械化以及严格的检验检测,更大程度地保障了产品的品质可控与安全。“现在每个长葛蜂蜜场都聘请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建设了检测实验室,并购进了各项产品检测、采样的先进设备。”李满长告诉笔者,经过严格检测合格的成品,才允许出厂销售。
  到此已经经历了重重“考验”的产品,还不能直接进入市场。由于长葛大部分蜂产品都用于出口,所以在出海关之前还要接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测,产品合格颁发品质证书,才能真正进入市场流通。
  “不管企业发展到什么规模,质量永远是企业的生命。现在我们的客户都已经合作了很多年,對我们的蜂产品质量都很放心,经常还没开工就把货款打过来了。”李福亭说,在他的企业刚刚闯出一些名堂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产品里掺假一样好卖,更能获取暴利。我当时就拒绝了。宁愿企业关门,也不能做这种自砸招牌的事。”
  正是长葛企业的这种坚持和初心,长葛的蜂产品市场已经扩展到了全球多个国家地区。截至2015年,已有12家企业取得了国家质监局颁发的QS认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有10家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
  船大好远洋——“小蜜蜂也着眼供给侧,发展更多的精深加工产品”
  7000万美元、8亿元人民币——这是2015年长葛市蜂蜜产品的出口额和全市蜂蜜产业总产值。
  发展到今天,历史悠久的长葛蜂产品加工业已然在国内处于行业龙头的地位。然而在面临全球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动荡频发的今天,长葛人会躺在功劳簿上裹足不前吗?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其实已经意识到企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左瑛珺说,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我们加工出的蜂产品基本上都还停留在原材料和中间制品,附加值低,大头都让国外加工企业拿走了,企业的销售利润差一些。”
  “小蜜蜂也需要供给侧改革,我们要发展更多的精深加工产品。”
  然而,再向前一步就意味着遇到瓶颈。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相较于国外先进的加工企业,本土企业缺乏现代管理观念,以及技术创新和支持。
  “这几年,我们的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技术创新和先进生产工艺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原料加工环节,那么就只能一直处在加工链条的最底层。”李满长告诉记者,“以我们企业为例,这几年我们开始注重引进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用于开发新产品。”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升级,从蜂蜜、蜂胶初加工,到日化、化妆品、药品、食品等产品研发。完善的产品体系拉长了整个产业链条,企业之间抱团互动形成产业集群……长葛蜂产品加工行业如今规模初成,正如同一艘巨轮,开启了新的航程。
  “我始终相信,干一行要爱一行。”李福亭说:“我用从事蜂产品加工一辈子的心得告诉你,蜂蜜加工真的是个甜蜜的事业。”从一只蜜蜂的舞动,到最后加工出成品卖到全世界,长葛人正将这星星“蜂”火燃遍全球。
其他文献
10月31日,中储棉花信息中心在北京召开“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智能监测项目启动暨监测报告媒体交流会”,发布了《储备棉去库存对我国棉花产业影响评价》《2017/18年度棉花市场形势预警报告》两项监测成果,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内棉花市场形势与媒体进行了交流。交流会上,中储棉花网络(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双六向媒体介绍了e棉仓。  记者了解到,所谓e棉仓(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即中国棉花O2
期刊
11月4日,山東省临沂市朱田镇御华景宸农业生态园里,皇菊次第绽放,山坡披换金装,景色迷人。
期刊
榨菜起源于涪陵。涪陵榨菜选用重庆市涪陵区特殊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的青菜头,经独特的加工工艺制成,其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笋)之一。  据原涪陵州志《涪州志》记载:1898年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涪陵县城郊(现涪陵城区洗墨路)商人邱寿安将涪陵青菜头“风干脱水”加盐腌制,经榨压除去卤水(鹽水),拌上香料,装入陶坛,密封存放,当年送一坛在
期刊
王福宽种植基地试验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九龙天河(北京)农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关德田透露,中华1号大豆是公司大豆育种专家团队历经十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特高产大豆新品种,是常规品种,已经形成分枝出多个新品种。  在王福宽的创业办公室,调研组人员看到了新豆种的试种实物标本,有幸一睹“超级大豆”的风采。  据王福宽介绍,中华1号超级大豆多分枝,有效分枝5个以上,主基节多达15个,长分枝多,節间较短,
期刊
北京农联的全称是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但无论是会员单位还是工作人员都喜欢称呼它为“北京农联”——简单、明了。就像这个组织的办事风格,一切只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近农联,看一看这三年多来,北京农联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都做了哪些实事儿?  2017年10月25日上午,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市级示范社理事长培训班于北京
期刊
王福宽退休前是辽阳市烟草局职工。退休后他向农民租地种豆,成了辽宁省鞍山、辽阳一带最大的大豆种植户。  有别于寻常豆农大户,王福宽是在做中华1号高新大豆东北种植试验。由于他平常张口就是“大豆文化”“科学种植”“田间管理”等名词,农户们称他“大豆先生”。  乡愁文化笼罩下的大豆情结  王福寬现在一大家子都住在鞍山市里,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在鞍山市区有稳定工作。早年家人做矿材等贸易,积攒了些钱,家境比较殷实
期刊
10月31日,中储棉花信息中心发布了《2017/18年度棉花市场形势预警报告》。围绕报告,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总经济师冯梦晓,对当前国内外棉花市场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棉花价格走势进行解读与分析。  2017年度,北半球棉花进入收获季,产量大幅增加,全球棉花扭转了连续两年产不足需局面,中国以外国际市场棉花资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中国棉花产需缺口有所收窄。在冯梦晓看来,在世界经济有望温和增长的局面
期刊
在东北不少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纷纷减种甚至弃种大豆,王福宽却不惜高价租地,一下子拿下550亩,全种上了大豆,首战成功,灌溉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农地产量达到了亩产600斤-800斤。  王福宽的这份大豆逆袭成绩引起了农业部门领导与专家们的关注。《农产品市场周刊》记者随同中国创新三农总课题组振兴东北大豆计划赴辽阳调研组,来到中农丝路实业公司高新大豆试种的辽阳基地,采访了王福宽董事长。  “千万别轻
期刊
编者按:万物土中生。优质的土壤对于农作物健康生长至关重要。近日,作为山东省大姜主产区的潍坊安丘市,通过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推广土壤熏蒸修复新技术,改善了土壤质量,有助于解决土传病害严重、农药残留风险高的问题,为大姜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霜降前后,正是大姜的收获季节。在山东省大姜主产区潍坊市安丘市,今年的丰收气息格外浓厚。“你看俺这一片地,苗子整齐粗壮,基本没有死秧,收成肯定差不了。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到城市打工,尽管这样,他们的内心并不踏实,许多人最牵挂的还是自己家的那“一亩三分地”。老家的地不能荒,由谁来种,谁来管……这些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打工族。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农户化解了这一问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与成熟为农业生产托管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近年来,四川省广汉市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合作社发展迅速,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效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