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活检标本的病理学特征(附112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列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 方法 对 114 7例前列腺活检标本 (前列腺癌 112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 10 3 0例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5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进行组织学分级 ,部分病例采用细胞角蛋白 (3 4 βE12 )单克隆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结果 根据结构紊乱 ,细胞学异型性和浸润等病变特点 ,诊断前列腺癌 112例 ,其中高分化腺癌 2 3例(2 0 .5% ) ,中分化腺癌 3 8例 (3 3 .9% ) ,低分化腺癌 51例 (45.5% )。癌组织间见低级别上皮内瘤 (PINⅠ ) 2 1例 (18.8% ) ,高级别上皮内瘤 (PINⅢ ) 75例 (67.0 % )。免疫组化染色中 ,10 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者腺体基底层细胞 3 4 βE12阳性 98例 ,40例前列腺癌者 3 4 βE12呈阴性反应 3 6例。  结论 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 ,结合免疫组化结果 ,对提高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引入了紧致度和矩形度两种新型的多区域特征用于步态识别,并且对同质心高度和伸长度两种特征进行了融合。用中值滤波器估计出步态序列的背景,用差分法提取每帧图像的运动目标轮廓,并在此基础上提取紧致度等多区域特征。基于DTW分类算法在UCSD数据库和SOTON数据库进行了实验。其结果显示:单特征的中紧致度的识别率较高,但总体来说识别率有限,如果把几种特征融合进行乘性融合就能够达到较高的识别率。对实验结果进行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的离散小波和离散余弦双重变换域数字图像扩频水印算法。算法采用二值图像作为水印,增加了嵌入的信息量。仿真结果表明,算法不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可见性
由于高维数据聚类的现实意义日益增强,而Parzen窗估计法仅对低维数据集聚类能获得良好的结果,随着维数增加,效率降低,因此对Parzen窗进行加权改进,通过多次仿真实验确定加权函数,将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大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省的公路交通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青海省内存在的大面积风积沙覆盖层阻碍了高等级公路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