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数不随机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wa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游戏都会设置抽签环节,比如:在大热手游《阴阳师》里,游戏角色就需要通过抽签获得。游戏抽签的机制和赌博类似,我们每次抽签,电脑就会生成一个随机数,这个随机数便决定了你抽到的是蝴蝶精还是大天狗(游戏角色)。
  除了应用在游戏中,随机数也被用于安全加密方面。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加密系统不能一直使用同一个密码,而是使用一些毫无章法的数字,让黑客根本无法猜测。
  然而,电脑没有思想,它只能执行一些人类(程序员)提前写好的指令,也就是说,电脑是确定性的。因此,随机数并不是真的随机,那么它们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伪随机数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随机数被称为“伪”随机数,伪随机数不是真正的随机数,只是看上去像是随机的罢了,这类随机数单纯由电脑程序决定,即它们的产生服从一些既定的规则,比如平方取中法和梅森旋转法。
  在平方取中法中,我们先给电脑程序定一个四位的起始值(通常被称为种子),计算种子的平方数,然后提取平方数中间的四个数字。例如,种子为3895,它的平方数为15171025,那么电脑取得的随机数就是1710(中间4位)。当程序继续进行,1710的平方数为2924100,那么下一个随机数就是9241(不够八位数,在前面补0)。这样就能够产生介于0到9999之间的伪随机数。
  另外一种产生伪随机数的方法是梅森旋转法,使用这种规则产生的随机数需要四个数:m、a、c和种子数(初始值),计算随机数时,我们先用种子数乘以a加上c,再除以m取余数。例如,m、a、c和种子数分别取值7829、378、2310、4321,那么得到的随机数就是(4321×378+2310)/7829=208……7216。那伪随机数就是余数7216。当然,这个过程继续重复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随机数。
  从上述的两种规则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数字是由上一个数字所决定的,如果种子不变,产生的随机数序列也不会变,因此,伪随机数可以说是完全不随机的。而且当计算过程重复得足够多时,数列就会陷入循环之中,仅仅是从表面上看,伪随机数也不那么随机了。比如,使用平方取中法生成的数列中的一项是2916,那么接下来就是:5030、3009、540、2916,后面不断重复。
  值得一提的是梅森旋转法的输入值只有种子数是可变的,目前90%的游戏都是使用时间作为种子数的,当你打开抽签程序开始抽签,程序就会记录你按键时的时间,比如11点32分43.576836秒,使用小数点后的三四位68作为种子。一旦种子确定了,后面的随机数序列其实就已经确定了。因此,当你抽签老是失败时,不妨重启程序,或者换个时间试试。
  而m、a、c这三个数字是由程序员预先确定好的,它们的数值已经写在了程序里,它们可以是2位数也可以是4位数。对三个数字的要求是:程序员要提前测试,使得出的随机数重复之前,这个公式必须产生了0到m之间的所有数,而且产生的序列应该看起来是随机的,否则就要重新设定m、a、c這三个数字。
  真随机数也不一定随机
  除了伪随机数,实际上计算机还可以生成一类“真”随机数。
  为了生成真随机数,计算机需要测量某种随机的物理现象。例如,我们可以测量某一时刻的大气噪声(自然界雷暴活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测量显示的数字就可以输入电脑,作为一个随机数或者被电脑“加工”成一个随机数。此时,计算机便引入了自然界的随机性。
  前文中的“时间种子”也是真随机数,因为人在什么时候按下起始键是无法预测的。不过,由于真随机数的生成速度太慢了,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很少接触到真随机数。
  然而真随机数一定随机吗?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明确随机的定义,即当我们无法预测某事物,或者某事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模式时,我们就称它是随机的。但某些物理现象其实是确定的,并不是随机的,因此真随机数也不一定随机。
  例如,我们一直认为扔硬币是随机性事件,但它本质上并不是随机的,因为如果我们能知道扔硬币时的初始状态,即硬币的受力情况、运动方向和速度等,就可以在硬币落到地面之前,推测出最终结果。在我们抛出硬币的那一刻,它就已经是一个确定性事件了。实际上,已经有研究者建造出了一个扔硬币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精确控制硬币的初始状态,来得到任何研究人员想要的结果并且万无一失。
  很多时候,事件看起来是随机的,仅仅是因为我们缺少信息,或者预测的过程太过复杂。而且有些事件并不是没有任何模式,有可能我们还没有找到它的模式。
  例如,尽管大气噪声非常难预测,但它仍是一个确定性系统。所有的噪声都是从某一个地方产生的,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噪声产生时的初始状态,在理论上,我们就可以预测噪声的数值。
  量子随机性
  此时,一个问题可能会萦绕在你的脑海中:在我们知道所有的信息的情况下,有什么事情是无法预测的?答案恐怕只能到量子的世界里寻找了。
  如果你还记得薛定谔那只可怜的猫,你应该知道:在我们打开盒子前,这只猫同时处于两种状态,猫既是死的也是活的。这听上去像是一个悖论,然而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则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微观世界粒子的空间分布和动量是完全不确定的(即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就像那只猫,如果我们没有打开盒子,猫仍然同时处于两种状态。只有我们看它,它才有了确定的状态。
  与经典物理学不同,没有什么其他的信息和计算能让我们对粒子的状态进行预测。不管是一个特定的放射性原子是否会衰变,还是一个电子的旋转方式,只有在我们看粒子的时候才能知道。
  随着我们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我们将有能力预测出目前无法预测的随机性事件,这一事实令我们感到恐慌,不过幸好我们还有量子随机性。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推翻现在的微观物理规则,我们甚至能够准确地预测粒子的量子状态,那么世界将毫无秘密可言,游戏也将毫无乐趣。
其他文献
在1991年上映的电影《终结者2:审判日》中,未来机器人和人类发生了一场大战,超级电脑“天网”为了阻止人类领袖康纳,派出了机器人T-1000从未来穿越到20世纪末追杀少年时期的康纳,与此同时,成年的康纳也派出了机器人T-800——由阿诺·施瓦辛格饰演的机器人男主回到过去,保护年幼的自己,一场大战就此展开。  相信只要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对电影里的反派机器人T-1000印象深刻。它可以随意变形成
期刊
黎明的太阳,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奥塔科伊清真寺投下玫瑰色的光芒。附近马尔马拉海的钻孔揭示了那里曾发生一场持续了50天的慢地震。  2016年的夏天,在土耳其的内海马尔马拉海东部,发生了一场5.8级的大地震。这不足为奇,毕竟该地区在过去曾多次发生强烈的地震。问题是,这场地震持续了50天,而且没有一个人察觉到它。  根据地震学家的说法,这场地震其实属于一种非常奇特的地震类型,被称为“慢地震”。典型的地
期刊
唯独人类缺乏维生素D  我们常常听到健康专家呼吁,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  原因有两点。首先,维生素D对人体至关重要,缺了它不行。比如,维生素D最主要的功能是促進小肠对钙的吸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还能有效地使钙沉积在骨骼上。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决定你缺不缺钙。一旦缺乏维生素D,婴幼儿容易患上佝偻病;孕妇会腰酸背疼,甚至导致胎儿的骨骼和器官发育畸形;中老年人则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其次,人类的身体似乎也
期刊
一棵橡树或松树可以将一块花岗岩巨石劈成两半,甚至长成参天大树。在“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松树就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松的种子就是在花岗岩的裂缝中,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和成长。这就是神秘的植物力量。  而在松树的树根周围,还满布着结壳的岩石地衣。它们伸展的叶状体深入每一个微小的角落和缝隙中。在地衣交替湿润和干燥的过程中,与之混杂的微观岩石碎块由于膨胀和收缩而变得松散
期刊
神秘的梦中坠落  我站在悬崖边,突然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推下去。我开始下坠,而下面却是一片黑暗。我尝试在黑暗中盲目地伸手去抓什么东西,但没过多久我却在床上醒来。  聽起来是一个很熟悉的梦吗?除了坠落以外,你也可能常常会梦到过自己在飞行或被卡住。我们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这些所谓的“常见梦”。例如,大约四分之三的人都会梦到坠落,这种情况在不同文化的人群中都是如此。鉴于梦境中的大脑有着极其丰富的创造力
期刊
保留古人信息的“口香糖”  一个黑头发的女人吃了鸭、鳗鱼和榛子,然后坐到一个工具制造点,用“口香糖”把石片粘到木柄上。她把“口香糖”放到嘴里咀嚼了一会儿,想让它变得更柔软,然后出于某种原因,吐出一小团到地上,没使用。  六千年后,一组考古学家从这团被丢弃的“口香糖”中提取DNA(“口香糖”上粘有人的口腔细胞、口腔微生物和食物残渣),通过分析,揭示出这个女人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不久前
期刊
到目前为止,你可能已经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吵闹的”动图,虽然它们实际上是无声的,但很多人似乎都能“听到”动图产生的“声音”。一项研究表明,多达21%的人都有过这种听到动图“声音”的现象,原因就在于他们视觉诱发了听觉,形成“视觉耳朵”。  视觉耳朵实际上是联觉的一种,但比其他联觉更普遍。联觉是指一种感觉的激活会激发另一种感觉,感觉出现交叉的现象。据研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脑一个区域的神经元和另一个
期刊
无论是正规的中医院,还是私人的小医馆,都可能会有一项疗法——针灸。作为中医学重要的分支,针灸一直被认为有“扶正祛邪”和治病保健的作用。我们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家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应该做过针灸,所以针灸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根据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人体中有一种称为“气”的能量循环,这种能量存在于全身的脉络之中,穴位又坐落在这些脉络之上。针灸背后的传统哲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其中阴阳两种相对的能量必
期刊
近日,科学家们在研究從法国南部的洞穴中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的骨头时,发现其中50%的骨头上都有类似石器留下的切割痕迹,从颅骨、下颌骨到趾骨,切割痕迹几乎遍布整个骨骼,从指骨上还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用牙齿咀嚼的痕迹。这意味着,尼安德特人曾经变成“食人族”,吃起了自己的同类。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野蛮和无情?  尼安德特人因经历冰期而闻名,他们很好地适应了冰期酷冷的环境,并掌握了捕猎猛犸象、驯鹿和犀牛等大型
期刊
狐獴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有点像猫,有点像狐,主要分布于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它们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一个群落成员数可达40只。  狐獴擅长挖洞,夜晚休息,白天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但也会吃蜥蜴、蛇、蜘蛛和小型哺乳动物。  狐獴生性警觉,当它们外出觅食时,会选派眼力最好的一位做哨兵。哨兵会先探出洞口,直立起来,用小脑袋警惕地望着四面八方。其余成员在洞口相机而动。若四周没有危险,哨兵就不會发出叫声,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