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形象思维的培养方面,多媒体课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类实例俯拾皆是。尤其在科学和语文两个学科里,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在辅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在科学课中,关于探索宇宙一课,学生对于宇宙的认识没有一个概念,然而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可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前提下,理性地去认识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例如,在学完了宇宙和生命的结构层次后,教师收集了这样的几张图片,从整个宇宙星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世界地图——亚洲地图——中国地图——辽宁省地图——盘锦市地图——兴隆台区地图——高升——学校——班级——班上一位同学——消化系统——胃——胃上的组织——细胞,从宏观的宇宙空间到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的单位,让学生体验了一次非一般的旅行。之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5分钟,教师在台上引导,让学生把刚才用图片呈现的在脑中再想象一遍,让那些图片在脑中动起来,就像一架摄像机在不停地放大,放大……课后,有的学生还陶醉在这个神奇的旅行里,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布置了一个作业,从细胞到宇宙,让学生自己去想象一下,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当引导学生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现代技术的使用为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我们设计的CAI课件,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声响,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共鸣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语文课本中《丰碑》一课意境深远,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讲述了一位将军在云中山行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因未穿御寒衣服被冻死的战士,而这位战士竟是负责发放给养被服的军需处长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学生对过去的年代、特定的环境了解甚少,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位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走进课文特定的场景,上课时,教师用课件设计了一个“大雪纷飞、狂风呼啸的大雪山上,一支队伍艰难地行进着”的画面,教师配上一段动情的导语立即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似乎和这支红军队伍一起到了大雪山上。课文学到最后,教师请一个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学生们边听边看一组画面: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在光秃秃的树干上,慢慢地,树干变成大雪覆盖的云中山,同时,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画面,这声音,强有力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时,学生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对红军,对无数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在科学课中,关于探索宇宙一课,学生对于宇宙的认识没有一个概念,然而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可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前提下,理性地去认识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例如,在学完了宇宙和生命的结构层次后,教师收集了这样的几张图片,从整个宇宙星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世界地图——亚洲地图——中国地图——辽宁省地图——盘锦市地图——兴隆台区地图——高升——学校——班级——班上一位同学——消化系统——胃——胃上的组织——细胞,从宏观的宇宙空间到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的单位,让学生体验了一次非一般的旅行。之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5分钟,教师在台上引导,让学生把刚才用图片呈现的在脑中再想象一遍,让那些图片在脑中动起来,就像一架摄像机在不停地放大,放大……课后,有的学生还陶醉在这个神奇的旅行里,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布置了一个作业,从细胞到宇宙,让学生自己去想象一下,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当引导学生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现代技术的使用为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我们设计的CAI课件,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声响,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共鸣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语文课本中《丰碑》一课意境深远,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讲述了一位将军在云中山行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因未穿御寒衣服被冻死的战士,而这位战士竟是负责发放给养被服的军需处长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学生对过去的年代、特定的环境了解甚少,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位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走进课文特定的场景,上课时,教师用课件设计了一个“大雪纷飞、狂风呼啸的大雪山上,一支队伍艰难地行进着”的画面,教师配上一段动情的导语立即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似乎和这支红军队伍一起到了大雪山上。课文学到最后,教师请一个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学生们边听边看一组画面: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在光秃秃的树干上,慢慢地,树干变成大雪覆盖的云中山,同时,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画面,这声音,强有力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时,学生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对红军,对无数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