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是有效进行学习和劳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想使学生学好小学每一门学科,提高各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培养。
语文 教学 注意力
注意是有效进行学习和劳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想使学生学好小学每一门学科,提高各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培养。那么,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一、加强对注意力的认识
注意(attention)属心理学的范畴,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注意力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广度,亦叫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所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以及活动的任务越具体,个体的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就越大。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或对象上。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必要的,但是有条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练的,其他都已达到相对自动化的,即不需意识控制的程度。
注意的稳定。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持久的集中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对象的新颖性、多变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个体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等等,是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
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迅速地把注意从一种对象或活动,指向另一种对象或活动上去。先后对象或活动的新异程度,吸引程度,以及个体对对象或活动的认识和兴趣等等,都会影响注意转移的迅速程度和难易程度。
注意力主要分为: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主动地为一定任务服务的注意。它是自觉的,并需要作出一定的努力。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被动地、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它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
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1、从兴趣出发,引起注意。
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维护其注意,兴趣是很重要的。事实表明,最能激发兴趣的事物,也是最能引起注意的事物。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尤其“好奇”。教师在上课时若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巧设悬念,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学习之中。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越贴近生活,就越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更加集中。
2、在课堂教学上下足工夫
(1)巧妙利用导入环节。
俗話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把握好课堂导入环节对提高学生注意力,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导入环节所占比重不大,不过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环节,能使小学生的注意力快速从课间自由活动转移到将要学习的知识上,产生强烈的学习好奇心。
(2)依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应该经常创新[2]。教师可以借助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肯定能深深吸引住孩子。教师还可以把游戏和竞争引入语文课堂。此外,对于一些有趣味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等等。总之,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注意力的目的。
3、培养注意重点的习惯。
不管是听课,或者是作业,还是做别的什么事情,都要动脑子分析、综合和比较,通过思考区别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本质和现象。动脑子思考,不仅能把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且一旦区别重要的与一般的内容,便能使认识得到加深,还会产生愉快地体验,使注意力稳定得更久。
4、课堂上的小竞赛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竞赛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样精神高度紧张的氛围中,学生是最不容易分心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把竞赛的方式引入课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朗读课文,可以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看那一组读得准,读得有感情;比如回答问题,则可以用男女生抢答的形式,看男生或女生谁的反应快,谁的理解力强等。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 只要教师运用得法,这种形式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
5、注重评价
(1)适时评价引回学生的注意力。
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特别是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更是难以做到在三十五分钟内始终保持全神贯注,但老师如果能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些鼓励性地评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中来。上课时,老师要高度关注班中的一些注意力较分散的同学,在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巧妙地用评价语提醒他们,引回他们的注意力。课堂上这样的评价语不用多,但要适时。
(2)激励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
运用“南风效应”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南风效应用就是温和的鼓励的方法处理一些事情,会比强硬的手段更有效。众所周知,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确加以引导。”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语文 教学 注意力
注意是有效进行学习和劳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想使学生学好小学每一门学科,提高各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培养。那么,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
一、加强对注意力的认识
注意(attention)属心理学的范畴,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注意力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广度,亦叫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所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以及活动的任务越具体,个体的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就越大。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或对象上。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必要的,但是有条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练的,其他都已达到相对自动化的,即不需意识控制的程度。
注意的稳定。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持久的集中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对象的新颖性、多变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个体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等等,是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
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迅速地把注意从一种对象或活动,指向另一种对象或活动上去。先后对象或活动的新异程度,吸引程度,以及个体对对象或活动的认识和兴趣等等,都会影响注意转移的迅速程度和难易程度。
注意力主要分为: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主动地为一定任务服务的注意。它是自觉的,并需要作出一定的努力。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被动地、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它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
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1、从兴趣出发,引起注意。
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维护其注意,兴趣是很重要的。事实表明,最能激发兴趣的事物,也是最能引起注意的事物。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尤其“好奇”。教师在上课时若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巧设悬念,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学习之中。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越贴近生活,就越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更加集中。
2、在课堂教学上下足工夫
(1)巧妙利用导入环节。
俗話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把握好课堂导入环节对提高学生注意力,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导入环节所占比重不大,不过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环节,能使小学生的注意力快速从课间自由活动转移到将要学习的知识上,产生强烈的学习好奇心。
(2)依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应该经常创新[2]。教师可以借助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肯定能深深吸引住孩子。教师还可以把游戏和竞争引入语文课堂。此外,对于一些有趣味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等等。总之,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注意力的目的。
3、培养注意重点的习惯。
不管是听课,或者是作业,还是做别的什么事情,都要动脑子分析、综合和比较,通过思考区别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本质和现象。动脑子思考,不仅能把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且一旦区别重要的与一般的内容,便能使认识得到加深,还会产生愉快地体验,使注意力稳定得更久。
4、课堂上的小竞赛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竞赛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样精神高度紧张的氛围中,学生是最不容易分心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把竞赛的方式引入课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朗读课文,可以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看那一组读得准,读得有感情;比如回答问题,则可以用男女生抢答的形式,看男生或女生谁的反应快,谁的理解力强等。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 只要教师运用得法,这种形式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
5、注重评价
(1)适时评价引回学生的注意力。
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特别是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更是难以做到在三十五分钟内始终保持全神贯注,但老师如果能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些鼓励性地评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中来。上课时,老师要高度关注班中的一些注意力较分散的同学,在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巧妙地用评价语提醒他们,引回他们的注意力。课堂上这样的评价语不用多,但要适时。
(2)激励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
运用“南风效应”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南风效应用就是温和的鼓励的方法处理一些事情,会比强硬的手段更有效。众所周知,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确加以引导。”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