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产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具体问题主要包含着城市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恶化,不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从宏观角度上讲更不利于我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面对如此严峻之势,重视环保,加强环境监测技术优化,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1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历史概述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与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工作一样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为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以及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三个阶段。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至“八五”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日趋成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检测工作的基本方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快速发展。由传统实验室检测、自动化检测以及现场快速检测三方面组成主要技术。同时,针对现代环境监测需求将GPS遥感技术等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作中,促进了环境监测目标的实现。
2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2.1 3S技术
所谓3S技术,主要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综合遥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統等学科于一体的监测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该项技术手段所呈现的信息化特征更为明显。不论是在环境信息的搜集速度,还是在搜集精准度上所呈现的功能优势,都是常规监测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作业人员利用3S技术,便可以轻松就环境中的各项因子进行监测。并利用信息化系统模型,就监测信息进行在线分析、统计,最终就目前的环境指标加以判定。同时,3S技术除了可以应用于空气指标监测中,在水环境、土壤生态环境等领域也同样适用。作业人员利用该项技术,能够就水环境常见污染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加以监测。3S技术,不仅操作便捷,所呈现的监测特点,具有现代化和智能化特征,是目前比较受推崇的检测手段。
2.2生物技术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过程中,生物技术所发挥的功能十分显著,在各个领域中都获得了广泛地应用。该项技术所涉猎的生物学内容较丰富,具体包含着微生物学、生物学等。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这两个独立的学科,有效融合,促使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得以研发,以此降低环境监测的负面效应,实现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最具代表性的生物监测技术,要数PCR技术。相较于常规监测手段,PCR所具备的监测优势主要体现在,监测效率高,且环境指标获取精准度高,最重要的是,该项监测技术的可执行性较强,对于作业人员来讲,操作十分简便。同时,生物技术因为其所产生的副作用较小,且技术成本较低,因此受到普遍应用。
2.3信息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在环保领域中有所普及。在环保监测领域,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监测信息,构建信息化数据库。作业人员通过数据库中,所有监测信息的分析、统计,能够精准掌握当前所监测区域内的环境具体情况。同时,信息数据库的创建,实现了各个地区环境监测信息的共享,打破传统形势下环境监测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同时,PLC作为一项重点信息技术,将其应用到环境较为复杂的监测领域中,能够实现水环境的定点、全面监测。
3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3.1监测队伍素质欠缺
环境监测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监测队伍整体素质有所缺陷。首先,就环境监测而言,相关部门在职员的职能分配、素质建设等方面缺少足够的重视。人才职能安排不合理,培训体制不健全等,都是制约监测部门就当前环境问题开展高效监测、预防手段的关键原因。同时,受我国国情影响,国内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上相较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差距,技术的落后,限制了人才素质的晋升,从而直接降低了环境监测效果,与监测质量。因此,政府必须联合环保部门,加强监测人员的培养与素质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职员素质培训等角度开展双向人才建设,以便为我国的环境监测水平优化,提供强大人才储备。
3.2监测地区发展不均衡
我国虽地大物博,但是各个地区呈现的经济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据了解,经济条件较为优良的地区,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而与之相对应的,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明显落后。经济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了技术的差距,而技术的落差,又直接造成了环境监测效果与质量之间的强烈差距。东部大部分城市,在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与引进上,与国际上的监测水平更加贴近。而对于西部来讲,在监测技术的研发上还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为了解决环境监测不均衡的问题,我国应加强帮扶性政策的创建,即以优带弱,共同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同时,加强信息化监测技术的研发与引进,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监测信息、监测技术共享。
4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的对策
4.1提升队伍专业技能
人才是环境监测的实施者,需要在提升硬件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才的技术培训,努力将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需要努力提升监测人员的道德水平,培养监测者成为踏实肯干、认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人才。还需要科学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多组织技术培训、技术实践,有计划培养高素质人才,包括专业人才、科技骨干等。以人才来实施高质量的监测过程,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4.2加强建设硬件设施
基层环境监测实施时,需要加强硬件设备设施的建设,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应变突发情况。这需要资金的支持,先要得到政府对于监测站设备设施中基础仪器、应急设备投入的支持,促进政府加大投入,提升配置力度,再需要保障监测站场所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实际需要的实验室,促进顺利监测。
5环境监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5.1重点监测有机污染物
据笔者所掌握的信息来看,有机物污染,是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此种类型的污染,所包含的毒害性物质较为丰富,如若流进空气、水环境中,将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为了避免有机污染物流入城市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务必要针对该方面的污染问题,重点研发相关监测技术。加强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排查力度,确保的城市环境指标良好,杜绝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福祉。
5.2全面监控毒、害物质
无论是空气污染、水污染还是土壤污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包含着很多的毒、害性物质。如若不能够就毒、害性物质进行有效监测、彻底清查,将会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环境监测领域,应致力于毒害性物质的监控。确保影响的人们生活的介质,如空气、水等环境中存在毒害性物质,控制在规范指标之内。
5.3 LIMS引入
LIMS系统,指作业人员在实验室监测环境中,就某一地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加以监测和分析。此种监测手段一旦研发成功,顺利落实,不仅会降低人为监测带来的风险,更有效节省了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提升了环境监测效率。同时,利用LIMS系统,作业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监测领域中潜藏的环境污染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制定环保方案。
结语:
综上,针对当下社会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行动。即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重点研发先进环境监测技术,为环保工程顺利实施做好铺垫,提升环境监测在我国环保领域的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寒程.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6(05):19-20.
[2]姜丽.探讨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3):88.
[3]游正锣.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1):103-104.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1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历史概述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与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工作一样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为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以及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三个阶段。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至“八五”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日趋成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检测工作的基本方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快速发展。由传统实验室检测、自动化检测以及现场快速检测三方面组成主要技术。同时,针对现代环境监测需求将GPS遥感技术等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作中,促进了环境监测目标的实现。
2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2.1 3S技术
所谓3S技术,主要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综合遥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統等学科于一体的监测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该项技术手段所呈现的信息化特征更为明显。不论是在环境信息的搜集速度,还是在搜集精准度上所呈现的功能优势,都是常规监测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作业人员利用3S技术,便可以轻松就环境中的各项因子进行监测。并利用信息化系统模型,就监测信息进行在线分析、统计,最终就目前的环境指标加以判定。同时,3S技术除了可以应用于空气指标监测中,在水环境、土壤生态环境等领域也同样适用。作业人员利用该项技术,能够就水环境常见污染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加以监测。3S技术,不仅操作便捷,所呈现的监测特点,具有现代化和智能化特征,是目前比较受推崇的检测手段。
2.2生物技术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过程中,生物技术所发挥的功能十分显著,在各个领域中都获得了广泛地应用。该项技术所涉猎的生物学内容较丰富,具体包含着微生物学、生物学等。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这两个独立的学科,有效融合,促使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得以研发,以此降低环境监测的负面效应,实现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最具代表性的生物监测技术,要数PCR技术。相较于常规监测手段,PCR所具备的监测优势主要体现在,监测效率高,且环境指标获取精准度高,最重要的是,该项监测技术的可执行性较强,对于作业人员来讲,操作十分简便。同时,生物技术因为其所产生的副作用较小,且技术成本较低,因此受到普遍应用。
2.3信息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在环保领域中有所普及。在环保监测领域,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监测信息,构建信息化数据库。作业人员通过数据库中,所有监测信息的分析、统计,能够精准掌握当前所监测区域内的环境具体情况。同时,信息数据库的创建,实现了各个地区环境监测信息的共享,打破传统形势下环境监测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同时,PLC作为一项重点信息技术,将其应用到环境较为复杂的监测领域中,能够实现水环境的定点、全面监测。
3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3.1监测队伍素质欠缺
环境监测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监测队伍整体素质有所缺陷。首先,就环境监测而言,相关部门在职员的职能分配、素质建设等方面缺少足够的重视。人才职能安排不合理,培训体制不健全等,都是制约监测部门就当前环境问题开展高效监测、预防手段的关键原因。同时,受我国国情影响,国内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上相较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差距,技术的落后,限制了人才素质的晋升,从而直接降低了环境监测效果,与监测质量。因此,政府必须联合环保部门,加强监测人员的培养与素质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职员素质培训等角度开展双向人才建设,以便为我国的环境监测水平优化,提供强大人才储备。
3.2监测地区发展不均衡
我国虽地大物博,但是各个地区呈现的经济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据了解,经济条件较为优良的地区,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而与之相对应的,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明显落后。经济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了技术的差距,而技术的落差,又直接造成了环境监测效果与质量之间的强烈差距。东部大部分城市,在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与引进上,与国际上的监测水平更加贴近。而对于西部来讲,在监测技术的研发上还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为了解决环境监测不均衡的问题,我国应加强帮扶性政策的创建,即以优带弱,共同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同时,加强信息化监测技术的研发与引进,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监测信息、监测技术共享。
4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的对策
4.1提升队伍专业技能
人才是环境监测的实施者,需要在提升硬件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才的技术培训,努力将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需要努力提升监测人员的道德水平,培养监测者成为踏实肯干、认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人才。还需要科学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多组织技术培训、技术实践,有计划培养高素质人才,包括专业人才、科技骨干等。以人才来实施高质量的监测过程,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4.2加强建设硬件设施
基层环境监测实施时,需要加强硬件设备设施的建设,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应变突发情况。这需要资金的支持,先要得到政府对于监测站设备设施中基础仪器、应急设备投入的支持,促进政府加大投入,提升配置力度,再需要保障监测站场所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实际需要的实验室,促进顺利监测。
5环境监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5.1重点监测有机污染物
据笔者所掌握的信息来看,有机物污染,是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此种类型的污染,所包含的毒害性物质较为丰富,如若流进空气、水环境中,将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为了避免有机污染物流入城市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务必要针对该方面的污染问题,重点研发相关监测技术。加强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排查力度,确保的城市环境指标良好,杜绝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福祉。
5.2全面监控毒、害物质
无论是空气污染、水污染还是土壤污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包含着很多的毒、害性物质。如若不能够就毒、害性物质进行有效监测、彻底清查,将会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环境监测领域,应致力于毒害性物质的监控。确保影响的人们生活的介质,如空气、水等环境中存在毒害性物质,控制在规范指标之内。
5.3 LIMS引入
LIMS系统,指作业人员在实验室监测环境中,就某一地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加以监测和分析。此种监测手段一旦研发成功,顺利落实,不仅会降低人为监测带来的风险,更有效节省了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提升了环境监测效率。同时,利用LIMS系统,作业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监测领域中潜藏的环境污染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制定环保方案。
结语:
综上,针对当下社会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行动。即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重点研发先进环境监测技术,为环保工程顺利实施做好铺垫,提升环境监测在我国环保领域的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寒程.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6(05):19-20.
[2]姜丽.探讨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3):88.
[3]游正锣.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