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
永恒而源远流长
文化
传承而精彩纷呈
陈树荣先生是历史文化的
记录与再现者
他,记录着历史变迁
他,找寻着古物旧书
他,探索着百年文化
如此
陈树荣的人生
因记录而博古通今
因记忆而满腹经纶
记录:历史的回顾、文化的传承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本该记忆和纪念的人和事正被有意无意地遗忘,历史如此,文化亦如此,而陈树荣先生则一直在找寻着历史文化、记录着湮灭的人和事。
陈树荣先生出生于香港,祖父辈均在香港扎根。而陈树荣先生却只身一人来到澳门,究其原因,他言:澳门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吸引。基于对澳门历史文化的敬仰,陈树荣先生不断探索和研究。
来澳门后,陈树荣先生在新华社澳门分社工作,当时的办公地点在南光公司六楼,他通过新闻处申请办理记者证,为更方便找寻澳门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化。后于1976年担任《澳门日报》的记者,至此正式拉开了他做新闻工作的序幕,并长达二十余年。“我喜欢新闻工作,而我的专业是机械制造,我在香港和广州都读过书,到了《澳门日报》后,开始做澳门本地的新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陈树荣先生如是说。
新闻工作让陈树荣先生接触到很多社会现象,在采访过程中,也不断探索着百年澳门的历史文化。陈树荣先生担任《澳门日报》副总编辑16年,几乎每天都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评,长期积累下来,竟然写了3300多篇。同时,他负责一些重大新闻的采编与摄影,最令人难忘的当属1984年中英谈判,他是唯一的澳门平面媒体记者,与众多香港新闻记者及各界代表一起,目睹《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隆重草签、正签,1986年参加中葡会谈采访,目睹《中葡联合声明》签署,也可算为光荣的历史见证者之一。陈树荣先生长期深入研究澳门,别人都说他是“澳门通”,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2009年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在这两个重要的日子,海内外的新闻传媒蜂拥至澳门,陈树荣在这段日子,分别接受了20多个电视台访问,介绍澳门,让更多人了解澳门。
见证了许久沧桑,目睹了许久变迁,让陈树荣先生对澳门的历史文化愈发感兴趣。1986年他首先提出《澳门学》研究,谈起澳门的历史文化,他娓娓道来:“澳门发展比较早,历史上来拜访中国的人,一般在澳门办好手续,由海关带领去广州的黄埔港。1757年,清朝的乾隆皇帝则下令只将澳门作为开放口岸,其它地方严禁与外通商。可以说澳门是中国最早的开放城市,亦是中西文化合璧最早连通的地方。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澳门这个融汇不同文化的地方,不管西方还是本土宗教都能和平共处。”
诚然,澳门如同门之合页,它起着开启大门的作用,一方面让西方文化进来,另一方面又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同时还让中外文化在这里交集、荟萃一堂。据陈树荣先生介绍,澳门虽然地方狭小,但却是中外历史名人荟萃之地。孙中山曾在这里做革命的准备,林则徐曾到这里巡阅,康有为在这里创办《知新报》,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在这里出生,他所居住的“郑家大屋”至今保存完好。他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影响颇大的《盛世危言》一书。著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也在澳门出生成长。16世纪中叶,葡萄牙著名诗人贾梅士曾在澳门隐秘洞居两年,他以顽强的精神写出了震撼人心的诗篇《葡国魂》。
而随宗教融入澳门的同时,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建筑学、美术、哲学、语言等也融入其中。同时一些传教士也把中国各方面的知识带到西方。现在澳门不少建筑风格可谓中西互为借鉴、互为补充,别具一格。在语言方面,英语、葡萄牙语、粤语、普通话并用,形成多国语言并用的局面。
这些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相互交融,勾勒出澳门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可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澳门有30个世界文化遗产,23个建筑物,每个文化遗产和建筑物都有历史故事,我都深入去研究并出版出相关书籍。”近年来,陈树荣先生努力于学术研究和出版书籍,他将2011年定为出版年,届时将有他编着的多部书籍面世。如今,《澳门传统中式建筑》、《林则徐与澳门》、《孙中山与澳门》、《何贤传》、《澳门历史》等书籍早已面世,他向更多人讲述着澳门的历史、澳门的文化、澳门的名人。“澳门电视曾播放了30集的纪录片《濠境拾遗》,香港亚洲电视台摄制,历史记录片《澳门五百年》,其中一半是我来讲述。”为了向世人展示澳门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事迹,陈树荣先生不遗余力。
数年来,陈树荣先生为弘扬澳门的历史文化、传播澳门的文化底蕴、记录澳门的历史变迁,可谓竭心尽力。他经常购买一些历史书籍、收藏报纸、杂志和相关文物、查阅与澳门历史有关的资料。如今,家里的藏书数以万计,而他仍然不断地去找寻、去探索、去记录,不可否认,他所追寻的是一种精神,他所记录的是一种真实,他所出版的是一种历史。
追寻:历史的再现、文化的沉淀
时代变迁,很多人与事被模糊、被湮灭,陈树荣先生一直在追寻着历史文化背后所隐藏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并将其再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2007年中央广播电台举办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征文比赛,陈树荣的文章得了二等奖,文章的开头这样写到:“今日的香港,能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这是香港几代人奋进的成果。 而这些成果的取得与父兄祖辈的努力离不开,正是长期以来,他们经历着一代一代的不断奋斗进取,跨越了一个一个的困难险阻,才取得了一次一次的胜利成果。”陈树荣先生介绍说:“最近,我翻阅了父亲留下的老照片,其中一批二十多张,是拍摄1949年发生的“罗素街事件”,这是当年震撼香港的电车工人罢工事件。老照片上拍摄记录下来的工人罢工斗争的场面,至今仍会令人心灵震撼。五十多年后的今天,罗素街上当年电车工会一带的老房子,虽然己被陆续拆建为铜锣湾时代广场等高层大厦,然而,老照片中记录着的景观,仍然会是令港人难忘的城市记忆,这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基于此种情感,陈树荣先生计划今年出版一本纪念父亲的书籍。
陈树荣坦言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他的父亲名为陈耀材,倘若仍在世的话,今年为其诞辰110周年。“父亲自小在香港生活长大,年青时当海员,参加了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1929年创办工人文艺刊物,1938年任香港电车工人存爱会子弟学校校长,战时参加香港圣约翰救伤队,战后参加香港电车工会和工联会的筹建工作,之后几十年都在工联会工作,孜孜不倦地为社会、为工人服务。”可见,陈树荣父亲是香港早期的民主斗士、人权主义者,努力为香港工人谋取合理待遇,争取工作权、生存权、言论自由权、集会结社权,以及劳工子弟的受教育权。
可以看出,香港人不仅为香港发展进步出力,亦为国家的发展尽力。在中国近代史中,香港与祖国息息相关,命运与共。祖国各个时期的发展,都可以寻觅到香港人的身影。陈树荣的父亲则是一个例子,陈树荣先生希望将父亲的事迹写出,让更多的人了解父亲那个年代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熟悉父亲那辈人为香港和祖国的发展所贡献的力量。
为此,陈树荣先生追寻的是时代的再现,希望那个年代的文化得以更好地沉淀和传承。
探索:历史的思辨、文化的镜鉴
数年来,陈树荣先生不断收集各种澳门的证照、照片、广告、新闻、报纸、杂志,并逐一解读,这亦是他著作的《新闻解读》的主要内容,通过解读历年来的广告、新闻,他向读者传递的是一种信息、一种理念。
而他出版的《澳门全景》则是十多年前用俗称摇头机的全景机,将澳门的风景进行全景拍摄,其中的照片数以千计,将澳门的美景展现给更多喜爱澳门的人士。
早在1978年,陈树荣先生在《澳门日报》开辟的一个专栏《澳门图说》写作,每一幅图片附上一段说明,一共做了28年,写了四千三百多篇,合共230万字。如今,他将《澳门图说》选择一部分出来,编纂出《澳门记忆》、《澳门景观》、《澳门世遗》、《澳门人物》等四个系列,陆续出版历史文化丛书。
如今,陈树荣先生每日笔耕不辍,在不断吸取新的知识的基础上,研究与澳门、香港、广州历史文化相关的史料,陆续编书出版,希望更多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澳门。二十多年前,陈树荣先生受到老前辈学者的启发,把“爱好、工作、研究”三位一体,既保持爱好,又多学术研究,同时做好工作。
而陈树荣先生对澳门历史文化的记录、追寻及探索交织着机缘的闪现、社会的变化,也有命运的提醒。偶然里带有必然。在这条媒体人和独立学者的路上,他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亲历者,再现者。路漫漫其修远兮,陈树荣先生定能上下而求索!
永恒而源远流长
文化
传承而精彩纷呈
陈树荣先生是历史文化的
记录与再现者
他,记录着历史变迁
他,找寻着古物旧书
他,探索着百年文化
如此
陈树荣的人生
因记录而博古通今
因记忆而满腹经纶
记录:历史的回顾、文化的传承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本该记忆和纪念的人和事正被有意无意地遗忘,历史如此,文化亦如此,而陈树荣先生则一直在找寻着历史文化、记录着湮灭的人和事。
陈树荣先生出生于香港,祖父辈均在香港扎根。而陈树荣先生却只身一人来到澳门,究其原因,他言:澳门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吸引。基于对澳门历史文化的敬仰,陈树荣先生不断探索和研究。
来澳门后,陈树荣先生在新华社澳门分社工作,当时的办公地点在南光公司六楼,他通过新闻处申请办理记者证,为更方便找寻澳门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化。后于1976年担任《澳门日报》的记者,至此正式拉开了他做新闻工作的序幕,并长达二十余年。“我喜欢新闻工作,而我的专业是机械制造,我在香港和广州都读过书,到了《澳门日报》后,开始做澳门本地的新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陈树荣先生如是说。
新闻工作让陈树荣先生接触到很多社会现象,在采访过程中,也不断探索着百年澳门的历史文化。陈树荣先生担任《澳门日报》副总编辑16年,几乎每天都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评,长期积累下来,竟然写了3300多篇。同时,他负责一些重大新闻的采编与摄影,最令人难忘的当属1984年中英谈判,他是唯一的澳门平面媒体记者,与众多香港新闻记者及各界代表一起,目睹《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隆重草签、正签,1986年参加中葡会谈采访,目睹《中葡联合声明》签署,也可算为光荣的历史见证者之一。陈树荣先生长期深入研究澳门,别人都说他是“澳门通”,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2009年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在这两个重要的日子,海内外的新闻传媒蜂拥至澳门,陈树荣在这段日子,分别接受了20多个电视台访问,介绍澳门,让更多人了解澳门。
见证了许久沧桑,目睹了许久变迁,让陈树荣先生对澳门的历史文化愈发感兴趣。1986年他首先提出《澳门学》研究,谈起澳门的历史文化,他娓娓道来:“澳门发展比较早,历史上来拜访中国的人,一般在澳门办好手续,由海关带领去广州的黄埔港。1757年,清朝的乾隆皇帝则下令只将澳门作为开放口岸,其它地方严禁与外通商。可以说澳门是中国最早的开放城市,亦是中西文化合璧最早连通的地方。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澳门这个融汇不同文化的地方,不管西方还是本土宗教都能和平共处。”
诚然,澳门如同门之合页,它起着开启大门的作用,一方面让西方文化进来,另一方面又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同时还让中外文化在这里交集、荟萃一堂。据陈树荣先生介绍,澳门虽然地方狭小,但却是中外历史名人荟萃之地。孙中山曾在这里做革命的准备,林则徐曾到这里巡阅,康有为在这里创办《知新报》,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在这里出生,他所居住的“郑家大屋”至今保存完好。他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影响颇大的《盛世危言》一书。著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也在澳门出生成长。16世纪中叶,葡萄牙著名诗人贾梅士曾在澳门隐秘洞居两年,他以顽强的精神写出了震撼人心的诗篇《葡国魂》。
而随宗教融入澳门的同时,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建筑学、美术、哲学、语言等也融入其中。同时一些传教士也把中国各方面的知识带到西方。现在澳门不少建筑风格可谓中西互为借鉴、互为补充,别具一格。在语言方面,英语、葡萄牙语、粤语、普通话并用,形成多国语言并用的局面。
这些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相互交融,勾勒出澳门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可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澳门有30个世界文化遗产,23个建筑物,每个文化遗产和建筑物都有历史故事,我都深入去研究并出版出相关书籍。”近年来,陈树荣先生努力于学术研究和出版书籍,他将2011年定为出版年,届时将有他编着的多部书籍面世。如今,《澳门传统中式建筑》、《林则徐与澳门》、《孙中山与澳门》、《何贤传》、《澳门历史》等书籍早已面世,他向更多人讲述着澳门的历史、澳门的文化、澳门的名人。“澳门电视曾播放了30集的纪录片《濠境拾遗》,香港亚洲电视台摄制,历史记录片《澳门五百年》,其中一半是我来讲述。”为了向世人展示澳门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事迹,陈树荣先生不遗余力。
数年来,陈树荣先生为弘扬澳门的历史文化、传播澳门的文化底蕴、记录澳门的历史变迁,可谓竭心尽力。他经常购买一些历史书籍、收藏报纸、杂志和相关文物、查阅与澳门历史有关的资料。如今,家里的藏书数以万计,而他仍然不断地去找寻、去探索、去记录,不可否认,他所追寻的是一种精神,他所记录的是一种真实,他所出版的是一种历史。
追寻:历史的再现、文化的沉淀
时代变迁,很多人与事被模糊、被湮灭,陈树荣先生一直在追寻着历史文化背后所隐藏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并将其再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2007年中央广播电台举办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征文比赛,陈树荣的文章得了二等奖,文章的开头这样写到:“今日的香港,能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这是香港几代人奋进的成果。 而这些成果的取得与父兄祖辈的努力离不开,正是长期以来,他们经历着一代一代的不断奋斗进取,跨越了一个一个的困难险阻,才取得了一次一次的胜利成果。”陈树荣先生介绍说:“最近,我翻阅了父亲留下的老照片,其中一批二十多张,是拍摄1949年发生的“罗素街事件”,这是当年震撼香港的电车工人罢工事件。老照片上拍摄记录下来的工人罢工斗争的场面,至今仍会令人心灵震撼。五十多年后的今天,罗素街上当年电车工会一带的老房子,虽然己被陆续拆建为铜锣湾时代广场等高层大厦,然而,老照片中记录着的景观,仍然会是令港人难忘的城市记忆,这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基于此种情感,陈树荣先生计划今年出版一本纪念父亲的书籍。
陈树荣坦言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他的父亲名为陈耀材,倘若仍在世的话,今年为其诞辰110周年。“父亲自小在香港生活长大,年青时当海员,参加了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1929年创办工人文艺刊物,1938年任香港电车工人存爱会子弟学校校长,战时参加香港圣约翰救伤队,战后参加香港电车工会和工联会的筹建工作,之后几十年都在工联会工作,孜孜不倦地为社会、为工人服务。”可见,陈树荣父亲是香港早期的民主斗士、人权主义者,努力为香港工人谋取合理待遇,争取工作权、生存权、言论自由权、集会结社权,以及劳工子弟的受教育权。
可以看出,香港人不仅为香港发展进步出力,亦为国家的发展尽力。在中国近代史中,香港与祖国息息相关,命运与共。祖国各个时期的发展,都可以寻觅到香港人的身影。陈树荣的父亲则是一个例子,陈树荣先生希望将父亲的事迹写出,让更多的人了解父亲那个年代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熟悉父亲那辈人为香港和祖国的发展所贡献的力量。
为此,陈树荣先生追寻的是时代的再现,希望那个年代的文化得以更好地沉淀和传承。
探索:历史的思辨、文化的镜鉴
数年来,陈树荣先生不断收集各种澳门的证照、照片、广告、新闻、报纸、杂志,并逐一解读,这亦是他著作的《新闻解读》的主要内容,通过解读历年来的广告、新闻,他向读者传递的是一种信息、一种理念。
而他出版的《澳门全景》则是十多年前用俗称摇头机的全景机,将澳门的风景进行全景拍摄,其中的照片数以千计,将澳门的美景展现给更多喜爱澳门的人士。
早在1978年,陈树荣先生在《澳门日报》开辟的一个专栏《澳门图说》写作,每一幅图片附上一段说明,一共做了28年,写了四千三百多篇,合共230万字。如今,他将《澳门图说》选择一部分出来,编纂出《澳门记忆》、《澳门景观》、《澳门世遗》、《澳门人物》等四个系列,陆续出版历史文化丛书。
如今,陈树荣先生每日笔耕不辍,在不断吸取新的知识的基础上,研究与澳门、香港、广州历史文化相关的史料,陆续编书出版,希望更多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澳门。二十多年前,陈树荣先生受到老前辈学者的启发,把“爱好、工作、研究”三位一体,既保持爱好,又多学术研究,同时做好工作。
而陈树荣先生对澳门历史文化的记录、追寻及探索交织着机缘的闪现、社会的变化,也有命运的提醒。偶然里带有必然。在这条媒体人和独立学者的路上,他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亲历者,再现者。路漫漫其修远兮,陈树荣先生定能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