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签名普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数字签名技术在信息安全、金融、医院、政治、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联系日益密切。该文主要借助了CiteSpace、SATI和Ucinet软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CNKI全文数据库为基础对数字签名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数字签名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数字签名 文献计量分析 Citespace SATI Ucinet
中图分类号:G353;TP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c)-0048-03
Research and Hot Spot Analysis of Digital Signature Based on Document Measurement
XIAO Wenfang ZHANG Shuwen ZHOU Xian CHEN Changping XIAO Shengming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523808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popularity of digital signature is becoming wider and wider. 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finance, hospital, politics, military and other fields, and has increasingly close contact with our work and life.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SATI and Ucinet softwa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signature based on CNKI full-text database through bibliometric analysis,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t is expected to be helpful t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signature.
Key Words:Digital signature; Bibliometric analysis; Citespace; SATI; Ucinet
隨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子智能化的发展,数字签名技术发展迅猛,数字签名技术作为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商业、政治等各大领域应用广泛,对数字签名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数字签名的概念和意义
数字签名是通过特定的算法生成的一系列由符号及代码构成,并且由0和1组成的电子密码进行签名的一种方式[1]。数字签名是一种加密算法,是信息安全技术中重要部分。
与传统文件手写签名相比,数字签名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更好地保障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安全性;在进行身份识别过程中,能更有效地确定双方身份;数字签名能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交流,能提高效率,生成时间戳。
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2.1 数据来源
该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式:篇名=“数字签名”检索日期为2021年4月22日,检索时间不限,得到相关文献6 871条,经过数据清洗后,得到有效文献6 000条。
2.2 数据处理
将CNKI中得到的有关于数字签名的数据按每次500条导出,保存为Refworks和Endnote两种格式。将前者导入Citespace,用软件将数据转换成分割好的文本输出到一个新的文件夹中。然后通过Citespace可生成作者、关键词和机构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图谱。而Endnote格式的数据可导入SATI,在Fomat上选择中国知网,然后通过格式转换成XML格式,再借由软件创建对应需要分析的Excel格式的共现矩阵,导入Ucinet软件形成所需的可视化图谱。
3 研究方法
该文主要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3.1 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指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学科,它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于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主要统计文献、作者、词汇的数量。本职在于以“量”为输出单位。
3.2 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
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为对象,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图形,它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3]。可视化技术为引文分析提供了更直观、更便利的表达途径。科学分析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能更直观有效地让学者了解课题发展动态,预测科技研究动态,有助于在复杂的科研信息中开辟新的未知领域。
关键词:数字签名 文献计量分析 Citespace SATI Ucinet
中图分类号:G353;TP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c)-0048-03
Research and Hot Spot Analysis of Digital Signature Based on Document Measurement
XIAO Wenfang ZHANG Shuwen ZHOU Xian CHEN Changping XIAO Shengming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523808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popularity of digital signature is becoming wider and wider. 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finance, hospital, politics, military and other fields, and has increasingly close contact with our work and life.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SATI and Ucinet softwa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signature based on CNKI full-text database through bibliometric analysis,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t is expected to be helpful t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signature.
Key Words:Digital signature; Bibliometric analysis; Citespace; SATI; Ucinet
隨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子智能化的发展,数字签名技术发展迅猛,数字签名技术作为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商业、政治等各大领域应用广泛,对数字签名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数字签名的概念和意义
数字签名是通过特定的算法生成的一系列由符号及代码构成,并且由0和1组成的电子密码进行签名的一种方式[1]。数字签名是一种加密算法,是信息安全技术中重要部分。
与传统文件手写签名相比,数字签名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更好地保障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安全性;在进行身份识别过程中,能更有效地确定双方身份;数字签名能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交流,能提高效率,生成时间戳。
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2.1 数据来源
该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式:篇名=“数字签名”检索日期为2021年4月22日,检索时间不限,得到相关文献6 871条,经过数据清洗后,得到有效文献6 000条。
2.2 数据处理
将CNKI中得到的有关于数字签名的数据按每次500条导出,保存为Refworks和Endnote两种格式。将前者导入Citespace,用软件将数据转换成分割好的文本输出到一个新的文件夹中。然后通过Citespace可生成作者、关键词和机构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图谱。而Endnote格式的数据可导入SATI,在Fomat上选择中国知网,然后通过格式转换成XML格式,再借由软件创建对应需要分析的Excel格式的共现矩阵,导入Ucinet软件形成所需的可视化图谱。
3 研究方法
该文主要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3.1 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指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学科,它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于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主要统计文献、作者、词汇的数量。本职在于以“量”为输出单位。
3.2 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
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为对象,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图形,它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3]。可视化技术为引文分析提供了更直观、更便利的表达途径。科学分析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能更直观有效地让学者了解课题发展动态,预测科技研究动态,有助于在复杂的科研信息中开辟新的未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