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引导教育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126051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教育的重要性,分别从兴趣培养、拓展思维训练和逆向思维教育方面阐述了引导教育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引导;思维培养
  
   数学教学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通常会令不少学生觉得比较枯燥,由此对数学课堂气氛的营造形成了一定的障碍。这就使初中的数学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注意分散、气氛沉闷等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与授课对象的年龄阶段有关,初中生通常年龄较小,自制力比较差,精力不能自觉地长时间集中,从而出现“离教现象”;其次,数学的理论知识较多,对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使部分同学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数学也是极易产生两极分化的学科。而通过一定的授课技巧,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这一切都取决于课堂中教师的引导。
  
   一、 兴趣的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乐而学之。因此,教师要力求做到让学生能“乐之”。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去学习和创新。其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所蕴涵的大量的数学信息,利用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敏感性,巧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的用处,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时,我提出以下问题:我在南大街购物,文峰大世界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金鹰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到哪家商厦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拓展思维的引导
  
   “条条大路通罗马”,数学解题也一样,一道题目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案。作为老师如果仅仅带领学生通过一条大路走到“罗马”,那么当学生独立行走,在路上出现“阻隔”时往往会出现失败。而有限的课堂时间,我们无法带领学生走遍每一条“道路”。此时,拓展思维的引导,给学生指明找“路”的方法并提供“指南针”去自己寻找多条不同的“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样一道题目,能够找出不同于一般思路的解题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解题的自信心与思考的主动性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能够将学生带入问题之中,充分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其次,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去研究老师或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具体分析他们的思维方法,分析出他人思路的优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开放性题目时,尽量让学生合作交流完成,利用学生个体差异,对问题理解的不同,充分讨论自己的思路,这种不同的结果往往会刺激学生的思维,自觉地去分析别人的解题方法,在无意识中达到了强化思维的目的。最后,要做到回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教师则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为什么会错,错在什么地方,如何纠正等。
  
  三、逆向思维的引导
  
  在小学阶段,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以正向推导为主,因此学生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课堂中一般需要借助实物、图形或者头脑中的表象来形象思维。虽然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仅仅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以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几年的初中数学学习,使得学生在初中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达到抽象逻辑思维,这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一点。
  其中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对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这就是逆向思维的魅力。
  要让学生去应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逆向思维,理解什么是逆向思维。我们可以从这样一道趣味题入手: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经过课堂上学生充分的讨论和思考,我们可以得到答案: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 简单的思考,通过逆向思维得到答案的乐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解题中应用逆向思维的主动性。
   当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使得引导更加有效,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学为所用。
  
  参考文献:
  [1]陈景任.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气氛的营造[J].科技信息,2008(6).
  [2]景圣仪.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各界,2007(12).
  (南通市崇海中学)
其他文献
讨论一维p-Laplace方程在Dirichlet边值条件下的非线性特征值问题,并结合Leray-Schauder度理论以及标准分支定理,讨论一维p-Laplace方程边值问题解的整体分支结构。
应用文写作教学作为职业学校的主干课程有着其特殊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觉得学习如同鸡肋,完全为了考试需要。实际上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关乎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教学,离开语
人文主义的教学论强调“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和“非指导性”的教育思想,承认人自身都具有完美发展的潜能,因此,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美术活动有利于学生从外在化自我走向内在化自我,帮助和促进学生完成人文发展过程。本文从高中学生个性心理出发选择美术课程内容,满足各种学生学习需要的个性心理。    一、选择内容的广度方面     《新课标》明确提出
初高中衔接是高一年级教师和学生每年都要面对的问题。它主要包括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学习技能的衔接、学习兴趣的衔接等诸多方面。初高衔接阶段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很重要,因为这一阶段过渡是否顺利,会直接影响高中生对于未来学习的自信心。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出现困难,是由于初高中英语学习存在许多差异。  1. 目标要求的差异  初中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1500~1600个单词
针对某辊式板带矫直机的结构特点,采用大变形法则确定了压下量,并利用曲线拟合方法,模拟矫直时带钢的变形曲线,确定了压下量与反弯挠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方便地预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