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仅仅是一些选择题,学生只需要回答对或不对,很难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文章就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阅读几乎伴随着学生的每一天,但是真正掌握阅读技巧,能从阅读中汲取智慧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因此初中阅读教学还需要不断地改革与进步,有效运用提问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提出重难点问题,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在面对课文的重难点问题时,为了保证教学的进度,教师通常都是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一些重难点问题。其实这样做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重难点问题,反而是剥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权利。为了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真正理解阅读文本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需要积极采用提问的方式,并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记忆。
例如在对《金色花》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阅读完文本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寻找并总结出文本中的重难点问题。首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呢?”然后学生们就会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认为:“是因为人们习惯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来表现孩子可爱的形象。”有的学生则认为:“因为孩子的天性都比较爱玩,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会觉得十分有意思。”学生们会思考出许多结果,当学生们的思考兴致被充分提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一起完善问题的答案:“大家的回答都十分有道理,把同学们的回答概括到一起的话那答案就更加完整了。在印度,金色花是圣树上的花朵,把孩子想象成是金色花,正是为了赞美孩子的可爱。而金色就像母爱的光辉一样照耀着这些像花儿一样的孩子;同时花儿也在惠及人们,就像是在回报母爱。”通过学生之前的自主思考和老师之后的总结概括,学生会对文本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接着教师还可提问:“孩子把自己变成‘金色花’之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呢?”同学们会回答:“因为孩子想默默地守护着妈妈。”在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再次带领学生一起总结问题的答案。毕竟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还是需要教师进一步地点拨,从而教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注重表面,要积极透过表面看本质,这样才能把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挖掘出来。就比如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却不够深刻。那么教师就可以进行补充:“孩子不仅仅是想默默地守护着妈妈,为她做一些事,更是因為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所以孩子对妈妈的关爱也是单纯的,只希望能够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并不图妈妈的夸奖,所以孩子才瞒着妈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解析文章中的重难点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且在这种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对文本形成更加全面且深刻的认知。
二、主动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对学生的启发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降低单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带来的枯燥感,帮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避免单一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问题在情境中的引导意义。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体现多样化特征,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主动进行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阅读内容为主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对所阅读的相关篇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为下一步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情境创设也需要充分体现不拘一格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班级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的播放以及图片的展示,借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故事引入本节课将要讲解的话题。无论教师采用哪一种方式进行教学情境创设,都要避免教学活动的开展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能够让学生进入相应情境,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传递的情感。教师要在相应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
三、提出深度合理问题,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文章表面的文字含义或者是写作技巧,而且需要指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同样要注重问题的深度,并保证它的合理性。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作者重点描写了父亲去给自己买橘子的情景。“蹒跚、探身、攀着、向上缩”等一系列动作都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经历这一段路程去买橘子实属不易。但是作者在后面的“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描写中,又给读者呈现出了另一番感触。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具有深度的思考问题,即:“父亲是否真的感觉到轻松?”那么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就需要一层一层地解析。首先,父亲之所以表现得轻松,是为了给“我”一种安慰,不想让“我”担心他,即使身体是累的,但是也会故作轻松的状态;同时,父亲亲自把送“我”的事情都办妥了,心中自然就会感到轻松。所以,父亲身体上的轻松是假的,但是心里的轻松却是真的。在这种具有深度的问题中,学生能学会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也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提升以及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20(5):189.
[2]朱国松,俞兴根.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28).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阅读几乎伴随着学生的每一天,但是真正掌握阅读技巧,能从阅读中汲取智慧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因此初中阅读教学还需要不断地改革与进步,有效运用提问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提出重难点问题,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在面对课文的重难点问题时,为了保证教学的进度,教师通常都是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一些重难点问题。其实这样做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重难点问题,反而是剥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权利。为了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真正理解阅读文本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需要积极采用提问的方式,并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记忆。
例如在对《金色花》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阅读完文本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寻找并总结出文本中的重难点问题。首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呢?”然后学生们就会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认为:“是因为人们习惯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来表现孩子可爱的形象。”有的学生则认为:“因为孩子的天性都比较爱玩,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会觉得十分有意思。”学生们会思考出许多结果,当学生们的思考兴致被充分提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一起完善问题的答案:“大家的回答都十分有道理,把同学们的回答概括到一起的话那答案就更加完整了。在印度,金色花是圣树上的花朵,把孩子想象成是金色花,正是为了赞美孩子的可爱。而金色就像母爱的光辉一样照耀着这些像花儿一样的孩子;同时花儿也在惠及人们,就像是在回报母爱。”通过学生之前的自主思考和老师之后的总结概括,学生会对文本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接着教师还可提问:“孩子把自己变成‘金色花’之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呢?”同学们会回答:“因为孩子想默默地守护着妈妈。”在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再次带领学生一起总结问题的答案。毕竟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还是需要教师进一步地点拨,从而教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注重表面,要积极透过表面看本质,这样才能把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挖掘出来。就比如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却不够深刻。那么教师就可以进行补充:“孩子不仅仅是想默默地守护着妈妈,为她做一些事,更是因為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所以孩子对妈妈的关爱也是单纯的,只希望能够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并不图妈妈的夸奖,所以孩子才瞒着妈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解析文章中的重难点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且在这种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对文本形成更加全面且深刻的认知。
二、主动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对学生的启发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降低单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带来的枯燥感,帮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避免单一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问题在情境中的引导意义。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体现多样化特征,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主动进行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阅读内容为主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对所阅读的相关篇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为下一步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情境创设也需要充分体现不拘一格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班级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的播放以及图片的展示,借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故事引入本节课将要讲解的话题。无论教师采用哪一种方式进行教学情境创设,都要避免教学活动的开展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能够让学生进入相应情境,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传递的情感。教师要在相应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展示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
三、提出深度合理问题,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文章表面的文字含义或者是写作技巧,而且需要指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同样要注重问题的深度,并保证它的合理性。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作者重点描写了父亲去给自己买橘子的情景。“蹒跚、探身、攀着、向上缩”等一系列动作都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经历这一段路程去买橘子实属不易。但是作者在后面的“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描写中,又给读者呈现出了另一番感触。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具有深度的思考问题,即:“父亲是否真的感觉到轻松?”那么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就需要一层一层地解析。首先,父亲之所以表现得轻松,是为了给“我”一种安慰,不想让“我”担心他,即使身体是累的,但是也会故作轻松的状态;同时,父亲亲自把送“我”的事情都办妥了,心中自然就会感到轻松。所以,父亲身体上的轻松是假的,但是心里的轻松却是真的。在这种具有深度的问题中,学生能学会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也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提升以及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20(5):189.
[2]朱国松,俞兴根.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