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第一”是电力行业几十年来一贯奉行的宗旨,电力生产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往往让位对其他因素的保障。厂网一体的体系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后逐渐分开,发电企业的竞争格局已逐渐形成,竞价上网是电力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火力发电企业如果固守原有的运营模式已经无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因此,需要重新探索火力发电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理念与管理体系。
一、火电厂生产流程与成本构成
(一)生产流程
火力发电厂就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工厂,比如说利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生产蒸汽、以蒸汽为介质将热能进一步转化为动能带到发电机运转完成发电。煤斗中原煤需在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由热空气将磨细的煤粉送到锅炉炉膛中燃烧,燃烧后的煤粉形成热烟气,沿着锅炉的水平烟道与尾部烟道流动,以热辐射和热传导等方式沿途加热水、汽,热量释放后进入除尘器,在分离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粉煤灰后,洁净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向大气排放。送风机、一次风机将助燃使用的空气送到装设于尾部烟道的空气预热器中,利用烟气余热进行加热。
(二)成本构成
火力发电厂的经营成本由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变动成本包含燃料和水的消耗、环保成本、税费等;固定成本则包含了资产折旧、财务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
1.燃料成本:燃料成本火力发电厂运营的第一成本;是正常情况下,机组的设计容量越大、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越高、煤炭的市场价格越低,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燃煤成本越低。锅炉的性能与机组的效率直接受燃煤指标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一致的前提下,燃煤的指标越接近设计煤种,锅炉的效率趋于最高,发电的成本也较低。但是,如果结合煤炭的市场销售价格进行燃料成本分析,往往设计煤种的并非实际成本消耗最低的煤种。发电的燃料成本还受生产系统设备状态、机组启停次数、运行参数的调整水平等因素影响。火力发电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对燃料采购与验收等环节的管理以避免质次价高、亏卡亏吨现象的出现;要注意燃煤的堆放管理,储新用旧,缩短存期,防范严重自燃造成热量损失。
2.环保成本: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加大了对超标排放污染物企业的惩治力度,进一步增加了火力发电厂对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设施改造的资金投入,相应的污水处理的压力也日益增大。火力发电厂必须提高环保设施的技术先进性、保障环保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脱硫、脱硝和除尘过程石灰石、脱硝催化剂、环保设备电耗等环保成本。
3.水的成本:水是火力发电生产过程实现能量转换的介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连续和定期排污,发电量增长,排污量同时增加;同时,由于系统与设备不可避免地存在泄漏,因此生产过程需要补充除盐水。受原水的品质与价格等因素影响,生产除盐水需要消耗的药品、树脂、厂用电等费用也会发生变化。
4.税费:火力发电厂运营过程中应依法缴纳增值税及相应附加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在国家税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火力发电厂要组织人员加强学习、研究国家税收政策与法规,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交流,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进行纳税筹划,科学合法地进行节税。
5.资产折旧:火力发电厂的每年设备折旧费用取决于动态的投资费用和设备折旧年限。因此,火力发电厂要降低资产折旧费和大额费用摊销,在选址时要结合地质条件、地价进行投资综合评估,在设计时要汲取间接经验优化系统、在设备选型时要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才能合理控制投资总额。同时要立足于有利于企业实际长期运营的效益确定设备折旧年限。
6.财务成本:火力发电厂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巨大的资金投入对财务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力发电厂要以国家金融政策为依据,根据运营实际确定筹资规模、渠道、方式和时机,科学地控制流动负债的利息与长期借款的成本费用。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要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燃料和其他生产物资的库存,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加强资金的调度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7.运行维护成本: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维护成本包含了员工薪酬、维修费用、材料费用等。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加强统计分析与核算,科学预测、合理控制生产材料和维修费用;完善制度、规范流程,通过集中招标与采购合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和外委工程费用;通过加强成本教育,强化员工团队的成本意识;按照责、权、利三者结合的原则,健全成本控制责任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部门的协作配合、激活员工热情参与运行维护成本的控制。
二、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确立效益主导的经营观念
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生存的关键就是创造利润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盈利能力。经济与安全的关系是经济为中心,安全是基础与保障。实际的工作中,企业由于安全与其领导责任、领导利益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使其经济与安全的关系往往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企业经营活动可能会因过度对安全重视而忽略经济效益而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以,经济效益与安全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被重新认识。
(一)安全工作围绕经济利益开展,并突出其中心
要真正做到围绕经济工作开展安全工作,其中心为经济效益,依据经济效益受安全问题的影响作出决策。设备安全属于经济问题,并建立对其事故自身经济损失的计算标准,量化其经济损失,对经济与安全问题可准确掌握。明确间接经济损失计算范围与直接经济损失计算范围,事故计算于企业经济损失中纳入事故所产生的全部经济损失。
例如锅炉的受热面爆破,在计算经济损失时,直接经济损失不仅包括因受热面的爆破所产生的热量损失及汽水损失、修复费用,还应包括因损失电量不能补发的利润损失。基于此,受事故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被完整的体现,在制定安全措施的过程中应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考虑。 人身安全不能简单地考虑经济利益,还要充分地考量社会效益、企业信誉和员工士气等。在火电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有效地运用资源和管理方法,找到经济效益与安全投入的最佳投入点,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事故,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围绕提高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优质运营环境
在经济效益与安全的问题上,不仅火电企业需要转变其观念,也需要政府相关职能管理机关调整相应的政策,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过去所制定的与安全相关的政策,国家的有关部门、电厂及电网公司应进行适当修改。比如说,区别对待非计划机组停运事件管理,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经济运行积极性。
例如低负荷运行时,送风机与引风机的运行方式调整。通常情况下,机组在70%额定负荷以下发电,投入单台送风机与单台引风机就能够满足锅炉运行的需要,机组的发电效率相比于两台送风机与两台引风机同时投入的运行方式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仅因投入单台引风机与单台送风机发生非计划停运的几率加大,机组运行的可靠性下降,多数的运行人员都不愿意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承担单套送、引风机运行方式的风险,其原因就是在火力发电厂中不加区别处理非计划的停运事件。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超过200MW以上的机组送风机与引风机发生非计划停运的概率分别仅为 %与 %。
电力系统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建设,各地区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均达到了相当的规模;随着计算机保护和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以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日益完善,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在不断提升;同时,多数发电机组都处于负荷率不高的运行状态,各类发电机组对负荷提升的响应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若是一台甚至两台机组同时突然停运,所减少的发电量也能很快得到补充,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不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应围绕促进提升经济效益调整相关政策,适当区别对待火电机组的非计划停运事件,促进火电企业鼓励生产人员挖掘潜力调整运行方式以提高机组效率。
三、实行精英制普及经济学知识,持续提高全员经济意识
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多数火力发电厂重安全与技术,轻效益与经营,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的经济学知识相对欠缺,对于工作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只是按照简单的思维进行处理。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手段,有着明显的经济目的性,应用任何技术都涉及到经济的问题;同时,经济问题又涉及到每一项的生产工程,实际上,技术经济与技术二者之间既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因此,为保障能够围绕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展生产活动,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火电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必须掌握基本以及常用的经济常识。
精英制的实行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火电企业需要培养一批既熟悉生产管理又掌握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如计划经营部)。由该部门依据燃料的市场价格、生产设备状态及电价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生产方案,依据竞价规则制定报价方案,在企业的实际运营工程中持续普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员工团队的经济意识,指导、监督生产作业和物资采购供应等各方面的工作,将生产作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火力发电企业真正实现从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
四、以效益为导向,全面转变火电企业的管理思维
火力发电厂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最低供电耗煤与最大发电量。这种管理的思维方式是基于使全社会的电力需求最大程度得到满足,社会能源也最大限度得到节省。多数的火力发电厂在现阶段实施的管理模式仍然是经营工作与生产作业分开管理,主导为生产,节能管理为主线,供电耗煤最低为目标。但在实际中,发电量多并不能保障企业利润就高,供电煤耗低也不能保障生产成本就低。这种管理的思维方式没有广泛地考虑市场价格因素及企业其他经营相关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运营效益的影响,没有真正理解企业的使命是创造经济效益,因此没有把生产作业当作是企业创造效益的手段,这种管理的思维方式与市场经济基本准则相背离。
火力发电厂的产品与主要原料都是能源,因此节能是需要特别强调的理念,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工作仅次于安全工作。人们普遍认为效益的提高与节能有关,但实际上,节能也是有成本、有极限的,在节能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其他资源,经济方案利润更大与成本更低是评价节约其他资源与节能效益的主要指标。火力发电厂的生产需要消耗很多资源,其生产方式与生产环节的改变,所涉及的生产要素也需要相应改变,依据我国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观政策,能源行业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效益的角度考虑,燃油电厂已大部分关停,火力发电厂也应以节约助燃油为重点,微观上经济规律也应以此为办事标准。
火力发电厂应从生产主导型向经营主导型转变,并围绕经营工作开展改革。为保证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生产指标管理必须符合经营指标管理要求,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作者单位为厦门市恒力机电设备运营有限公司)
一、火电厂生产流程与成本构成
(一)生产流程
火力发电厂就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工厂,比如说利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生产蒸汽、以蒸汽为介质将热能进一步转化为动能带到发电机运转完成发电。煤斗中原煤需在磨煤机中磨成煤粉,由热空气将磨细的煤粉送到锅炉炉膛中燃烧,燃烧后的煤粉形成热烟气,沿着锅炉的水平烟道与尾部烟道流动,以热辐射和热传导等方式沿途加热水、汽,热量释放后进入除尘器,在分离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粉煤灰后,洁净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向大气排放。送风机、一次风机将助燃使用的空气送到装设于尾部烟道的空气预热器中,利用烟气余热进行加热。
(二)成本构成
火力发电厂的经营成本由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变动成本包含燃料和水的消耗、环保成本、税费等;固定成本则包含了资产折旧、财务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
1.燃料成本:燃料成本火力发电厂运营的第一成本;是正常情况下,机组的设计容量越大、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越高、煤炭的市场价格越低,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燃煤成本越低。锅炉的性能与机组的效率直接受燃煤指标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一致的前提下,燃煤的指标越接近设计煤种,锅炉的效率趋于最高,发电的成本也较低。但是,如果结合煤炭的市场销售价格进行燃料成本分析,往往设计煤种的并非实际成本消耗最低的煤种。发电的燃料成本还受生产系统设备状态、机组启停次数、运行参数的调整水平等因素影响。火力发电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对燃料采购与验收等环节的管理以避免质次价高、亏卡亏吨现象的出现;要注意燃煤的堆放管理,储新用旧,缩短存期,防范严重自燃造成热量损失。
2.环保成本: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加大了对超标排放污染物企业的惩治力度,进一步增加了火力发电厂对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设施改造的资金投入,相应的污水处理的压力也日益增大。火力发电厂必须提高环保设施的技术先进性、保障环保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脱硫、脱硝和除尘过程石灰石、脱硝催化剂、环保设备电耗等环保成本。
3.水的成本:水是火力发电生产过程实现能量转换的介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连续和定期排污,发电量增长,排污量同时增加;同时,由于系统与设备不可避免地存在泄漏,因此生产过程需要补充除盐水。受原水的品质与价格等因素影响,生产除盐水需要消耗的药品、树脂、厂用电等费用也会发生变化。
4.税费:火力发电厂运营过程中应依法缴纳增值税及相应附加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在国家税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火力发电厂要组织人员加强学习、研究国家税收政策与法规,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交流,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进行纳税筹划,科学合法地进行节税。
5.资产折旧:火力发电厂的每年设备折旧费用取决于动态的投资费用和设备折旧年限。因此,火力发电厂要降低资产折旧费和大额费用摊销,在选址时要结合地质条件、地价进行投资综合评估,在设计时要汲取间接经验优化系统、在设备选型时要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才能合理控制投资总额。同时要立足于有利于企业实际长期运营的效益确定设备折旧年限。
6.财务成本:火力发电厂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巨大的资金投入对财务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力发电厂要以国家金融政策为依据,根据运营实际确定筹资规模、渠道、方式和时机,科学地控制流动负债的利息与长期借款的成本费用。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要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燃料和其他生产物资的库存,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加强资金的调度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7.运行维护成本: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维护成本包含了员工薪酬、维修费用、材料费用等。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加强统计分析与核算,科学预测、合理控制生产材料和维修费用;完善制度、规范流程,通过集中招标与采购合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和外委工程费用;通过加强成本教育,强化员工团队的成本意识;按照责、权、利三者结合的原则,健全成本控制责任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部门的协作配合、激活员工热情参与运行维护成本的控制。
二、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确立效益主导的经营观念
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生存的关键就是创造利润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盈利能力。经济与安全的关系是经济为中心,安全是基础与保障。实际的工作中,企业由于安全与其领导责任、领导利益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使其经济与安全的关系往往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企业经营活动可能会因过度对安全重视而忽略经济效益而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以,经济效益与安全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被重新认识。
(一)安全工作围绕经济利益开展,并突出其中心
要真正做到围绕经济工作开展安全工作,其中心为经济效益,依据经济效益受安全问题的影响作出决策。设备安全属于经济问题,并建立对其事故自身经济损失的计算标准,量化其经济损失,对经济与安全问题可准确掌握。明确间接经济损失计算范围与直接经济损失计算范围,事故计算于企业经济损失中纳入事故所产生的全部经济损失。
例如锅炉的受热面爆破,在计算经济损失时,直接经济损失不仅包括因受热面的爆破所产生的热量损失及汽水损失、修复费用,还应包括因损失电量不能补发的利润损失。基于此,受事故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被完整的体现,在制定安全措施的过程中应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考虑。 人身安全不能简单地考虑经济利益,还要充分地考量社会效益、企业信誉和员工士气等。在火电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有效地运用资源和管理方法,找到经济效益与安全投入的最佳投入点,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事故,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围绕提高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优质运营环境
在经济效益与安全的问题上,不仅火电企业需要转变其观念,也需要政府相关职能管理机关调整相应的政策,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过去所制定的与安全相关的政策,国家的有关部门、电厂及电网公司应进行适当修改。比如说,区别对待非计划机组停运事件管理,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经济运行积极性。
例如低负荷运行时,送风机与引风机的运行方式调整。通常情况下,机组在70%额定负荷以下发电,投入单台送风机与单台引风机就能够满足锅炉运行的需要,机组的发电效率相比于两台送风机与两台引风机同时投入的运行方式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仅因投入单台引风机与单台送风机发生非计划停运的几率加大,机组运行的可靠性下降,多数的运行人员都不愿意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承担单套送、引风机运行方式的风险,其原因就是在火力发电厂中不加区别处理非计划的停运事件。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超过200MW以上的机组送风机与引风机发生非计划停运的概率分别仅为 %与 %。
电力系统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建设,各地区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均达到了相当的规模;随着计算机保护和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以及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日益完善,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在不断提升;同时,多数发电机组都处于负荷率不高的运行状态,各类发电机组对负荷提升的响应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若是一台甚至两台机组同时突然停运,所减少的发电量也能很快得到补充,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不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应围绕促进提升经济效益调整相关政策,适当区别对待火电机组的非计划停运事件,促进火电企业鼓励生产人员挖掘潜力调整运行方式以提高机组效率。
三、实行精英制普及经济学知识,持续提高全员经济意识
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多数火力发电厂重安全与技术,轻效益与经营,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的经济学知识相对欠缺,对于工作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只是按照简单的思维进行处理。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手段,有着明显的经济目的性,应用任何技术都涉及到经济的问题;同时,经济问题又涉及到每一项的生产工程,实际上,技术经济与技术二者之间既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因此,为保障能够围绕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展生产活动,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火电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必须掌握基本以及常用的经济常识。
精英制的实行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火电企业需要培养一批既熟悉生产管理又掌握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如计划经营部)。由该部门依据燃料的市场价格、生产设备状态及电价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生产方案,依据竞价规则制定报价方案,在企业的实际运营工程中持续普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员工团队的经济意识,指导、监督生产作业和物资采购供应等各方面的工作,将生产作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火力发电企业真正实现从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
四、以效益为导向,全面转变火电企业的管理思维
火力发电厂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是最低供电耗煤与最大发电量。这种管理的思维方式是基于使全社会的电力需求最大程度得到满足,社会能源也最大限度得到节省。多数的火力发电厂在现阶段实施的管理模式仍然是经营工作与生产作业分开管理,主导为生产,节能管理为主线,供电耗煤最低为目标。但在实际中,发电量多并不能保障企业利润就高,供电煤耗低也不能保障生产成本就低。这种管理的思维方式没有广泛地考虑市场价格因素及企业其他经营相关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运营效益的影响,没有真正理解企业的使命是创造经济效益,因此没有把生产作业当作是企业创造效益的手段,这种管理的思维方式与市场经济基本准则相背离。
火力发电厂的产品与主要原料都是能源,因此节能是需要特别强调的理念,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工作仅次于安全工作。人们普遍认为效益的提高与节能有关,但实际上,节能也是有成本、有极限的,在节能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其他资源,经济方案利润更大与成本更低是评价节约其他资源与节能效益的主要指标。火力发电厂的生产需要消耗很多资源,其生产方式与生产环节的改变,所涉及的生产要素也需要相应改变,依据我国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观政策,能源行业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效益的角度考虑,燃油电厂已大部分关停,火力发电厂也应以节约助燃油为重点,微观上经济规律也应以此为办事标准。
火力发电厂应从生产主导型向经营主导型转变,并围绕经营工作开展改革。为保证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生产指标管理必须符合经营指标管理要求,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作者单位为厦门市恒力机电设备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