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各级党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这一课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于如何逐步实现县级党校教育正规化,是每一位党校教师必须思考探索的课题,应努力实现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县级党校 正规化建设 必要 迫切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53-01
基于以往工作经验的体会和当下党校工作要求的思考,县级党校在正规化建设中,如果要实现突破和创新,下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领导体制和机关建设
当前,县级党校的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存在着许多不尽科学的地方,从而,导致了不能完全适应党校教育正规化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事无巨细,一切都由书记牵头,党委研究决策。甚至连什么时间看电影、电影票怎么买、怎么发这样的具体小事也要党委负责。党的领导陷于行政事务之中。相反,事关路线、方针、政策的大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工作等却没有列入主要的议事日程,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和解决。二是机构设置混乱,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得到发挥。有的党校只有办公室和教研室,前勤和后勤各一摊。分工上也不合理,有的教研室兼管学员的组织和教学行政工作,如兼任党支部书记、图书管理员、资料管理员等,首尾不能相顾,工作效率低下,顾此失彼。加之一般的县级党校,人员少,小而全,不管哪个科室,基本上都是“大帮哄”,党务、业务“一勺烩”,科室责任不明,任务不清,更谈不上发挥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县级党校的领导体制,应该实行校委集体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建立校务委员会,重大事情必须经校委集体讨论决定。党务工作,建立总支部委员会,隶属于县直机关党委。
第二,校内机构设置,一般以三室二科为宜,具体为校委办公室,负责全校的日常性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职能部门;组织教育科(或是教务科),负责教学行政工作和学员工作;行政科,负责后勤工作;马列主义教研室,负责哲学、政经、科社、党史和党建学科的教学工作,人员较多、有条件的也可以分设教研组;文史教研室,负责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另外,各縣党校还要建立图书馆及阅览室。
二、班次和课程安排
县级党校进行干部培训工作,安排班次要根据受教者的客观实际,长短结合;安排课程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一般要以短训班为主,轮训党员干部。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相对于短训班而言较长的班次,培训干部。短班除学好形式任务课程、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外,每期还要做到至少要学习一门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和文化课外,还要拿出必要的时间,学习有关学习任务的课程。长期班要有计划、较系统地培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共党史、新时期党的理论、任务与目标等,使受训者通过系统的培训,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
办短期轮训班,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干部轮换学习制度。办长期班要立足于培训中青年干部,不一定只限于招收党员干部和在职干部,也可以考虑招收有培养前途的非党员干部和农村社员。
授课形式。党校过去基本都是单科进行培训,上大课,做报告。这种形式,教学效果不佳,应设法解决这个问题。相近的学科可以齐头并进,按学期、按课时进行系统的学习,要有预习、有辅导、有板书、有讲义、有讨论、有作业、有考核。
省级党校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和抽调相关人员编写出县级党校的标准教程。
三、教员问题
目前,党校的教员奇缺,有的党校不用说办中长班,就是办短训班都是穷于应付。一般党校都定员四五十人的编制,教员要占一半。可现在多的有十个八个教员,一般的都是只有三五个教员。解决教员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各校都在想办法,但是一直成效不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由县委和主管部门亲自动手,选调党校需要的人才,充实强化党校的师资,集中力量,争取一次性配齐。
四、教学设备问题
县级党校的教学设备远远落后于国民教育的中学,比之中等专业学校相差的就更远了。一般的都是大礼堂或是大会议室,长条凳,断腿桌;有的还用饭堂做教室,餐桌替代课桌;讨论在宿舍。其他教学设备就更谈不上了。这些现状都必须加以解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党校教学的需要。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对各县的党员干部队伍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培训,对于整个党的建设,对于实现美丽和谐的中国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希望相应的问题能够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加强县级党校的建设,办好县级党校。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县级党校 正规化建设 必要 迫切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53-01
基于以往工作经验的体会和当下党校工作要求的思考,县级党校在正规化建设中,如果要实现突破和创新,下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领导体制和机关建设
当前,县级党校的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存在着许多不尽科学的地方,从而,导致了不能完全适应党校教育正规化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事无巨细,一切都由书记牵头,党委研究决策。甚至连什么时间看电影、电影票怎么买、怎么发这样的具体小事也要党委负责。党的领导陷于行政事务之中。相反,事关路线、方针、政策的大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工作等却没有列入主要的议事日程,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和解决。二是机构设置混乱,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得到发挥。有的党校只有办公室和教研室,前勤和后勤各一摊。分工上也不合理,有的教研室兼管学员的组织和教学行政工作,如兼任党支部书记、图书管理员、资料管理员等,首尾不能相顾,工作效率低下,顾此失彼。加之一般的县级党校,人员少,小而全,不管哪个科室,基本上都是“大帮哄”,党务、业务“一勺烩”,科室责任不明,任务不清,更谈不上发挥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县级党校的领导体制,应该实行校委集体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建立校务委员会,重大事情必须经校委集体讨论决定。党务工作,建立总支部委员会,隶属于县直机关党委。
第二,校内机构设置,一般以三室二科为宜,具体为校委办公室,负责全校的日常性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职能部门;组织教育科(或是教务科),负责教学行政工作和学员工作;行政科,负责后勤工作;马列主义教研室,负责哲学、政经、科社、党史和党建学科的教学工作,人员较多、有条件的也可以分设教研组;文史教研室,负责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另外,各縣党校还要建立图书馆及阅览室。
二、班次和课程安排
县级党校进行干部培训工作,安排班次要根据受教者的客观实际,长短结合;安排课程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一般要以短训班为主,轮训党员干部。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相对于短训班而言较长的班次,培训干部。短班除学好形式任务课程、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外,每期还要做到至少要学习一门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和文化课外,还要拿出必要的时间,学习有关学习任务的课程。长期班要有计划、较系统地培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共党史、新时期党的理论、任务与目标等,使受训者通过系统的培训,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
办短期轮训班,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干部轮换学习制度。办长期班要立足于培训中青年干部,不一定只限于招收党员干部和在职干部,也可以考虑招收有培养前途的非党员干部和农村社员。
授课形式。党校过去基本都是单科进行培训,上大课,做报告。这种形式,教学效果不佳,应设法解决这个问题。相近的学科可以齐头并进,按学期、按课时进行系统的学习,要有预习、有辅导、有板书、有讲义、有讨论、有作业、有考核。
省级党校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和抽调相关人员编写出县级党校的标准教程。
三、教员问题
目前,党校的教员奇缺,有的党校不用说办中长班,就是办短训班都是穷于应付。一般党校都定员四五十人的编制,教员要占一半。可现在多的有十个八个教员,一般的都是只有三五个教员。解决教员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各校都在想办法,但是一直成效不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由县委和主管部门亲自动手,选调党校需要的人才,充实强化党校的师资,集中力量,争取一次性配齐。
四、教学设备问题
县级党校的教学设备远远落后于国民教育的中学,比之中等专业学校相差的就更远了。一般的都是大礼堂或是大会议室,长条凳,断腿桌;有的还用饭堂做教室,餐桌替代课桌;讨论在宿舍。其他教学设备就更谈不上了。这些现状都必须加以解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党校教学的需要。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对各县的党员干部队伍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培训,对于整个党的建设,对于实现美丽和谐的中国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希望相应的问题能够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加强县级党校的建设,办好县级党校。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