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昆虫记》不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一种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去一颗智慧之果。
片段阅读一
老门警
当一只蜜蜂从花田里采了花粉回到洞口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堵住洞口的活门忽然落下,开出一条通路来。当外来的蜜蜂进去以后,这活门又升上来把洞口堵住。同样,当里面的蜜蜂要出来的时候,这活门也是先降下,等里面的蜜蜂飞出去后,又升上来关好。
这个像针筒的活塞一般忽上忽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只蜂,是这所房子的门卫。它用它的大头顶住了洞口。当这所房子的居民要进进出出的时候,它就把“门闩”一拔,也就是说,它立刻退到一边,那儿的隧道特别宽大,可以容得下两只蜂。当别的蜜蜂都通过了,这“门警”又上来用头顶住洞口。它一动不动地守着门,那样的尽心尽责,除非它不得不去驱除一些不知好歹的不速之客,否则它是不会擅自离开岗位的。
当这位门警偶尔走出洞口的时候,让我们趁机仔仔细细地看看它吧。我们发现它和其他蜂一样,不过它的头长得很扁,它的衣服是深黑色的,并且有着一条条的纹路。身上的绒毛已经看不出来了,它本该有的那种美丽的红棕色的花纹也没有了。这一套破碎的衣服似乎告诉了我们一切。
这一只用自己的身躯顶住洞口充当门警的蜜蜂,看起来比谁都显得沧桑和年老。事实上,它正是这所房子的建筑者,现在的工蜂的母亲,现在的幼虫的祖母。就在三个月之前,它还挺年轻的,那时候它正在独自辛辛苦苦地建筑这座房子。现在它算是告老退休了——不,这不是退休,它还要发挥它的余热,用它的全力来保护着这个家呢。
(节选自《开隧道的矿蜂》,题目为编者加)
读有所思
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法布尔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充满敬重,他对未知世界孜孜不倦地求索着,他的观察从不会止于眼中所见事物的表象,而是以表象为契机深入探究。选段介绍了母蜂充当老门警的辛苦,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探究的。
片段阅读二
听不见的蝉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缩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很明显,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工夫叫喊他们吧!
其实,照我想,蝉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它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就是最重要的喜庆事也只能用这么多。我将土铳放在门外的筱悬木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在头顶树枝上的蝉,看不见下面在干什么。
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切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一点儿没有受到影响,蝉仍然继续歌唱,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儿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产生影响。
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蝉的音乐》,题目为编者加)
读有所思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宁肯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但作者却认为蝉听不见自己的歌声。作者为什么说蝉听不见?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片段阅读三
良 母
野鸭会脱下身上的绒毛,用它为子孙后代做成一张华丽舒适的床。母兔则会剪下身上那些最柔软的毛,为它的新出生的儿女做成一张温暖的垫褥。母的被管虫也做着同样的事情。看来,天下的母亲总还是有一定的共性的,这种共性也是它们的本能所决定的,那就是无私地疼爱自己的儿女。
母亲会用一块柔软的充塞物,给小毛虫做件温暖的外衣。这材料非常精细而且美观,从显微镜下仔细地观察,可以看到上面有一点一点的鳞状片体,这就是它为小儿女们制作衣服的最好的呢绒材料。小幼虫不久就会在壳里出现,因此要给它们准备好一个温暖的屋子,让它们可以在里面自由地游戏玩耍。在它们还没有进入到广阔的世界之前,可以在这里修身养性,储存力量。于是,母蛾就像母兔、母鸭一样从身上取下毛来,为儿女不辞辛劳地营造一片美好的天地。
这大概是以一种非常机械的方式进行的,好像是连续不断地摩擦墙壁而且并不是有意识的有心的举动一样,然而的确没有理由向我们证实确是如此。甚至连最蠢笨的母亲也有它自己的先见之明。这位看上去似乎有毛病的蛾子翻來覆去地打着滚,在狭窄的通道中跑来跑去,想方设法地把自己身上的毛弄下来,给它的家族制作舒适的床铺。
有些书上说,小被管虫自从有了生命以后,就会吃掉它们的母亲。事实上,我始终也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形发生。而且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怎样传说起来的。事实上,它已经为它的家族奉献、牺牲了那么多,最后自己只留下干干的、薄薄的一个条,还不够许多小子孙们的一口食物。实际上我的小被管虫们,它们是不吃母亲的。我看到的是它们自从穿上衣服以后,一直到自己开始吃食的时候,没有一个曾经咬到自己的已死的母亲的身上。
(节选自《被管虫》,题目为编者加)
读有所思
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难能可贵的是,求真的精神使他敢于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对权威理论提出怀疑和修正。选段中,法布尔针对有些书上说的小被管虫会吃掉自己的母亲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阅读后,你在学习探究方面受到了哪些启迪?
片段阅读一
老门警
当一只蜜蜂从花田里采了花粉回到洞口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堵住洞口的活门忽然落下,开出一条通路来。当外来的蜜蜂进去以后,这活门又升上来把洞口堵住。同样,当里面的蜜蜂要出来的时候,这活门也是先降下,等里面的蜜蜂飞出去后,又升上来关好。
这个像针筒的活塞一般忽上忽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只蜂,是这所房子的门卫。它用它的大头顶住了洞口。当这所房子的居民要进进出出的时候,它就把“门闩”一拔,也就是说,它立刻退到一边,那儿的隧道特别宽大,可以容得下两只蜂。当别的蜜蜂都通过了,这“门警”又上来用头顶住洞口。它一动不动地守着门,那样的尽心尽责,除非它不得不去驱除一些不知好歹的不速之客,否则它是不会擅自离开岗位的。
当这位门警偶尔走出洞口的时候,让我们趁机仔仔细细地看看它吧。我们发现它和其他蜂一样,不过它的头长得很扁,它的衣服是深黑色的,并且有着一条条的纹路。身上的绒毛已经看不出来了,它本该有的那种美丽的红棕色的花纹也没有了。这一套破碎的衣服似乎告诉了我们一切。
这一只用自己的身躯顶住洞口充当门警的蜜蜂,看起来比谁都显得沧桑和年老。事实上,它正是这所房子的建筑者,现在的工蜂的母亲,现在的幼虫的祖母。就在三个月之前,它还挺年轻的,那时候它正在独自辛辛苦苦地建筑这座房子。现在它算是告老退休了——不,这不是退休,它还要发挥它的余热,用它的全力来保护着这个家呢。
(节选自《开隧道的矿蜂》,题目为编者加)
读有所思
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法布尔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充满敬重,他对未知世界孜孜不倦地求索着,他的观察从不会止于眼中所见事物的表象,而是以表象为契机深入探究。选段介绍了母蜂充当老门警的辛苦,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探究的。
片段阅读二
听不见的蝉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缩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很明显,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工夫叫喊他们吧!
其实,照我想,蝉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它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就是最重要的喜庆事也只能用这么多。我将土铳放在门外的筱悬木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在头顶树枝上的蝉,看不见下面在干什么。
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切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一点儿没有受到影响,蝉仍然继续歌唱,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儿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产生影响。
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蝉的音乐》,题目为编者加)
读有所思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宁肯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但作者却认为蝉听不见自己的歌声。作者为什么说蝉听不见?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片段阅读三
良 母
野鸭会脱下身上的绒毛,用它为子孙后代做成一张华丽舒适的床。母兔则会剪下身上那些最柔软的毛,为它的新出生的儿女做成一张温暖的垫褥。母的被管虫也做着同样的事情。看来,天下的母亲总还是有一定的共性的,这种共性也是它们的本能所决定的,那就是无私地疼爱自己的儿女。
母亲会用一块柔软的充塞物,给小毛虫做件温暖的外衣。这材料非常精细而且美观,从显微镜下仔细地观察,可以看到上面有一点一点的鳞状片体,这就是它为小儿女们制作衣服的最好的呢绒材料。小幼虫不久就会在壳里出现,因此要给它们准备好一个温暖的屋子,让它们可以在里面自由地游戏玩耍。在它们还没有进入到广阔的世界之前,可以在这里修身养性,储存力量。于是,母蛾就像母兔、母鸭一样从身上取下毛来,为儿女不辞辛劳地营造一片美好的天地。
这大概是以一种非常机械的方式进行的,好像是连续不断地摩擦墙壁而且并不是有意识的有心的举动一样,然而的确没有理由向我们证实确是如此。甚至连最蠢笨的母亲也有它自己的先见之明。这位看上去似乎有毛病的蛾子翻來覆去地打着滚,在狭窄的通道中跑来跑去,想方设法地把自己身上的毛弄下来,给它的家族制作舒适的床铺。
有些书上说,小被管虫自从有了生命以后,就会吃掉它们的母亲。事实上,我始终也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形发生。而且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怎样传说起来的。事实上,它已经为它的家族奉献、牺牲了那么多,最后自己只留下干干的、薄薄的一个条,还不够许多小子孙们的一口食物。实际上我的小被管虫们,它们是不吃母亲的。我看到的是它们自从穿上衣服以后,一直到自己开始吃食的时候,没有一个曾经咬到自己的已死的母亲的身上。
(节选自《被管虫》,题目为编者加)
读有所思
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难能可贵的是,求真的精神使他敢于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对权威理论提出怀疑和修正。选段中,法布尔针对有些书上说的小被管虫会吃掉自己的母亲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阅读后,你在学习探究方面受到了哪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