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观察自拟软肝汤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湿热内蕴兼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用药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肝纤维化、肝功能疗效上明显优于治疗组。结论:自拟软肝汤剂具有抗乙肝肝纤维化的作用。
关键词:慢乙肝肝纤维化;自拟软肝汤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42-01 中医对于肝纤维化并没有特定病名,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而归于不同的疾病中,如“积聚”、“胁痛”、“黄疸”等。其病因病机多从湿热、疫毒、痰凝、血瘀、正虚来阐述,涉及肝脾肾三脏,治疗上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调补肝肾等[1]。而临床上则以湿热、血瘀较为多见,因此,我们根据文献记载、临床研究并结合临床用药经验,自拟软肝汤剂治疗肝纤维化,观察其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湿热内蕴兼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患者。对照组 及治疗组各30例,治疗前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肝功能、胶原四项诸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观察病例均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湿热内蕴兼瘀血阻络证中医诊断标准》[2]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3]。
2 研究方案
2.1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按入组先后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1片/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软肝汤剂(丹参15g、赤芍10g、柴胡5g、苦参15g、茵陈15g、虎杖10g 、大黄6g、黄芪30g、鸡血藤15g、女贞子10g、水红花子15g、牡蛎30g、三七1.5g、甘草6g),采用常规水煎服,煎取200ml ,每日两次温服,早晚各100ml;用药疗程:均为6个月。
2.2 观察指标:肝功能(ALT、AST)和胶原四项(IV-C、HA、LN 及PC-III)
2.3 统计处理: 运用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所有病例的疗效、上述症状积分结果进行对比,计数资料用 c 2 检验,计量资料t 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表3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ALTAST对照组治疗前77.61±29.1241.93±15.76治疗后67.57±15.5539.68±9.77治疗组治疗前75.43±24.9839.90±18.32治疗后36.57±19.02▲#34.63±15.94 注:▲ 治疗前后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2 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
表4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HALNPC ⅢⅣ -C对照组治疗前316.74±132.53116.73±58.17165.61±80.10124.96±69.37治疗后277.08±90.38#88.18±24.69118.13±46.7099.09±41.13治疗组治疗前346.97±117.38125.86±59.50163.97±65.89130.49±29.89治疗后206.00±81.71◆59.87±38.74◆127.50±52.05△62.06±28.29◆注:◆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前后比较,P>0.05。
4 讨论
目前,病理证实,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总发生率为59.36%[4] ,因此延缓、阻断甚至逆转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发展,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延缓、阻断其向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的关键。
自拟软肝汤剂由丹参、赤芍、柴胡、苦参、茵陈、虎杖、大黄、黄芪、鸡血藤、女贞子、水红花子、牡蛎、三七、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等功效。全方以苦参、茵陈、虎杖、柴胡清热解毒燥湿,丹参、 赤芍、 水红花子、三七活血利水,大黄兼具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辅以黄芪健脾益气,鸡 血藤、女贞子 ,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肝化瘀、健脾益气之功。
综上所述,自拟软肝汤剂具有抗乙肝肝纤维化及改善肝功能作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治療慢乙肝后肝纤维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Bataller R,Brenner DA.Liver fibrosis [J].J Clin Invest,2005,115:209- 218.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分会西安会议联合修订
[4] 赵根成,王玉忠,李芳.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与B 超探测的静脉、脾静脉内径及脾厚关系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36
关键词:慢乙肝肝纤维化;自拟软肝汤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42-01 中医对于肝纤维化并没有特定病名,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而归于不同的疾病中,如“积聚”、“胁痛”、“黄疸”等。其病因病机多从湿热、疫毒、痰凝、血瘀、正虚来阐述,涉及肝脾肾三脏,治疗上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调补肝肾等[1]。而临床上则以湿热、血瘀较为多见,因此,我们根据文献记载、临床研究并结合临床用药经验,自拟软肝汤剂治疗肝纤维化,观察其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湿热内蕴兼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患者。对照组 及治疗组各30例,治疗前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肝功能、胶原四项诸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观察病例均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湿热内蕴兼瘀血阻络证中医诊断标准》[2]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3]。
2 研究方案
2.1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按入组先后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1片/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软肝汤剂(丹参15g、赤芍10g、柴胡5g、苦参15g、茵陈15g、虎杖10g 、大黄6g、黄芪30g、鸡血藤15g、女贞子10g、水红花子15g、牡蛎30g、三七1.5g、甘草6g),采用常规水煎服,煎取200ml ,每日两次温服,早晚各100ml;用药疗程:均为6个月。
2.2 观察指标:肝功能(ALT、AST)和胶原四项(IV-C、HA、LN 及PC-III)
2.3 统计处理: 运用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所有病例的疗效、上述症状积分结果进行对比,计数资料用 c 2 检验,计量资料t 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表3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ALTAST对照组治疗前77.61±29.1241.93±15.76治疗后67.57±15.5539.68±9.77治疗组治疗前75.43±24.9839.90±18.32治疗后36.57±19.02▲#34.63±15.94 注:▲ 治疗前后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2 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
表4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HALNPC ⅢⅣ -C对照组治疗前316.74±132.53116.73±58.17165.61±80.10124.96±69.37治疗后277.08±90.38#88.18±24.69118.13±46.7099.09±41.13治疗组治疗前346.97±117.38125.86±59.50163.97±65.89130.49±29.89治疗后206.00±81.71◆59.87±38.74◆127.50±52.05△62.06±28.29◆注:◆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前后比较,P>0.05。
4 讨论
目前,病理证实,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总发生率为59.36%[4] ,因此延缓、阻断甚至逆转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发展,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延缓、阻断其向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的关键。
自拟软肝汤剂由丹参、赤芍、柴胡、苦参、茵陈、虎杖、大黄、黄芪、鸡血藤、女贞子、水红花子、牡蛎、三七、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等功效。全方以苦参、茵陈、虎杖、柴胡清热解毒燥湿,丹参、 赤芍、 水红花子、三七活血利水,大黄兼具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辅以黄芪健脾益气,鸡 血藤、女贞子 ,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肝化瘀、健脾益气之功。
综上所述,自拟软肝汤剂具有抗乙肝肝纤维化及改善肝功能作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治療慢乙肝后肝纤维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Bataller R,Brenner DA.Liver fibrosis [J].J Clin Invest,2005,115:209- 218.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分会西安会议联合修订
[4] 赵根成,王玉忠,李芳.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与B 超探测的静脉、脾静脉内径及脾厚关系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