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历经磨难,却再次把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凝聚为全体国人的共同意志。
现代社会,企业是国家的经济细胞;企强则国富,是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却仍然缺少伟大的公司,这困扰着无数有志之士。
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董事会。董事会公司治理的优劣是影响企业竞争力与持续发展力的根本要素。国务院国资委首任主任李荣融曾表示,“企业一时效益好有什么用?公司治理如果不解决好,企业说倒就倒。”国务委员王勇指出: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决定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成败。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正是在这一认识的驱动下,2004年,《董事会》杂志应运创立。我们始终聚焦董事会建设领域,与企业同呼吸共进步,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业界看,《董事会》已经成为优秀公司治理理念的传播者与引领者,中国公司治理成长进步的纪录者与见证者。
12年为一纪,当下,中国经济正处在转档升级的关口,公司治理这一永恒的命题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伟大的董事会创造伟大的公司。这是中国公众公司新的使命,也更激励着《董事会》朝着这一新的目标,奋勇前行!
12年的执念
“思想构筑未来”,12年来,《董事会》在优秀公司治理理念的传播上,砥砺前行,不遗余力。
公司治理是舶来品,中国的公司治理更多体现了股东会中心主义,一些企业将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定位为上下级,乃至董事会被视为股东会的附庸。为此,《董事会》在创刊号明确指出,“董事会是法人治理的核心和灵魂”、“伟大的董事会意味着竞争优势,伟大的董事会意味着伟大的公司”。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将董事会置于公司运营的核心,董事会不仅作为独立的组织存在,还拥有业务执行权、经营决策权和公司的对外代表权等多项独立权力。董事会不只是单纯的业务执行机关,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领导和管理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而存在;经理层的公司管理权完全来自董事会的授予。可以说,公司维持组织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均来自于董事会。董事会运作,应该是群贤共治、和而不同。
自创刊始,《董事会》始终强调: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股东会、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应形成良好的分权制衡关系,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等治理主体行权行为,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价值的源泉,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董事会。
在实践中,中国的公司治理面临:控制权争夺、董事会内耗、治理形似神不至、人治思维惯性等诸多问题,《董事会》敏锐地抓住了其间的典型问题,刊发《董事会的本质》、《中国董事会怎么了》、《董事会争罢战》、《迷失的董事会中心主义》、《监事会:不应沉默的权力》、《央企董事长为什么难选》系列专业文章思辨剖析,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之路艰难坎坷、任重道远。
然而,无论中国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怎样变化,《董事会》始终坚守信念,秉持初心,坚持传递正确的公司治理理念,弘扬公司治理的正能量,为中国公司治理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你们做的事情意义很大,能够坚持这么多年,相当不容易。”业界朋友的如是表达,让我们倍感欣慰,更深感责任沉重。
法与时转则治。中国公司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的过程中不断转型升级,其佼佼者已开始引领新常态;而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治理呈现新特点,中国公司的外部治理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正是基于这个新的方向,《董事会》发出“伟大的董事会创造伟大的公司”的新倡导,呼吁所有中国公众公司董事会更加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提升能力、勇于创造新价值。
金圆桌的力量
知行合一,知易行难。12年来,上百位顶级专家、数千位董事、逾万名公司高管,怀揣共同的诉求,以不同的方式汇聚《董事会》、汇聚金圆桌,交流实践心得,碰撞智慧火花,贡献真知灼见。逐渐的,《董事会》已成为上市公司求索善治力量、凝聚治理共识的“公众平台”、共同社区,很多老朋友甚至视其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此时此地,让我们感谢并记取这些为推动中国公司治理进步甘于付出的奉献者们(由于版面限制,只能列举):
他们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邵宁、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上海证券交易所原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副总经理周勤业、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顾功耘、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谢志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首都经贸大学校长助理戚聿东、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刘志彪、中国社科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鲁桐、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仲继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桁林、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宁向东、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秦永法、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财政部财科所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博导教授郑江淮、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导教授谢永珍……
他们是中国公司董事会建设的引领者: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中国诚通董事长马正武、中国恒天董事长张杰、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新兴际华董事长刘明忠、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福田汽车董事长徐和誼、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盛屯矿业董事长陈东、深圳燃气董事长李真、粤高速董事长朱战良、中化国际原董事长罗东江、中材国际原董事长王伟、平安银行原董事长孙建一、中国民生银行原董事长董文标、大午集团监事长孙大午、约瑟投资董事长陈九霖…… 他们是中国上市公司的CEO们: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山东黄金总经理毕洪涛、开能环保总经理杨焕凤、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北新建材总经理陈雨、华电国际时任总经理陈建华、瀚蓝环境总经理金铎、携程网总裁范敏……
他们是独立董事和董事会秘书们:中国铁建董秘余兴喜、福田汽车董秘龚敏、中国中铁董秘于腾群、美的集团董秘江鹏、青岛海尔董秘明国珍、赣粤高速董秘熊长水、中国建筑董秘孟庆禹、潍柴动力董秘戴立新……中联重科独董王志乐、京东方独董欧阳钟灿、申达股份独董俞铁成、兴业银行独董巴曙松、中国软件独董王璞……
感谢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他告诉我们:董事长是协调人;感谢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亲口说:自己不是董事会的领导;感谢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这样表达:董事长应该是沟通能手、战略家;感谢中国诚通董事长马正武坦言:董事长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董事会自身的运作,为董事履职创造好的环境;感谢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分享:企业家不能整天只想着自己怎么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要想如何让别人来干、找谁来干,如何为经理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他们的话,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感谢福田汽车董事会,向《董事会》开放,首开媒体现场旁听董事会会议先河,更向外界释放出董事会治理的透明度、开放性;感谢中联重科董事会发起的国内上市公司首例独董独立调查,由《董事会》独家深度报道,彰显上市公司独董的独立性与价值,进一步帮助社会各界厘清对独董的认知;感谢兴业银行董事会,通过《董事会》与业界分享其绿色治理的经验,这一经验被世界银行翻译成英文作为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感谢美的集团董事会,在与《董事会》交流中坦陈家族企业的传承之道,分享公司治理、企业管控、三权分立和集权与分权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责权利对等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艰辛。
感谢共同关注公司治理领域的各界人士对金圆桌的高度评价。中国中车董事会这样表述:作为中国公司治理领域中的盛会,金圆桌活动给企业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让企业了解到很多业界最新观点和理论,于公司本身是一种治理层面的提升,对企业间彼此学习、互相借鉴大有益处,金圆桌活动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的改善和治理文化的推动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今天的第十二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论坛上,新老朋友将围绕探寻变革期的上市公司治理新动能这一主题,共商新时期的变革与创新。共襄盛举,快意至哉!
共同再出发
《国语》中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已经问世12载的《董事会》,在社会各界支持中走到了今天,未来的路怎么走?
在媒体融合加速、公司治理凸显的时代潮流中,我们将致力于成为中国公司治理领域信息服务的最具权威的提供者。为此,“董事会”将打造媒体型智库+社交平台;以高新技术融合传媒与新媒体,采取线上线下、网内网外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提供契合公司治理与价值创造需求的专业数据库、案例及整体解决方案,为中国公司治理的规范、透明、高效贡献力量。
实现这个目标,《董事会》是有条件的。目前《董事会》拥有全媒体采编、移动互联网运营、高端咨询、IT研发、专业培训、广告展会、专业管理人员60余人,已成功将VR/AR等新技术运用到出版领域。同时,拥有一支强大的董事会理论研究团队,包括国内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等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国内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智库,国内知名上市公司高管等,我们将成立公司治理研究院与公司创值研究院,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与创值评级评价体系。
尤其重要的是,包括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等在内许许多多关心《董事会》的贤达,对《董事会》杂志的使命给予高度肯定。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先生这样鼓励:“为什么我喜欢你们《董事会》杂志?你们有使命感。”有市值超过20%的顶尖上市公司的支持,《董事会》必将更紧密地和中国的公司治理各方同呼吸共命運,服务于中国公司治理进步,落实为中国公司的价值创造。任重道远,《董事会》愿与新老伙伴携手再出发,行稳达远。
蓄力一纪,由是始之。
现代社会,企业是国家的经济细胞;企强则国富,是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却仍然缺少伟大的公司,这困扰着无数有志之士。
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董事会。董事会公司治理的优劣是影响企业竞争力与持续发展力的根本要素。国务院国资委首任主任李荣融曾表示,“企业一时效益好有什么用?公司治理如果不解决好,企业说倒就倒。”国务委员王勇指出: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决定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成败。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正是在这一认识的驱动下,2004年,《董事会》杂志应运创立。我们始终聚焦董事会建设领域,与企业同呼吸共进步,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业界看,《董事会》已经成为优秀公司治理理念的传播者与引领者,中国公司治理成长进步的纪录者与见证者。
12年为一纪,当下,中国经济正处在转档升级的关口,公司治理这一永恒的命题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伟大的董事会创造伟大的公司。这是中国公众公司新的使命,也更激励着《董事会》朝着这一新的目标,奋勇前行!
12年的执念
“思想构筑未来”,12年来,《董事会》在优秀公司治理理念的传播上,砥砺前行,不遗余力。
公司治理是舶来品,中国的公司治理更多体现了股东会中心主义,一些企业将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定位为上下级,乃至董事会被视为股东会的附庸。为此,《董事会》在创刊号明确指出,“董事会是法人治理的核心和灵魂”、“伟大的董事会意味着竞争优势,伟大的董事会意味着伟大的公司”。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将董事会置于公司运营的核心,董事会不仅作为独立的组织存在,还拥有业务执行权、经营决策权和公司的对外代表权等多项独立权力。董事会不只是单纯的业务执行机关,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领导和管理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而存在;经理层的公司管理权完全来自董事会的授予。可以说,公司维持组织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均来自于董事会。董事会运作,应该是群贤共治、和而不同。
自创刊始,《董事会》始终强调: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股东会、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应形成良好的分权制衡关系,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等治理主体行权行为,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价值的源泉,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董事会。
在实践中,中国的公司治理面临:控制权争夺、董事会内耗、治理形似神不至、人治思维惯性等诸多问题,《董事会》敏锐地抓住了其间的典型问题,刊发《董事会的本质》、《中国董事会怎么了》、《董事会争罢战》、《迷失的董事会中心主义》、《监事会:不应沉默的权力》、《央企董事长为什么难选》系列专业文章思辨剖析,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之路艰难坎坷、任重道远。
然而,无论中国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怎样变化,《董事会》始终坚守信念,秉持初心,坚持传递正确的公司治理理念,弘扬公司治理的正能量,为中国公司治理的进步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你们做的事情意义很大,能够坚持这么多年,相当不容易。”业界朋友的如是表达,让我们倍感欣慰,更深感责任沉重。
法与时转则治。中国公司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的过程中不断转型升级,其佼佼者已开始引领新常态;而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治理呈现新特点,中国公司的外部治理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正是基于这个新的方向,《董事会》发出“伟大的董事会创造伟大的公司”的新倡导,呼吁所有中国公众公司董事会更加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提升能力、勇于创造新价值。
金圆桌的力量
知行合一,知易行难。12年来,上百位顶级专家、数千位董事、逾万名公司高管,怀揣共同的诉求,以不同的方式汇聚《董事会》、汇聚金圆桌,交流实践心得,碰撞智慧火花,贡献真知灼见。逐渐的,《董事会》已成为上市公司求索善治力量、凝聚治理共识的“公众平台”、共同社区,很多老朋友甚至视其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此时此地,让我们感谢并记取这些为推动中国公司治理进步甘于付出的奉献者们(由于版面限制,只能列举):
他们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邵宁、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上海证券交易所原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副总经理周勤业、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顾功耘、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谢志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首都经贸大学校长助理戚聿东、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刘志彪、中国社科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鲁桐、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仲继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桁林、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宁向东、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秦永法、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财政部财科所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博导教授郑江淮、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导教授谢永珍……
他们是中国公司董事会建设的引领者: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中国诚通董事长马正武、中国恒天董事长张杰、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新兴际华董事长刘明忠、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福田汽车董事长徐和誼、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盛屯矿业董事长陈东、深圳燃气董事长李真、粤高速董事长朱战良、中化国际原董事长罗东江、中材国际原董事长王伟、平安银行原董事长孙建一、中国民生银行原董事长董文标、大午集团监事长孙大午、约瑟投资董事长陈九霖…… 他们是中国上市公司的CEO们: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山东黄金总经理毕洪涛、开能环保总经理杨焕凤、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北新建材总经理陈雨、华电国际时任总经理陈建华、瀚蓝环境总经理金铎、携程网总裁范敏……
他们是独立董事和董事会秘书们:中国铁建董秘余兴喜、福田汽车董秘龚敏、中国中铁董秘于腾群、美的集团董秘江鹏、青岛海尔董秘明国珍、赣粤高速董秘熊长水、中国建筑董秘孟庆禹、潍柴动力董秘戴立新……中联重科独董王志乐、京东方独董欧阳钟灿、申达股份独董俞铁成、兴业银行独董巴曙松、中国软件独董王璞……
感谢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他告诉我们:董事长是协调人;感谢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亲口说:自己不是董事会的领导;感谢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这样表达:董事长应该是沟通能手、战略家;感谢中国诚通董事长马正武坦言:董事长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董事会自身的运作,为董事履职创造好的环境;感谢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分享:企业家不能整天只想着自己怎么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要想如何让别人来干、找谁来干,如何为经理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他们的话,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感谢福田汽车董事会,向《董事会》开放,首开媒体现场旁听董事会会议先河,更向外界释放出董事会治理的透明度、开放性;感谢中联重科董事会发起的国内上市公司首例独董独立调查,由《董事会》独家深度报道,彰显上市公司独董的独立性与价值,进一步帮助社会各界厘清对独董的认知;感谢兴业银行董事会,通过《董事会》与业界分享其绿色治理的经验,这一经验被世界银行翻译成英文作为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感谢美的集团董事会,在与《董事会》交流中坦陈家族企业的传承之道,分享公司治理、企业管控、三权分立和集权与分权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责权利对等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艰辛。
感谢共同关注公司治理领域的各界人士对金圆桌的高度评价。中国中车董事会这样表述:作为中国公司治理领域中的盛会,金圆桌活动给企业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让企业了解到很多业界最新观点和理论,于公司本身是一种治理层面的提升,对企业间彼此学习、互相借鉴大有益处,金圆桌活动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的改善和治理文化的推动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今天的第十二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论坛上,新老朋友将围绕探寻变革期的上市公司治理新动能这一主题,共商新时期的变革与创新。共襄盛举,快意至哉!
共同再出发
《国语》中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已经问世12载的《董事会》,在社会各界支持中走到了今天,未来的路怎么走?
在媒体融合加速、公司治理凸显的时代潮流中,我们将致力于成为中国公司治理领域信息服务的最具权威的提供者。为此,“董事会”将打造媒体型智库+社交平台;以高新技术融合传媒与新媒体,采取线上线下、网内网外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提供契合公司治理与价值创造需求的专业数据库、案例及整体解决方案,为中国公司治理的规范、透明、高效贡献力量。
实现这个目标,《董事会》是有条件的。目前《董事会》拥有全媒体采编、移动互联网运营、高端咨询、IT研发、专业培训、广告展会、专业管理人员60余人,已成功将VR/AR等新技术运用到出版领域。同时,拥有一支强大的董事会理论研究团队,包括国内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等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国内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智库,国内知名上市公司高管等,我们将成立公司治理研究院与公司创值研究院,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与创值评级评价体系。
尤其重要的是,包括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等在内许许多多关心《董事会》的贤达,对《董事会》杂志的使命给予高度肯定。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先生这样鼓励:“为什么我喜欢你们《董事会》杂志?你们有使命感。”有市值超过20%的顶尖上市公司的支持,《董事会》必将更紧密地和中国的公司治理各方同呼吸共命運,服务于中国公司治理进步,落实为中国公司的价值创造。任重道远,《董事会》愿与新老伙伴携手再出发,行稳达远。
蓄力一纪,由是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