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着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大事。内容多且纷繁复杂,学生确实难记,致使学生厌学;加之,历史教师往往任教的班次多,无法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辅导、督促和检查,导致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不快。面对上述情况,历史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本身是一种个性心理的表现,是在一定条件下长期作用的结果。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教育方法的好坏直接有关。学生只有对本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有探求本学科的欲望,才能积极地去思考和探究,而激起这种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当做学生探求知识道路上的引路人,应该创设新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作为施展才华的平台,利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更新理念,做到“四多”:即多学习,学习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多观察,观察在课堂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和学生的闪光点;多思考,思考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多总结,总结自已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同时,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至上”的意识,带领学生去突破一个个路障,完成学习任务。
  2 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
  学生一般在上课前的一、二分钟内是很难安静下来的,教师若用讲故事的形式,或用悠扬的音乐,或用高昂精湛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既可以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美国的诞生》一课时,笔者走进教室就给学生讲:同学们,大家从地理知识得知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面积930多万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只有两亿多人口的国家,目前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且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驻军,成为不可一世的军事强国。可是就在200多年前,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诞生的呢?这正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通过教师这样的讲述和设问,学生迅速地安静下来,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供讲台作为锻炼学生的舞台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故事。如:历史故事,人物故事,历史成语典故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相结合登上讲台进行讲述,这是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勇气,还使学生尝到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
  4 质疑探宝
  “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进行探索。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人类的形成》一课时,可以设置一个问题链:人和猿是同一祖先吗?人与猿有什么区别?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远古人类各是谁?这一联串的问题,我们可以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就等于发现一个“宝藏”,让学生充当“发现者”和“探索者”,到历史的时空隧道中去寻宝,当他们每发现一个个“宝藏”时,内心就会充满成功的喜悦。
  5 让学生自命试题进行课前测试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自命试题进行课前测试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每周的教学计划提前要求学生复习前一课的已学内容,预习要学的新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复习与预习,采用选择、判断、列表、材料解析等题型命出答题人能在5分钟内完成的试题。这些试题由课代表在上新课的前一天收齐交给任课老师,老师上课时则将甲班的试题分发给乙班,相互交叉进行课前测试。通过让学生自命试题进行课前测试,使得以前总是处于被动考试状态的学生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命题去考查别人,给学生增了新鲜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自学、去思考、去钻研,无形中架通了巩固旧知、熟悉新知这座桥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学生牢固地掌了知识,教师也教得轻松。
其他文献
21 世纪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创造始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师问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很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问、向他质
期刊
【摘 要】 美术教学和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变成现实,以此目的,本文从创作意识、欣赏能力、想象能力、时代意识等入手来论述在新课程理念导引下的美术教学。  【关键词】 创作意识 欣赏能力 想象能力 时代意识     学生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
期刊
【摘 要】 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筛选与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关键词】 动态生成 创设氛围 敏锐反馈 有效构建      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上英语,首先要让他对英语产生兴趣。情趣教育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情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所蕴含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应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
期刊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的科学,许多概念、规律都来自于实验。初中物理教学要从实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演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实验探究又具有直观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  1 注重实验探究的设计、严格实验探究的操作程序  实验操作
期刊
【摘 要】 猜想阅读是一种建立在事实或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对文本进行合理性推测的阅读方式。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此法,发现合理地运用猜想阅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能调整学生的期待视野,能有效打通读与写的通道,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猜想 阅读期待 期待视野 读写结合     人们在谈论语文教学时,不一而同地认为要重视和加强语文阅读。其实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就十分重视阅
期刊
幼儿时期既是儿童极其脆弱的时期,也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时期。要想为儿童的幸福和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就必须在这个时期为其提供充分的保护、照顾和激励。因此,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幼儿教育领域,使得办园形式日益多样化,办学体制进一步多元化。根据《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1],2005、2006、2
期刊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运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而学生只是机械地摹仿绘画。整个教学过程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孩子们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教学效果也常常差强人意。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针对孩子们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特点,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引进音乐的元素,通过情景交融的音乐来引导同学们进行绘画创作,活跃课堂教学气
期刊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它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含义深刻和富有表现力。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十分重视成语这一文化瑰宝,在每一册每个单元的练习中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这个训练项目。成语教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几个教学实例来谈谈成语教学。  1 激发兴趣 表演成语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因此,在成语教学中,我在备课时更多地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在课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具有三大功能:一是朗读训练的顺应功能。它顺应了《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二是朗读训练的强化功能。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长大成人后的口语交际,促进和强化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点,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体现;三是朗读训练的增值功能。它使语文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增值。朗读训练的三大功能要求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力求事半功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