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传统意识,直面课改冲击,推进课程改革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教师务需转变传统教学意识,关注学生发展进程中的种种期待,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转变传统教学意识,就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常规教学为我们创设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意识,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的常规教学进行认真地审读,从中把握新课程理念对常规教学的冲击点,以此为突破口,重新确立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和意识。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常规教学带来哪些冲击呢?
  
  一、新课程改革对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冲击
  按现代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学生所需的知识应包括教材教参知识、教师已有的知识、师生在教学互动中生成的知识、方法性知识、社会环境知识,(包括前者以外的所有知识)。这些知识的相互融通、相互碰撞、相互领悟、相互张弛,才能生成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才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传统的教学行为和意识把教师本位、知识本位作为课堂的主宰,热衷于传授教材知识,关注的是应试知识、应试技能的传授;关注的是文本解读过程中的结论;关注的是讲讲练练、练练讲讲;关注的是讲授知识的板块与模式。却忽略了教材、教参以外知识的勾连与融通;忽略了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言语实践与言语材料的积累;忽略了符合语文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组合与课堂情境的营造与生发。这样就势必导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势必导致学生读背结论为应考,哪管真伪苦呻吟;势必影响学生情感体验、人文精神的蕴蓄和学习个性的张扬;势必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期,是一个变革迅猛的时期,其范围之广,内容之深刻,知识更新周期之短,人才规格要求之高,往往无法预见,这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行为和意识进行认真地反思,根据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和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挖掘和整合语文教育资源,让学生多层面的接触语文材料,广泛地汲取语文知识的琼浆,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新课程改革对课堂调控方式的冲击
  传统的教学行为是一种结构式、封闭式、权力式的教学行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包打天下,一灌到底,学生是课堂的傀儡,俯首贴耳,不得越雷池一步;教师不厌其烦地讲、练、施考,学生一味地记、做、应对;教师念教材、教参、练习册三本经,学生做笔记、作业、考试卷三件套。教学行为在教师至上,分数至上,升学至上的思想调控下,把学生变成机器人、接收器、功劳薄,学生没有一点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这样的教学调控方式,使学生原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遭到扼杀,使学校教育固有的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育目标被淹没和遗忘。很显然,这种教学的调控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是不相适应的。新课程改革一改传统课堂的调控方式,倡导非结构式、开放式、民主式、生成式的语文课堂,视学生为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体,其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一切教学行为都必须服从学生学习这个主体;强调学习主体的意识、需要、愿望、情感、意志等意向;关注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的呈现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实践精神、创新能力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立正确的教学调控方式,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期待,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激活学生的学习情商,真正让学大于教。
  
  三、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活动方式的冲击
  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课堂活动方式无非是倾听、练习、死记硬背;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问题。凡此种种,概莫能外。《课标》在阐释课程理念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如何进行语言实践,《课标》有着明确的结论:“语文又是母语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按《课标》的要求,语文课堂必须为学生搭建语文体验和实践的平台,摈弃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分析式、记背式、封闭式的活动方式,求得学生心智视野的开放,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转变课堂中心,让学生走出四壁合围的教室,求得学习环境空间的开放,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改变语文课堂的单向流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主动推进对话,谋求多边对话,求得课堂组织形式的开放,以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沟通,获得切身的语言感悟和情感体验。真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活动中长知识,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放飞灵性,在练就语文本领时提高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四、新课程改革对语文学习环境的冲击
  历史形成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与生产和生活的分离,使得传统的教育仅限于学校教育、传统的学习仅限于课堂学习,这种单一的学习环境限制了人的学习需要的发展及满足学习需要的程度。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使这种传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如杜威所说:“学习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正规学校学习以及学校以外整个社会、生活各方面多层次的学习成为当今人才成长发展的一种需要,随着“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等教育观点的提出和普及,这种需要越来越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学内容必须面向学生生活,以努力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
  ——忽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信而好古”(只知教育学生复述前辈权威的思想而无亲身实践)的教学意识,使学生缺乏独立的思想和见解,这种教学意识必将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所摈弃。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应视为教学的一条规律,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正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必将极大地丰富教育资源,同时,使学生从小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日臻完善,考与教、考与学长期对立或教学一味地适应考试的局面必将打破,考试内容社会化,考试标准开放化,考试形式多元化,考试体系多极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教育评价趋势。考试越来越有利于展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地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既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个性和特长的最好的学习活动形式。它作为一种课程,既是素质教育要求之所在,又是社会发展之所需。它又作为人的发展的一种需要,既能引导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又能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个性品质。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参与、理解、研究一些跨学科的问题提供了极好的实践机会。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意识和行为的冲击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应对如此全方位的冲击,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消化课改理论,潜意识地把目光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关注学生的期待上,并因材施教。让我们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转变传统意识,迎接新课改的全面冲击,直面现实,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去!
其他文献
摘要:该文介绍了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采用JSP MySQL Struts Hibernate进行开发。主要实现了用户注册、登录、注销、在线考试、自动阅卷、查询成绩、试卷管理、试题管理、成绩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于维护。  关键词:JSP;MySQL;Struts;Hibernate;网络考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
摘要:高校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系统是一个基于B/S模式的MIS系统。该文以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为背景,从业务需求分析开始,阐述系统架构、功能结构、数据模型等方面的设计过程。该系统体现业绩考核既要依照学校总体要求,又要体现各二级院系单位专业建设需要以及其业绩量化计算的实现方法,为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
圆形是基本的几个图形,对圆形的识别也是计算机视觉的基本任务之一。圆形检测在工业制造、通检测、虹膜识别、生物医药、武器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模板匹配是图像识别的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模板匹配仅能匹配图片视场中匹配度最高的位置。该文通过改进匹配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识别算法,使得能够匹配出视场中所有的圆形。合成图片上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精度为像素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