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存在的价值在于高校代表着精神领域的尊荣,代表着一种独立的个性,高校不仅要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源头和汇聚优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舞台,更要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青海省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思想,而教育的和谐发展和全社会焕发出的教育情怀,则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应是青海省教育战线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青海省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但就青海省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和状况来看,高等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高等教育本身所蕴藏的巨大创新潜力还不十分相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青海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和重要思考。
1 从教育理念上抓起,培养高素质公民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胡锦涛主席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这是在中国面临严重文化危机的关头提出的宏远问题。在许多人眼里,重视教育往往直接被简单地理解为加大对教育物力、财力的投入,只追求量的好大喜功,却不求教育内在品质的提升,忽视了教育观念革新和教育内容、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欠缺。
青海省地处偏隅,长期封闭,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加快发展,强省富民”方针指引下,对外开放呈现出从未有过的良好态势。青海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近年来,青海的学科建设已取得长足的发展。2008年青海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这是青海教育界的骄傲。多年来,青海省高等学校始终奉行“教育是手段,建设是关键,质量是目标”的理念,结合青海经济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特别是青海省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2 明确大学教育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毋庸置疑,在青海省深入推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省的战略中,青海省高校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责任。高校存的价值在于高校代表着精神领域的尊荣,代表着一种独立的个性校不仅要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源头和汇聚优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舞台,更要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的重要基地。培养高质量人才、承担创新性基础研究、服务区域经济是高校的三大重要任务,培养“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大学的首要任务。只有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实现创新,才能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使命。
3 坚持科学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目前青海省高校育人之道距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创新型还有不小的距离。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人们常说,教师传授一杯水的知识,必须要有一桶水的准备,现在处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学生群体,在知识层面上可能具有的是一缸水。这一缸水有多大的缸、传授的杯是多大的杯,这便出现了一定意义上的谁教谁、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教与学的关系还应不应该是灌输式的教育,教师怎样教授学生知识,怎样做研究,追根溯源就是青海省高校的一个培养模式问题。
青海省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思想,而教育的和谐发展和全社会焕发出的教育情怀,则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教学观,应该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这确实涉及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模式。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让思想冲破牢笼,这样才能有所创造。高校教师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者这个角色,而更应该是学习的引路人。学生从教师中学到的应该也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有不同层面的为人之道。教师不见得比学生的知识多,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从教师身上学到思考的技能和治学的规范,不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同时,青海省高校还要加强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其学会如何通过创业给自己“创造”饭碗。科学技术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传播知识与人类文明的使者,教师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青海省高校的教师应该以广博的知识引领学生,以无言的行为示范学生,身教胜于言教,切实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青海省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必须与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平台相结合,高校及各级主管部门应着力扶持能够代表高校科研水平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及经费方面予以支持,为重点学科开辟良好的实验基地和科研工作条件,坚持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举,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努力增强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积极探索引导高校重视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让和产业化,不断创新教、学、研的合作机制和模式,营造开放和谐的创新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大力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大学内营造一个活跃的学术环境,以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程,以更好地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需求,做出创造性劳动,而有所建树。
在高等学校,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服务,每个环节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成熟。这就上升到了高校办学的大环境,涉及到了育人的机制。在青海省高校的管理上,要逐步扩大学校自我管理的范围,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应强调“大学治理”的重要性,强调高校的产出和效益。如果传统的灌输式育人机制不改变,我们的高校怎能适应时代变化,又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这更涉及到了未来发展高等教育用什么样的理念开展教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想真正适应启发式教育和教学观念的改变,前提是自己的育人观要改变,要从以“管”和“灌”为主的育人观念转变到突出教育、突出启迪,重视参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责任心为主的育人为本观念。
高校是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开启文化的场所。育人是高等教育之本,创新是高等教育之魂,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之路。青海省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不仅和优秀的创新型师资有关,也同整个高校的学术氛围有关,与这个高校的教风、学风、校风有关,与我们的文化熏陶有关。优秀学风和教风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文化精神的积淀,又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学风是治学精神、态度、方法、氛围和与人环境的综合体现,在高校这个多元化、知识密集型社会中,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动机、态度、效果和教职工工作态度的集中指向。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和传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素质人才所具有的良好的学习动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治学精神是一所高校、一个院系的无形资产。因此,高校的每一位教师和管理者应该注重去欣赏人,去宽容人;去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植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教育质量为根本的和谐校园氛围,必然会是一所“人才辈出,桃李芬芳”的学校,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输送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5 解放思想,积极支持教育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努力实现“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
如何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3亿多的人口,如果素质低,还有许多只是懂“道理”说“道理”的公民,那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都是懂“规矩”守“规矩”的公民,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也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要实现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这个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要加快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与青海省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样,青海省教育的发展也应该从注重数量发展转向注重质量提高;从知识教育转为创新教育;从强调部分发展、局部发展,转向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明显地提高全民受教育的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只有这样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在全面建设青海省经济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绝对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特别要强调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突出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战线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支持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青海省教育战线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吕秀美,董长瑞.高校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
[2]李福华.为地方建设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1).
[3]张进.关于高等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
[4]顾志良,于丽娟.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5]郑建峰.创新型社会条件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29).
[6]张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明确高校学生工作理念[J].中国轻工教育,2007(2).
[7]熊晓梅.关于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
[8]周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9]孟大伟.“定制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作者简介:
胡蓉,女,1975,山西夏县人,中级职称,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现任职于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办公室副主任。
基金项目: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学研究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0—CYJ—002)。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青海省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但就青海省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和状况来看,高等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高等教育本身所蕴藏的巨大创新潜力还不十分相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青海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和重要思考。
1 从教育理念上抓起,培养高素质公民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胡锦涛主席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这是在中国面临严重文化危机的关头提出的宏远问题。在许多人眼里,重视教育往往直接被简单地理解为加大对教育物力、财力的投入,只追求量的好大喜功,却不求教育内在品质的提升,忽视了教育观念革新和教育内容、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欠缺。
青海省地处偏隅,长期封闭,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加快发展,强省富民”方针指引下,对外开放呈现出从未有过的良好态势。青海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近年来,青海的学科建设已取得长足的发展。2008年青海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这是青海教育界的骄傲。多年来,青海省高等学校始终奉行“教育是手段,建设是关键,质量是目标”的理念,结合青海经济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特别是青海省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2 明确大学教育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毋庸置疑,在青海省深入推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省的战略中,青海省高校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责任。高校存的价值在于高校代表着精神领域的尊荣,代表着一种独立的个性校不仅要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源头和汇聚优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舞台,更要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的重要基地。培养高质量人才、承担创新性基础研究、服务区域经济是高校的三大重要任务,培养“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大学的首要任务。只有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实现创新,才能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的使命。
3 坚持科学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目前青海省高校育人之道距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创新型还有不小的距离。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人们常说,教师传授一杯水的知识,必须要有一桶水的准备,现在处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学生群体,在知识层面上可能具有的是一缸水。这一缸水有多大的缸、传授的杯是多大的杯,这便出现了一定意义上的谁教谁、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教与学的关系还应不应该是灌输式的教育,教师怎样教授学生知识,怎样做研究,追根溯源就是青海省高校的一个培养模式问题。
青海省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思想,而教育的和谐发展和全社会焕发出的教育情怀,则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教学观,应该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这确实涉及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模式。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让思想冲破牢笼,这样才能有所创造。高校教师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者这个角色,而更应该是学习的引路人。学生从教师中学到的应该也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有不同层面的为人之道。教师不见得比学生的知识多,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从教师身上学到思考的技能和治学的规范,不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同时,青海省高校还要加强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其学会如何通过创业给自己“创造”饭碗。科学技术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传播知识与人类文明的使者,教师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青海省高校的教师应该以广博的知识引领学生,以无言的行为示范学生,身教胜于言教,切实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青海省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必须与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平台相结合,高校及各级主管部门应着力扶持能够代表高校科研水平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及经费方面予以支持,为重点学科开辟良好的实验基地和科研工作条件,坚持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举,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努力增强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积极探索引导高校重视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让和产业化,不断创新教、学、研的合作机制和模式,营造开放和谐的创新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大力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大学内营造一个活跃的学术环境,以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程,以更好地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需求,做出创造性劳动,而有所建树。
在高等学校,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服务,每个环节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成熟。这就上升到了高校办学的大环境,涉及到了育人的机制。在青海省高校的管理上,要逐步扩大学校自我管理的范围,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应强调“大学治理”的重要性,强调高校的产出和效益。如果传统的灌输式育人机制不改变,我们的高校怎能适应时代变化,又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这更涉及到了未来发展高等教育用什么样的理念开展教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想真正适应启发式教育和教学观念的改变,前提是自己的育人观要改变,要从以“管”和“灌”为主的育人观念转变到突出教育、突出启迪,重视参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责任心为主的育人为本观念。
高校是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开启文化的场所。育人是高等教育之本,创新是高等教育之魂,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之路。青海省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不仅和优秀的创新型师资有关,也同整个高校的学术氛围有关,与这个高校的教风、学风、校风有关,与我们的文化熏陶有关。优秀学风和教风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文化精神的积淀,又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学风是治学精神、态度、方法、氛围和与人环境的综合体现,在高校这个多元化、知识密集型社会中,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动机、态度、效果和教职工工作态度的集中指向。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和传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素质人才所具有的良好的学习动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治学精神是一所高校、一个院系的无形资产。因此,高校的每一位教师和管理者应该注重去欣赏人,去宽容人;去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植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教育质量为根本的和谐校园氛围,必然会是一所“人才辈出,桃李芬芳”的学校,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输送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5 解放思想,积极支持教育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努力实现“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
如何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3亿多的人口,如果素质低,还有许多只是懂“道理”说“道理”的公民,那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都是懂“规矩”守“规矩”的公民,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也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要实现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这个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要加快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与青海省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样,青海省教育的发展也应该从注重数量发展转向注重质量提高;从知识教育转为创新教育;从强调部分发展、局部发展,转向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明显地提高全民受教育的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只有这样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在全面建设青海省经济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绝对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特别要强调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突出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战线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支持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青海省教育战线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吕秀美,董长瑞.高校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
[2]李福华.为地方建设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1).
[3]张进.关于高等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
[4]顾志良,于丽娟.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5]郑建峰.创新型社会条件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29).
[6]张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明确高校学生工作理念[J].中国轻工教育,2007(2).
[7]熊晓梅.关于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
[8]周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9]孟大伟.“定制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9.
作者简介:
胡蓉,女,1975,山西夏县人,中级职称,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现任职于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办公室副主任。
基金项目: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学研究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0—CY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