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实现自主学习方式的主体当然是学生。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教师是通过学生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因此,真正的课堂主体不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动的,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学生并不能改变这种教学方式。而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学生可以在很多方面体现自主学习方式,主动地要求学习,自己会学习,乐于学习。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兴趣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程改革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面对新课改,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呢?
下面以我在历史课程实际教学中的部分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兴趣的重要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在初中阶段,所学的课程有十几门,并不是每位学生对每门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历史这门课,部分同学接触到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后,觉得难写难记,枯燥烦琐,于是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完全失去学习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起学习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在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节时,我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里易中天教授点评《三国演义》,设计了这一课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都有看《三国演义》吧?你们知道《三国演义》所反映的是怎样一回事吗?它所讲的是历史上什么时代的事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第二、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了教学道路。通过课件的展示,再造历史形象、历史场景,将空洞的历史变成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新鲜、强烈的刺激也会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我问:“谁到过杭州西湖?”学生答:“没有!”“那我们现在就去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游览一番!”接着我放录像,当屏幕上出现“岳王庙”和岳飞墓前的四个铁铸跪像时,定格画面。我指着画面问:“大家知道岳王庙是为谁建的?”“为岳飞建的!”我又指着岳飞墓前的两个跪像问:“这一男一女是谁?”“是秦桧夫妇!”接着我饱含深情地说:“后人每当来到这里,总是感慨万千。有人面对岳飞墓和秦桧夫妇跪像,吟诗叹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表达了对岳飞的怀念和对秦桧的唾骂。后人为什么要怀念岳飞而痛恨秦桧呢?学习这一课后,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2教师精心设疑,鼓励学生质疑,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如讲西安事变时,我先从介绍张学良开始,并指出:当张在美国逝世后,有人称赞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然后我再详细叙述西安事变的来拢去脉,其间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事变前,中国的局势是怎么样?事变后,又该如何处理蒋介石?接着,我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当时杀了蒋介石,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在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我又适时补充了一些历史资料:蒋介石被扣后,中国各党各派的态度(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民主人士、张杨等)。随着材料的引入,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拓宽,思维更加活跃,师生在热烈讨论之后,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明白了不杀蒋介石的道理,也懂得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事变所作出的努力和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民族大局为重的品格。这时,学生明了西安事变前前后后张学良的言行,也就深刻地理解了历史对他的评价。一言以譬之,讨论是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思维的冲撞中往往产生思想的火花,在教学中有目的引用史料和观点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讨论,鼓励争论,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和锻炼思维。
除了精心设疑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自主性学习课堂中,我依据这一理论,大胆地鼓励学生提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开始往往是肤浅,甚至幼稚可笑。这说明他们思维处于低级状态、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最终达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陡然上升,历史教育的功能得以实施。
3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让历史融入生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程改革的实施,尽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仍然没有突破“读问讲练”这种模式。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空间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结合我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尝试过以下一些形式,效果不错:
①根据教材需要,适当开展一些小小辩论赛,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课后习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组成正方与反方的辩论赛,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行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以及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树立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意识。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一定的敏捷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等一些基本的学科能力。
②组织学生搜集相关故事或进行讲故事比赛,如《第25课 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活动课,课前布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成语词典和相关的普及性历史读物,从中收集在课文中提到的人物、事件和历史现象有关的成语故事。然后,选出几名在同学中有一定威望的学生当裁判,规定一些竞赛规则。接着,在下节课,按四大组进行成语故事的接力赛。再根据比赛情况,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会收集历史资历料和归纳历史知识,初步掌握探索历史资料和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一定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兴趣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程改革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面对新课改,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呢?
下面以我在历史课程实际教学中的部分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兴趣的重要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在初中阶段,所学的课程有十几门,并不是每位学生对每门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历史这门课,部分同学接触到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后,觉得难写难记,枯燥烦琐,于是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完全失去学习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起学习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在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节时,我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里易中天教授点评《三国演义》,设计了这一课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都有看《三国演义》吧?你们知道《三国演义》所反映的是怎样一回事吗?它所讲的是历史上什么时代的事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第二、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了教学道路。通过课件的展示,再造历史形象、历史场景,将空洞的历史变成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新鲜、强烈的刺激也会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我问:“谁到过杭州西湖?”学生答:“没有!”“那我们现在就去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游览一番!”接着我放录像,当屏幕上出现“岳王庙”和岳飞墓前的四个铁铸跪像时,定格画面。我指着画面问:“大家知道岳王庙是为谁建的?”“为岳飞建的!”我又指着岳飞墓前的两个跪像问:“这一男一女是谁?”“是秦桧夫妇!”接着我饱含深情地说:“后人每当来到这里,总是感慨万千。有人面对岳飞墓和秦桧夫妇跪像,吟诗叹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表达了对岳飞的怀念和对秦桧的唾骂。后人为什么要怀念岳飞而痛恨秦桧呢?学习这一课后,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2教师精心设疑,鼓励学生质疑,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如讲西安事变时,我先从介绍张学良开始,并指出:当张在美国逝世后,有人称赞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然后我再详细叙述西安事变的来拢去脉,其间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事变前,中国的局势是怎么样?事变后,又该如何处理蒋介石?接着,我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当时杀了蒋介石,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在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我又适时补充了一些历史资料:蒋介石被扣后,中国各党各派的态度(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民主人士、张杨等)。随着材料的引入,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拓宽,思维更加活跃,师生在热烈讨论之后,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明白了不杀蒋介石的道理,也懂得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事变所作出的努力和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民族大局为重的品格。这时,学生明了西安事变前前后后张学良的言行,也就深刻地理解了历史对他的评价。一言以譬之,讨论是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思维的冲撞中往往产生思想的火花,在教学中有目的引用史料和观点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讨论,鼓励争论,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和锻炼思维。
除了精心设疑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自主性学习课堂中,我依据这一理论,大胆地鼓励学生提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开始往往是肤浅,甚至幼稚可笑。这说明他们思维处于低级状态、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最终达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陡然上升,历史教育的功能得以实施。
3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让历史融入生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程改革的实施,尽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仍然没有突破“读问讲练”这种模式。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空间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结合我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尝试过以下一些形式,效果不错:
①根据教材需要,适当开展一些小小辩论赛,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课后习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组成正方与反方的辩论赛,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行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以及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树立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意识。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一定的敏捷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等一些基本的学科能力。
②组织学生搜集相关故事或进行讲故事比赛,如《第25课 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活动课,课前布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成语词典和相关的普及性历史读物,从中收集在课文中提到的人物、事件和历史现象有关的成语故事。然后,选出几名在同学中有一定威望的学生当裁判,规定一些竞赛规则。接着,在下节课,按四大组进行成语故事的接力赛。再根据比赛情况,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会收集历史资历料和归纳历史知识,初步掌握探索历史资料和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一定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