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本真意义与行动载体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命、生态、生活、生涯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四个根本追求。学校应立足职业教育,重构价值观,推动示范校建设;立足全员参与,培育精神,促进师生发展;立足宣传提升,设计形象,展现特色。
  关键词: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本真意义 价值观 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共同寻求,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一起去探寻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本真意义与行动载体。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学校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师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则任何文化建设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教育应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目标,而生命、生态、生活、生涯则是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的四个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把生命、生态、生活、生涯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四个根本追求。
  追求之一:关注生命成长。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以人为本应是以生命为本。包括:认识生命的意义并进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开发生命潜能,激扬生命活力,引爆生命潜力,实现生命的幸福成长;培养生命智慧,打造智慧人生,学会智慧学习,学会自我生存;提升生命质量,运用多元智力实现生命价值的开发和提升。
  追求之二:关注生存状态。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效应的生态系统。学校应努力构建一个平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制度生态环境,要让学校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成为生态的校园、人文的校园、书香的校园。
  追求之三:关注生活质量。面对职业教育大背景下职校师生生活质量不高的现实,我们要关注和改变师生的生活状态,引导师生过有质量的生活,追求成功的人生;过有品位的生活,追求健康的人生;过有价值的生活,追求奋斗的人生;过有乐趣的生活,追求快乐的人生。
  追求之四:关注生涯发展。学校应以师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立足于每个教师和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创造适合师生的教育环境,创造有竞争力的教育,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注重对师生进行生涯规划,致力于打造师生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学校精神文化虽然表现为精神化的生命意识,但它却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只有基于校本、基本生本、基于实践,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才会深深烙上学校的文化特性。以我校为例,学校围绕“三特”核心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主线,以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形象的三个建设作为行动载体,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行动之一:立足职业教育,重构学校价值观,推动示范校建设。
  重构学校价值观,形成学校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重构幸福观。组织全校教师围绕“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展开大讨论,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立六个名师工作室,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同时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二是改革评价模式,重构质量观。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三是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构建“校企对接、工学结合、做学教合一、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根据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学六融合”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改革教学模式,重构教学观。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从实际、实用和实效出发,大力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场景教学、仿真教学等“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创新教育内容,重构课程观。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
  行动之二:立足全员参与,培育学校精神,促进师生发展。
  培育学校精神,形成与学校的个性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主导意识,体现学校群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一是在“校训三风征集活动”中凝练学校精神。二是在系列师生教育活动中培育学校精神,特别是要继续践行学校“我优秀、我能行、我负责、我帮你”的德育工作理念,以生为本,开展阳光课间操、劳动礼仪值周等学校系列德育品牌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积极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机制,每日进行7S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中塑造学校精神。
  行动之三:立足宣传提升,设计学校形象,展现学校特色。
  学校形象是指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对学校总的印象和整体评价,良好的学校形象是学校最重要的无形财富:一是规范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编制《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手册》,充分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塑造学校整体品牌形象。二是建设学校宣传平台,改版校园内外网,全面宣传示范校项目建设工作。三是继续做好校园优化改造施工工程,精心设计校园绿地及文化石布置,从不同角度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值得注意的是,从教育实践看,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努力走出以“物质文化建设”替代“精神文化建设”的怪圈,让文化真正回到师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师生,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需要树立的重要意识。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学校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2]赵玲珍.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
其他文献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医院
干部教育,历来是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国民教育重要的在于干部教育。"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也强调:"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
首先针对当前流行的几种工业总线存在的缺点,阐述了面向工控网络最底层的AS-Interface现场总线的系统构成、数据传输方式及其技术特性。接着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说明了西门
要使"三讲"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必须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穿于"三讲"教育的全过程。首先,要在思想教育上从严。这是搞好这次"三讲"教育的前提。思想教育上从严,就是要正确理解和
罪己诏是封建时代皇帝发布的命令、诏书里的一种特殊文种,一般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危机时,皇帝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而发布的一种口谕或文书。众所周知
世界各国经济都普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而且经济增长越迅速,结构矛盾就越尖锐,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但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地区以及在不同阶段上,经济结构的矛盾又有
采用AD公司的AD693数字信号调理芯片,设计了一款低阻压阻压力变送器,给出了详细的应用电路设计方案,并且进行了相应的静态测试。测试数据表明,该变送器在20℃~60℃范围内具有优良
放暑假了,王阿姨每年陪女儿去旅游的计划也开始了。开开心心去海南玩了一周,可回来后发现胳膊上起了皮疹,又红又痒。到医院就诊,医生仔细询问后告知,是王阿姨最近因拉肚子吃了几次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军中,在科教兴国的实践中,我们要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也必须倡导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精神对促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高校应主动出击,发挥新媒体的正面优势,克服负面效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通过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主体、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教育体系、突破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寻求技术支撑等七个方面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开创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20世纪90年代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