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的加入对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x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微小结晶的物理交联点作用,制备了形状记忆性能优异的聚偏氟乙I烯/丙烯酸酯聚合物(PVDF/ACM)共混材料。为提高其形状回复应力,又将碳纳米管(CNT)引入该共混体系中,系统研究了PVDF/ACM/CNT三元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PVDF/ACM体系中分散均匀;在基本保持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前提下,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CNT,材料在25℃时的储能模量由2000MPa提高至3130MPa。
其他文献
以钼酸铵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催化剂乙酰丙酮氧钼MoO2(acac)2,考察了反应溶剂、氧化剂存在形式、不同助催化剂、反应温度、底物配比和催化剂量对苯乙烯双羟化反应的影响。在优化
合成了13个具有新型结构的苯基(噻吩-2-基)甲酮类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9b,10b,11b)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ESI-MS、1H NMR和13C NMR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确证。对H2O2诱
采用IR、XRD、SEM、EDS、DT-TG和滴定实验等技术手段研究主体三聚磷酸二氢铝(ATm)与客体甲胺、乙胺、正丙胺和正丁胺等有机胺的插层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ATP与甲胺、乙胺、正
首次将表面改性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锌或稀土偶联剂加入到传统的共沸蒸馏体系中,使Mg(OH)2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和干燥过程同时完成。通过XRD、TEM、FT-IR、TG和CAM(接触角测试)等技
采用2-苯基-2氢-1,2,3-三唑-4-醛固载改性的MCM-41与醋酸钴共同催化的Henry反应。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多晶衍射(XRD)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室温下考
以甲基咪唑和3-氯-1丙醇为原料合成离子液体(1-羟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NpmimBF4),并将其接枝固载到有机介孔材料(FDU-15)上,合成制备了有机介孔催化剂(NpmimBF4- FDU)。采用热重
以Nd2O3、(CH3)3SiCl和乙二醇二甲醚(DME)为原料,合成了NdCl3·2DME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丁二烯聚合。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与用量、陈化温度和聚合时间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氧化环己烯(CHO)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速度比其与环氧丙烷(PO)快,这种竞聚率的差异导致一锅法所得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氧化环己烯三元共聚物的组成难以稳定控制。为此本文在
建立了一种采用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6mim][PF6])为萃取剂,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加替沙星和氟罗沙星的方法。实验考察了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