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的传媒形式逐渐走上大众传媒的平台,不仅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单一化的传播方式,还从传统媒介的注意力市场中分走了大量的占有率。传统媒体在经历了和新媒体之间惨烈的竞争后,意识到了只有展开与新媒体的合作,开展一系列以技术革新为依托,创新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改革经营管理方式等的全流程的转型,才能走出困境。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发展概况及传播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特征
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发展概况
根据信息科学对信息的描述,“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映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这种存在方式与运动过程的陈述”,所谓新闻信息,“指新近发生的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只占信息的很少一部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的多媒体特性表现在:发布时间上适应多媒体;新闻信息形态上的可传递性、共享性、可转换性;新闻信息渠道上具有多媒体性。
我国目前的新闻传播机构基本上都拥有了自己的信息数字平台,20世纪末基本甩掉了新闻采编“纸与笔”的采编历史;大部分电视台、电台都实现了数字化的制作和播出。21 世纪初,有百余家家网站依法取得新闻登载资格;发达地区的主要媒体正在逐步开展新闻信息咨询、数据库系统、手机短信、在线营销等业务。
目前我国媒介融合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数字化浪潮正在渗透到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数字平台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在新闻机构内部,对于不同的信息发布渠道仍需要一一面对、分别发布,降低了新闻时效性和影响力;新闻出版、新闻网站、短信服务、信息咨询等不同服务部门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统一的管理机制缺乏,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新闻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在各种新闻媒体之间,简单地堆积着大量同质化的信息,网民常常被淹没在大量冗余信息当中而难以找寻真正需要的信息。
媒介融合时代,使得新闻信息和媒体之间用更好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融合和呈现,传播者也可以根据新闻内容更好地选择能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的媒介。因此,新闻传播者应当准确把握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信息传播规律,更大程度地提高信息价值、扩大传播范围、提供优质服务。
2 简述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特征
2.1新闻信息的多媒体性
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适应多种媒体的需要,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不同媒介平台对于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动态性的要求和预期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网络可以实现在时间发生不到一两分钟之内就能够上网,并且可以实现在网友之间实时转播、同步转播、连续传播;而对于一些重大的事件来说,广播电视可以进行第一时间的现场直播,让受众身临其境;而对于一些变化中的热点问题的报道,光是片段的、即时的信息还不够,受众需要得到完整的、深入的信息,这时,报纸、杂志等媒体可以利用更长的周期来对事件进行细致的解读。
新闻信息来源于生动、鲜活、多姿多彩的新闻事实,通过诉诸感官,新闻事实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对人的视觉和听觉反复冲击,产生综合统一的效果。如“9·11”事件中,电视新闻通过直接展示飞机撞向大楼的即时画面、现场嘈杂的声响,给受众的感官造成极大的震动和情感上的震撼。在新闻传播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将事物在時间、空间存在的整个情况全部高保真地传播出来。通过多媒体的传播,也将事件发生、发展的运动状态立体地呈现给受众,给人以最真实、可信的感染力。
2.2新闻信息在媒介融合中的增值
新闻信息在多种媒介中传播,并最终获得比传播伊始更多的价值属性,是媒介融合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新闻信息是传媒业非常重要的盈利资产,在新的传媒格局下,信息资源、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共享”是实现新闻信息资源最重要的途径。在不同媒体间,同一个媒体的各个成员间,都可以进行共享而实现新闻资源的增值。如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的四种媒介:其中包括例如,《财经》杂志、《财经时报》《证券市场周刊》、以及和讯网同时隶属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采访中心将信息和稿件同时提供给月刊、周刊、日报和网站。
2.3新闻信息的多媒体消费方式
伴随着多种媒体竞争、融合的局面,受众的新闻信息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受众已经不能满足大众传播时代对信息处理条块分割的局面,而是转为集合式的信息处理方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对信息处理相互隔绝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更希望在一个终端内享受到所有的视听资源。
受众的地位也从被动接受传者的推送,转向双向互动的平等传播。如今,新的信息访问和处理技术给人们传播信息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移动电话、智能终端等传播科技走进寻常百姓家,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有像专业记者一样的平等机会来进行信息的发布,从信息消费者变成为信息的提供者。
参考文献:
[1]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蔡文.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特征
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发展概况
根据信息科学对信息的描述,“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映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这种存在方式与运动过程的陈述”,所谓新闻信息,“指新近发生的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只占信息的很少一部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的多媒体特性表现在:发布时间上适应多媒体;新闻信息形态上的可传递性、共享性、可转换性;新闻信息渠道上具有多媒体性。
我国目前的新闻传播机构基本上都拥有了自己的信息数字平台,20世纪末基本甩掉了新闻采编“纸与笔”的采编历史;大部分电视台、电台都实现了数字化的制作和播出。21 世纪初,有百余家家网站依法取得新闻登载资格;发达地区的主要媒体正在逐步开展新闻信息咨询、数据库系统、手机短信、在线营销等业务。
目前我国媒介融合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数字化浪潮正在渗透到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数字平台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在新闻机构内部,对于不同的信息发布渠道仍需要一一面对、分别发布,降低了新闻时效性和影响力;新闻出版、新闻网站、短信服务、信息咨询等不同服务部门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统一的管理机制缺乏,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新闻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在各种新闻媒体之间,简单地堆积着大量同质化的信息,网民常常被淹没在大量冗余信息当中而难以找寻真正需要的信息。
媒介融合时代,使得新闻信息和媒体之间用更好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融合和呈现,传播者也可以根据新闻内容更好地选择能带来良好的传播效果的媒介。因此,新闻传播者应当准确把握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信息传播规律,更大程度地提高信息价值、扩大传播范围、提供优质服务。
2 简述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特征
2.1新闻信息的多媒体性
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适应多种媒体的需要,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不同媒介平台对于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动态性的要求和预期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网络可以实现在时间发生不到一两分钟之内就能够上网,并且可以实现在网友之间实时转播、同步转播、连续传播;而对于一些重大的事件来说,广播电视可以进行第一时间的现场直播,让受众身临其境;而对于一些变化中的热点问题的报道,光是片段的、即时的信息还不够,受众需要得到完整的、深入的信息,这时,报纸、杂志等媒体可以利用更长的周期来对事件进行细致的解读。
新闻信息来源于生动、鲜活、多姿多彩的新闻事实,通过诉诸感官,新闻事实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对人的视觉和听觉反复冲击,产生综合统一的效果。如“9·11”事件中,电视新闻通过直接展示飞机撞向大楼的即时画面、现场嘈杂的声响,给受众的感官造成极大的震动和情感上的震撼。在新闻传播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将事物在時间、空间存在的整个情况全部高保真地传播出来。通过多媒体的传播,也将事件发生、发展的运动状态立体地呈现给受众,给人以最真实、可信的感染力。
2.2新闻信息在媒介融合中的增值
新闻信息在多种媒介中传播,并最终获得比传播伊始更多的价值属性,是媒介融合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新闻信息是传媒业非常重要的盈利资产,在新的传媒格局下,信息资源、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共享”是实现新闻信息资源最重要的途径。在不同媒体间,同一个媒体的各个成员间,都可以进行共享而实现新闻资源的增值。如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的四种媒介:其中包括例如,《财经》杂志、《财经时报》《证券市场周刊》、以及和讯网同时隶属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采访中心将信息和稿件同时提供给月刊、周刊、日报和网站。
2.3新闻信息的多媒体消费方式
伴随着多种媒体竞争、融合的局面,受众的新闻信息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受众已经不能满足大众传播时代对信息处理条块分割的局面,而是转为集合式的信息处理方式,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对信息处理相互隔绝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更希望在一个终端内享受到所有的视听资源。
受众的地位也从被动接受传者的推送,转向双向互动的平等传播。如今,新的信息访问和处理技术给人们传播信息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移动电话、智能终端等传播科技走进寻常百姓家,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有像专业记者一样的平等机会来进行信息的发布,从信息消费者变成为信息的提供者。
参考文献:
[1]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蔡文.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